分享

精读系列第六十八篇:谁说清代不如汉唐?诗词散文小说戏曲大繁荣

 金色年华554 2021-08-18

01

古诗的巅峰

熊逸在《唐诗进阶20讲中》提到诗歌的发展,他认为时代越晚近,就越细腻、越精致。我们习以为常说诗的巅峰在唐朝,不过是因为唐朝诗歌相对于之前,在极短的时间里,艺术上从五十分迅速提高到了九十五分,之后的诗人艰难探索提升,在很多细小的地方做出了常人难以察觉的拓展,从九十五分提升到了九十九分。这就好像有两位辅导老师,一位老师擅于将学生成绩从五六十分迅速提高到九十五分,另一位老师则擅于将孩子的分数从九十五分提高到无限接近于一百分,后者的难度远比前者更大,也更加艰辛,但职场上前者的待遇和知名度却远比后者大的多。

诗的领域,在经过明清朝代更迭和山河巨变后,出现了繁荣发展,同时代背景相得益彰。以三位大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为代表,以诗言志,唱响了清代前半页文学的主旋律。

顾炎武多以诗托物寄兴、吊古伤今,常用历史典故和沉雄悲壮的文风感慨现实。如描写清军屠杀惨状的“一朝长平败,伏尸遍冈峦。北去三百舸,舸舸好红颜。”表达自己坚贞不屈的“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表达江南抗清的“秋山复秋水,秋花红未已。烈风吹山冈,磷火来城市。”黄宗羲多以诗抒发不屈的民族精神和怀旧之情,如表达历经患难,志气不移的“锋镝牢囚取次过,依然不废我弦歌。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其能奈我何?”表达故国之悲的“如此江山残照下,奈何心事菊花边。不须更觅登高地,只恐登高便泫然。”王夫之则多以诗追怀旧事,感叹平生,如感慨自己逃亡生涯的“韩城公子椎空折,独依吴钧赋远游”,反映其报国失败后惆怅的“沧海金椎终寂寞,汗青犹在泪衣裳”。除了三位大思想家外,还有类似感慨亡国之恨的诗人如吴嘉纪、屈大均、归庄、方以智等,都以民族气节书写了具有时代特色的诗文。

精读系列第六十八篇:谁说清代不如汉唐?诗词散文小说戏曲大繁荣

除了大量明朝遗民诗人,清朝文学主流的代表就是“江左三大家”,分别为:钱谦益、吴伟业和龚鼎孶。钱谦益降清后担任礼部侍郎,晚年辞官回家从事反清活动。他反对严羽的“妙语”论,提倡诗文要“有本”。诗风接近唐宋,如早年的“门外天涯迁客路,桥边风雪蹇驴情。汉家中叶方全盛,五噫何劳叹不平”,如晚年致敬杜甫的《后秋兴》“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姮娥老大无归处,独倚银轮哭桂花。”吴伟业受清朝征召,官至国子监祭酒,晚年辞官归隐,诗风同白居易、元稹相近,多反映社会现实,如讽刺洪承畴投降的“出身忧劳致将相,征蛮建节重登坛。还忆往时旧部曲,喟然叹息摧心肝。”如讽刺吴三桂的“恸哭刘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他擅长七言,被当时文人推崇为“梅村体”。龚鼎孶,降清后任太常寺少卿,官至礼部尚书,他在任上保护文人、推荐人才,非常得人心。如表达怀念故国之情和在清朝为“贰臣”的羞愧之情的“花迷故国愁难到,日落河梁怨自知。隋苑柳残人又去,旅鸿无策解相思。”除此之外还有清初的“南施北宋”,南方的施闰章、北方的宋琬,均以现实主义为主题,描述劳苦大众的生活百态。如施闰章的“君看死者仆江侧,伙伴何人敢哭声。”宋琬的“茅茨深处隔咽下,鸡犬寥寥有数家。寄语武陵仙吏道,莫将征税及桃花。”

02

词的发展和繁荣

词的发展和诗的发展颇为类似,艺术性和细腻度最高成就也是清朝,但人们记得最多的是宋词。清朝词的代表人物就是纳兰性德、陈维崧、朱彝尊等人。

纳兰性德,满洲正黄旗人,虽然终其一生只有短暂的三十年,但他对词的贡献却极大。他十八岁中进士,获封三等侍卫,之后官至一等侍卫。其本人不醉心官场,却痴迷文学,他擅长诗古文辞,风格同南唐后主李煜相似,但内容更加正面积极,多直抒胸臆,词风自然清丽。如《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描写边塞也颇具特色,如《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赛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陈维崧,年少神童,康熙初年应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一生作词一千八百首,同朱彝尊并称“朱陈”。词风同苏轼和辛弃疾相似,多描写民间疾苦,如描写百姓被强迫征召赋役的“战舰排江口,正天边、真王拜印,姣螭蟠钮。征发棹船郎十万,列郡风驰雨骤。叹闾左,骤然鸡狗。里正前团催后保,尽累累琐系空仓后。捽头去,敢摇手。”朱彝尊,同陈维崧同样博学鸿词科,任翰林院检讨,后至起居注官,参修《明史》,词法效仿南宋姜夔、张炎,侧重于形式美,在艺术上成就很高,被后人推崇。如《水龙吟·谒张子房祠》“当年博浪金椎,惜乎不中秦皇帝!咸阳大索,下邳亡命,全身非易。纵汉当兴,使韩成在,肯臣刘季?算论功三杰,封留万户,都不是,平生意。”

精读系列第六十八篇:谁说清代不如汉唐?诗词散文小说戏曲大繁荣

除了以上三位作词大师,还有很多擅于填词的诗人,比如王夫之、毛奇龄、李良年、曹溶、龚翔麟等。相对于之前的词文,清朝的词多是经世致用,面向现实反映当时的民风、民情,水平远超元、明两朝。钱仲联、钱学增等人评价清朝诗词:“诗继唐宋高峰以后,中经元明时代一度衰落,至清代又奇峰突起。”

03

散文和小说的迅猛发展

散文方面,以钱谦益和顾炎武为代表,两人力排明代文学复古的倾向,将文学的风气转向了经世致用,反映现实生活。对后人在文学上的影响极深。除了他们两位,侯方域、魏禧、汪琬、王猷定等人均以散文名家留存史册。

侯方域,入清后应顺治八年乡试成为贡生,散文被当时人推选为第一。代表作有《李姬传》、《马伶传》、《答田中丞书》、《与方密之书》等,均具有现实意义。魏禧在明亡之后同兄弟魏际瑞、魏礼隐居,世人称之为“三魏”,又同李腾蛟、邱维屏、彭任等九人结成生死之交,人称“易堂九子”。散文多描写抗清义士的英勇壮举,代表作有《大铁椎传》、《江天一传》、《许秀才传》、《哭莱阳姜公昆山归君文》等 。汪琬,在康熙朝应博学鸿词科,官授翰林院编修,参修《明史》,效法唐宋散文,擅于古文辞叙事。王猷定,师从钱谦益,明亡后一生拒绝出仕,专注于“三苏”,代表作有《李一足传》、《汤琵琶传》、《义虎记》等传奇性散文。

小说方面,在明末批判社会,反映现实生活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都有了相当大的进步。代表人物有清初的陈忱、褚人获、蒲松龄;雍正、乾嘉时期的曹雪芹、吴敬梓,戊戌变法前的李汝珍,变法后的李宝嘉、吴趼人等。

精读系列第六十八篇:谁说清代不如汉唐?诗词散文小说戏曲大繁荣

陈忱,在明亡后不忘故国,同顾炎武等人结为“惊隐诗社”,暗地里反清复明,之后看到大势已去,转而以文学抒发亡国之情。代表作《水浒后传》,以四十回章目,从水浒传故事背景出发,集中描写了未死的三十二位英雄好汉不堪忍受宋朝压迫,再度起义并反抗金兵,最后流落海外创立事业的故事。褚人获,根据罗贯中的《隋唐志传》,参考史书和唐宋传奇《开河记》,以及民间传说,创作了《隋唐演义》,以它为剧本拍成了电视剧《隋唐演义》,一百回故事荡气回肠,引人入胜。蒲松龄,一生中秀才后,屡试不中,以私塾老师终其一生。他融合各种传统文化、文艺形式比如戏曲、诗词等,创作《聊斋志异》,借鬼神批判当时的官场和政治腐败,表达了对社会黑暗的憎恶和对被压迫人民的同情,被郭沫若评为“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曹雪芹,对后世影响最深远,一部《红楼梦》成为了当今的显学,他亲身经历家族从兴隆到衰落的过程,领略了事态炎凉和命运的曲折。他以渊博的家学将自己坎坷的人生浓缩成了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早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一个世纪,放射出了现实主义的绚烂光芒,在世界文学史上遥遥领先。《红楼梦》塑造了七百多个文学人物,形神兼备、个性鲜明,再现了当时社会的芸芸众生。吴敬梓,出身豪门却一生潦倒,家产荡尽,卖文度日,代表作《儒林外史》,写尽了清朝读书人扭曲的精神世界,批判了科举制度对人们道德和人格的腐蚀,其中的“范进中举”如今更是家喻户晓。《儒林外史》三言两语间让人物“穷形尽相”,集成并发扬了《诗经》的“美刺”思想,批判现实主义传统,奠定了讽刺小说的基石,代表了古典文化讽刺艺术的最高峰,影响深远。

李汝珍,一生生性耿直,不阿权贵,不善钻营,始终没有谋到像样的官职。中年以后,他感到谋官无望,潜心钻研学问。从乾隆六十年到嘉庆二十年间创作完成了同《西游记》、《封神榜》齐名的《镜花缘》。李宝嘉,出生于清朝官宦世家,少年中秀才却一生未中举,失意之后创作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官场现形记》,成为了近代历史上的著作。吴趼人,幼年丧父,十七八岁至上海谋生,常为报纸撰写小品文,光绪二十九年在《新小说》杂志上先后发表《电数奇谈》《九命奇冤》《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恨海》《劫余灰》《情变》等,其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影响深远。

04

戏曲和绘画艺术

戏曲方面以昆曲为代表进入了全盛时期,清朝出现了一大批专业戏剧作家。如李玉、朱佐朝、毕万侯、叶时章、李渔等。李玉明朝举人,在明朝颇有名气,清军入关后,醉心戏剧创作,终身不再入仕。代表作有《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万里圆》、《千忠会》、《牛头山》等,朱佐朝代表作《渔家乐》,毕万侯,代表作《三报恩》,叶时章代表作《琥珀匙》,不仅如此李玉、朱佐、毕万侯、叶时章等人还共同创作了《清忠谱》集中展现了东林党人和江苏人民反抗魏忠贤阉党的场面,影响深远。李渔,堪称奇人,一生生活非常讲究,他自养家妓(一说是妾),带着她们到处演出,自己创作剧本、担任导演,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创作了《闲情偶寄》,论述了戏曲词曲和舞台演绎两方面的理论。论证了 “戒讽刺、立主脑、脱窠臼、密针线、减头绪、戒荒唐、审虚实”等一系列的创作技巧,创作了《立嗡十种曲》、《风筝误》、《雁翎甲》等十八种剧目。

精读系列第六十八篇:谁说清代不如汉唐?诗词散文小说戏曲大繁荣

绘画艺术方面,受到明代董其昌的影响,元代黄公望、倪瓒的艺术手法在清朝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代表人物是王鉴和王时敏。王鉴出身豪门,王世贞之孙,家藏丰富,从小精通画理,擅长临摹古迹,被称为清初正统画派“清六家”之首。王时敏出身宰辅之家,清朝之后隐居,画作可以模仿黄公望、董其昌,被时人称作“画能开立宗派,一代画人,鲜有能越其范围者”,但他们作为画坛领袖,沉迷于模仿临摹,缺乏艺术个性。同时代与之对立的还有“四僧”,分别为弘仁、原济(又名石涛)、朱耷(别号八大山人)、髡残。弘仁在明亡后削发为僧,号渐江,擅长画黄山松石,同新安画家查士标、孙逸和汪之瑞并称“新安四大家”。原济,明朝靖江王后裔,明亡后出家,法名原济,又传为“道济”,擅于画山水、花卉、人物,喜欢山水写生,著有《画语录》,成为继宋代《林泉高致》之后最有价值的绘画美学著作。朱耷,明朝宁王之后,明亡后为僧,后又为道士,号八大山人,以水墨写意花鸟画闻名于世。髡残,明亡后为僧,号石谿,晚年号石道人,擅于画山水,干笔和皴擦的手法相结合,被评为“有元人之胜概,为明清人所难及”。最后值得为后人说道的就是上文提到的李渔,他在金陵打造“芥子园”,同其女婿沈心友邀请山水名家王安节整理和增编《芥子园画传》,成为了现代和当代国画教学的经典教科书。

当然,除了以上几个方面,还有文评大家金圣叹,他点评《水浒传》、《西厢记》、《天下才子必读书》等著作,对评点类文学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天地,经过他点评的《水浒传》更是成为了当下最为流行的版本,以致于鲜有人知道原版的《水浒传》了。另外说书艺人还有一代宗师柳敬亭,本名曹逢春,说书艺术极高,醒木一方、折扇一把,“每发一声,使人闻之,或如刀剑铁骑,或如风号雨泣。”

精读系列第六十八篇:谁说清代不如汉唐?诗词散文小说戏曲大繁荣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下周我们走进康乾盛世,详细回看清朝前中叶的历史风云。这是与您分享的第564篇文章,欢迎您的阅读,我们下周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