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栎痕《原生家庭与爱》

 522小窝 2021-08-18

也看过很多人对于原生家庭的不满,但无能为力的是,我们对此无法选择。原生家庭相当于那颗天使蛋落下的土壤,期间,父母、亲戚、父母的朋友,他们的言行举止就是阳光和甘露。缺陷型人格的形成,并不是成长时社会的作用形成,是从根上开始的缺乏,即父母的一言一行。他们总是做着让自己舒服的一套,想着让自己长脸的一套。没有真心的付出,就算暂时得到,也只是配合演戏。

我从来不否认父母的伟大,他们从孩子长大,脱离他们的原生家庭,抱着想要改变的信念,坚强的走入社会,觅偶,建巢,经济独立,对未来憧憬希望。但血脉传承中,习惯也一并延续了下来,那些曾经讨厌的习惯,那些曾经不喜欢被对待的方式,像是刻入身体,每次都会条件反射般脱口而出,然后还一遍遍自我安慰,他还小,记不住,以后我就不这样了。

生命真的很奇妙,一切眼之所见,都不是真的。从人的这个外壳看到的肌理,里面包含了无数内在器官,分工协作。有时候我会想,其实一个新生儿就是这个家族祖辈的传承,妈妈是眼睛,目光短浅;爸爸是嘴巴,老实木讷;耳朵是奶奶,偏听偏信;肝脏是家里那群每次聚会都会抽得云雾缭绕的叔伯;脾肺是是聚在一起家长里短交换八卦的姨妈……只有一颗心是自己,但还管不住。

所以看一个所作所为,大致就能看出其家庭教育。这句话我是赞同的。所以你看那不明事理的孩子,家庭不和的夫妻,背后都有糊涂家长,暴力父母。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天下也没有不肖子孙。那么,能不能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改变?不能。一个人改头换面,站在不合群的亲戚朋友中,很容易受伤。而中国的习惯就是听父母的话,让他们有面子。当你的选择和他们的期望背离时,他们会拿身份押,让你无所适从,是做一个外人眼里的孝子,还是坚持本心,这是很难抉择的。这是环境所决定的,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你会被冠以不孝,白眼狼,然后就会上升到道德层面,他们从不会过问不是者的不是,只会觉得你这个人不行,最后反而你竟成为这个家庭的耻辱。

归根溯底,是这个阶段社会价值取向的过错。我们富过,宽容过,然后又穷过,不安过,这种对个人的不自信我们只能从金钱上来弥补。省吃俭用的养小孩好像也不很是因为爱之深切,很多是到了要孩子的年龄——单纯的生育延续,或是需要孩子来长脸,发展经济学还专门有一块研究生育的经济分析。为什么养宠物我们不求回报而养孩子我们要求回报得这么多。是不是只有在婴儿时期才能全心全意地受到爱?是投资就要回报?那么捐款赈灾,施舍乞丐又是在满足你的虚荣心?人性这个课题,我觉得一辈子也悟不透。不如出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