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灿烂年华‖文/张曦煜

 522小窝 2021-08-18

灿烂年华

我的亲人去世了。
仔细算起来也没有血缘关系。十几年来也没有见过几次面,可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这么难过。
我管他叫他姨爷爷,也就是我奶奶的妹妹的丈夫。
他是因为癌症去世的,年纪也不算太大,最多不过六十。
短短一生,寥寥数笔。在我听说他患癌症到他去世,都不足一年。
听妈妈说,他瘦的皮包骨。我很奇怪,他本就是个瘦的皮包骨的人,那是瘦到怎样的地步?我不敢去想象。
我回想着见他的最后一面,那时他还没有得癌,人很精神。
新年刚过,去年养的猪得了个好价钱,他喜滋滋地盘腿坐在炕上,脸上深深的皱纹里都带着笑意,见了我们一家人,忙招呼:“来来来,这边坐!”
我腼腆不爱说话,点点头,跟过去。谁能想到那时他已命不久矣?此后回想起来我告诉自己:好好珍惜身边人,多少人在不经意间就是此生最后一面了。
当然千金难买早知道,只是我有很大的遗憾,在那天没和他多说几句话。
告别的时候,姨爷爷和姨奶奶安顿爸妈要常来,我倒是记得这话,可去年我再去的时候,家里已变成了姨奶奶一个人。还有的变化是,柜台前多了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上的姨爷爷面带微笑,和活着时候一样。很难相信,人已经不在了。
葬礼,我没有参加,妈妈说我年纪太小,这种场合不适合我去。也是因为这样,我想写这篇文章来悼念他。还有,讲讲他们打动我的爱情故事。
听说姨奶奶很伤心,却也没因此倒下,坚强地处理好一切事宜。几十年来,她为他操持好一切,有始有终。也许倾尽这一生,她只做了这一件事。第一次听说他们的故事,是奶奶讲述的。
那天,我们因观念不同而出现分歧。她认为,婚姻一定要门当户对,而我发表了不同的意见,奶奶便给我搬出来姨奶奶的故事,想让我以此为鉴。
那个年代,村里好容易有了个学校,家里艰难供养着姨奶奶上了几年学。也不知他们是如何认识,在路口的杨树下,他们的缘分抽了芽。那时候,他们正当年少吧。十七八岁的青春,撞碎了懵懂无知的年华,灿烂落散一地,只因遇见他。
那个年代上不起学,村里人多,又是女儿家,会哄孩子就好。学费、书本费要等家里的鸡下了蛋才交,不过也就是几分钱。
我倒不清楚那时她读的是几年级,因为听说我奶奶十二岁才上了一年级,识了几个大字。
因故事是奶奶讲述的,我又是一把手都可数清进村里的次数。所以很多事我都闻所未闻,更体会不到。
村里一户人家起码有五六个孩子,缺衣少食,几个孩子共穿一件衣服,大的穿完小的穿,补丁打了一层又一层。尽管这样,也挡不住冬天刺骨的严寒。
姨爷爷家里是养羊的,村里土话叫“羊官儿”,带有嘲讽之意。
姨奶奶这边家庭条件倒也一般,但是哥哥当了兵,工作是有的,而那时的奶奶已经嫁给了我的爷爷。爷爷是当地残联的职员,生活条件相对很好,因此奶奶一家人自然看不起没文化没前途的“羊官儿”。
姨爷爷咬牙,拿出自己从不舍得花的缝在棉衣里的积蓄,给姨奶奶买了一条裤子。
据奶奶描述,大概是当时流行的裤子吧。虽然我从小听奶奶说土话长大,但我只是听得懂,从来都和汉字对不上,大概叫ge da裤吧。想要顾名思义还真是很难,我脑中系统提示我:您的配置过低,查无此裤。我哑然失笑。
但姨奶奶很欢喜,小心的收下了。新衣服对她来说就是凤毛麟角,难得中的难得。
奶奶描述说从前家里有个大木柜,是太爷爷结婚时砍了院儿里的老树劈成的。后来家里有条件了,用红油料刷了一遍,修了修柜角,也像了个样子,算是个让村里人都眼红的家具。
那条裤子就被藏在这柜子最底下,等到没人的时候,姨奶奶才会拿出来看看,欢喜一阵,再叠的一个褶都没有的放回去,从来也不舍得穿。
也许他们就这样住进了彼此的心里,一住就是几十年。
后来怎样我也不知道了,我问奶奶:“他们这样不被人看好,到底是如何结婚的?”
奶奶说起来有一丝责备:“还不是你姨奶奶硬是要嫁,谁也拦不住。”
这年舅爷爷当兵回来,已经分配了很好的工作也结了婚,居住在县城里。
他回村里来,说领着姨奶奶到县城,托些关系,可以谋到一个好工作。
在家里众人的日夜劝说下,姨奶奶含泪走了,把那条裤子留在了柜底。
从村里到县城没有车,只是步走,三天才能到。晚上就找处人家歇脚。因为以前村连着村,每个村都有认识人,倒也好安顿。
在第二天晚上的时候,姨奶奶不知为何突然后悔了,哭着嚷着要回去,连外衣都没穿就闹着往回跑,折腾了一晚上。
舅爷爷没办法,第二天一早,送了回去。
这一路,泥泞艰难。
最终还是有情人终成眷属。没有什么能够阻挡爱情。
红烛高照,灯笼高挂,鞭炮噼噼啪啪,响彻云霄。喜庆又热闹。我见过姨奶奶年轻时候的样子,朱唇皓齿,流光溢彩,荣光焕发。可以想象心想事成,喜上眉梢的美。而身边的少年朗朗,神采飞扬。他们终是如了愿,结了发。
少时的梦圆了,但最终还是面临一个现实问题,就是生活。
养羊一年下来赚不了多少钱,运气不好更赔的什么都不剩。没有正经工作,没有什么多少文化,只有一身力气或许还管用。为了继续爱下去,那就干吧。他们埋下头,几十年辛劳,几十年风雨,养活了自己,养育了一双儿女。将贫瘠的土地盖上大棚。卖了羊,养了猪,将房屋翻新。几十年坚守,或许是迫于生计,但更多的是那句:不忘初心。
 终于,这几年过上了好日子,儿子长大了了,成家立业。女儿也有了稳定的工作,嫁了人。
二人每天不再那么辛苦,生活惬意又安心。只待享受天伦之乐,安度晚年。姨爷爷却患上癌症,一病不起。如晴天霹雳,劈在他们头上。
谁知那一刻他们的内心是怎样的惊涛骇浪。
姨奶奶说,好像昨天刚见过面的少年,青涩地递上一条新裤子。少女抱着它一宿辗转反侧,欣喜若狂。今日少年已垂老,眼中深情未减,却要闭上眼睛再难相见。
大棚里刚种下的种子,冒出一点绿油油的小苗,秋天里,谁来采摘呢?从前是一双人,如今行单孤影只。在夕阳的余晖里,怎么抑制住心中的惆怅?
我不知道他是怎样去的,也很抱歉没有参加他的葬礼。我记忆中最后的画面,是他饱经岁月侵蚀的笑脸,笑意从每一道皱纹里散发。浅浅午后阳光,照的一室温暖。今年夏天,我睡在那样的阳光里,暖暖地醒来。只是没了那样的笑脸,一切如旧。
那天,我读到了一首《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人鬼殊途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看着姨奶奶伤心的样子,我好像深深理解到了李清照泪光迷蒙中的哀愁。
走的时候,姨奶奶再次安顿我们要常来。我笑着答应,铭记在心里。明年夏天,我还来看她,也来看他。
从村里回市里的公路上,向前望去,仿佛没有尽头。就像人生一样,永远不知道路有多长,不知明天之外还有多少明天。但命运总爱开玩笑,车总有一刻会到站,人总有一天会死亡。那一刻,我想起了那句话:且行且珍惜。
天色已经暗了,我心中伤感,无处排解,打开手机写下一句:今天的黄昏,没有太阳。当我再次望向窗外,一道彩虹挂在云端。没有下雨,哪里的彩虹?
如今我才想到,也许那道彩虹告诉我,他们纯洁灿烂的爱情,就是那漫长又短暂的人生中最绚烂的青春年华,最好的年少时光。
他望向她最后一眼,还是年少时的模样。
可惜,再相见,只能许你下一世人间。
我在这里,向那个年代,他们纯真执着的爱情致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