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逃不脱的职场“失败”‖文/清风明月

 522小窝 2021-08-18

逃不脱的职场“失败”

中秋节马上就到要了,以前总听长辈说起,逢年过节要给领导送些礼品,表示对领导的尊敬,那个时候,没当回事儿,想着自己离工作还远。到了自己参加工作,第一个中秋节前,早早的就开始计划着,送些什么礼品给领导。读书的时候,每到中秋节,总是会提前让父母寄一些家乡的月饼到重庆,找个合适的机会,给老师送去,以表示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中秋节前的周五,下班前接到周六日下午加班的通知,我正好计划着怎么把事先准备好的家乡特产送给郑主任。第一次和郑主任认识,是在长沙的招聘会上,郑主任长着标准的瓜子脸,淡淡的眉毛,眼睛很大却总是眯成一条缝,小小的鼻子上框着一副浅蓝色边框的眼镜,一看就知道是美貌与气质并重的女子。当时河南省人社厅在长沙组织了一场人才引进招聘会,只要符合学历要求的应届毕业生,相关的企事业单位都可以直接录用,作为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读了一个普通的本科,通过考研进入985大学继续学习,毕业之后能够进入国家大型央企工作,离父母近,工作待遇好,着实是一种难得的机遇。
周六工作结束,已经是傍晚,郑主任,刘主任,还有小周在楼道里有说有笑的走着,我紧跟在后面,脑中还在旋转着下午一直思考的问题,怎么才能把从家乡专门带回来的精品面粉送给郑主任。一是感谢当初招聘会上的第一次相识,二是感谢上班以来郑主任对我的关系和照顾。走出集团公司大厅,北方秋天的傍晚已经开始刮风,微风拂面,一下子把我拉回现实,是要各自分别回家的时候了,错过这个机会,不知道下次要等到什么时候。郑主任因为晚上眼睛视力不好,很少晚上自己开车,以往都是老公来接她,今天可能因为什么事情耽误了,郑主任随口说了一句:
“谁愿意一起游览一下美丽的伊镇呢?”伊镇与我们集团所在地康镇只有一河之隔,以前康镇也是属于伊镇的一部分,后面由于当地经济发展迅速,为了发展康镇这边,市政府也搬了过来,也就把康镇单独划分出来。
“那我去吧,反正我一个人没事儿。”我很随意的说了一句,可能是害怕我的小心思被发现吧,反而显示不是那么的积极,以前也有送过几次郑主任回家,但那个时候没有今天这样的目的。
“我去开车,您在这边门口等一下吧!”
我和刘主任,小周道别后,去停车场的路上,一直在想着,机会有了,怎么样才能把话说的委婉且容易被接受呢,之前听过家里父辈的经验,伸手不打笑脸人,既然你是送礼,对方肯定不会不高兴,而且逢年过节送些特产礼品很正常的一件事情。我熟练的开动汽车,来到公司门前,郑主任打开右后方的车门,缓缓的坐了进来,车子发动,向郑主任家的方向驶去。一路上,我不停的在想着,待会儿郑主任下车后,如何把东西交给郑主任,同时,郑主任会不会拒绝我,如果拒绝了怎么办。往日的我,可能在开车之余,还会欣赏一下窗外的景象,今天除了眼睛盯着前面的道路外,只希望车子道路拥挤的更加严重些,让我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接下来该如何把礼品送给郑主任。
过了红绿灯,下一个路口右转就到了郑主任家小区门口,郑主任说:
“你在小区门口稍微停一下,我下车后,你直接走就可以了,不用专门找停车位。”
我想着,停好车后,把面粉帮郑主任搬到楼上去,见我专门找停车位停车,停好车后,熄了火,向后面转过去,正要说话,郑主任似乎看破了我的心思,笑了笑。
“主任,这不是马上就要中秋节了,特意从家里带回来了些特产,精品面粉,想让您和姐夫尝一尝,不是什么特别贵重的礼物,一点小心意,感谢郑主任一直以来对我的照顾和关心。”我的言语中带些颤抖,既担心被拒绝,又害怕郑主任对我产生不好印象。总之,断断续续的说完了一整句话。
一边说着,我们一边下了车,我打了车子后备箱,两箱精品面粉摆在那里,好像是在等待着被选中其中一个,我随手搬出一件,抱在怀里。
郑主任赶忙要关起后备箱,免得我成功的搬出来其中一件面粉。
“你太客气了,不需要这样子,我们自己家里不做饭,你搬给我,我还要自己搬上楼去,很不方便。你还不如请我吃一顿饭。”
我一听这话,真是担心什么来什么,这不是在拒绝我嘛,我该怎么办,此刻的我,可能再没有比现在更紧张的时候了,我想着该如何处理这尴尬的局面,该说什么话,才能让郑主任愿意接受我的礼品。
“主任,这不是什么贵重礼品,您就收下吧,就是我的一点小心意,感谢您一直照顾我。”
“你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关照你是应该的,你不用给我送礼物,我们平时基本不做饭,放着面粉都坏掉了,浪费了,你拿去送给其他同事吧。”
 郑主任见我,抱着面粉就要往小区里面走,她却站在车旁一动不动。
“你如果我不听我的话,我就真的生气了,你真的不需要给我送礼物,快放回车里来。”
我无奈的转过身来,看着郑主任坚定地眼神。
“主任,您就收下吧,我大老远的从家里运过来,就是想让您尝一尝。”
“要不然,那下次请我吃饭算了。送礼就真的不用了。你还是搬回去,自己吃吧。”
郑主任打开了车子后备箱,示意我放回去,我无奈的看了看郑主任,只好把东西放回车子里。
郑主任见我把东西放了回去,这才说了句“那行,我就先回去了,你路上开车注意安全。”
“好的,再见,郑主任。”
望着郑主任远去的背影,我像个打了败仗的士兵一样,垂头丧气,落魄之极,回到车里,启动车子,长叹了一口气。仪表盘上的时间显示此时是傍晚八点整,我不知道该去哪里。没有成功的把礼品送出去,让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自己平时工作哪里没有做好,惹得郑主任不高兴,不愿意接收我的礼品。我开始在某呼上面各种查询,各种各样的答案,可能是你平时得罪了领导,也可能是领导就是不喜欢别人送礼品,也有可能是你和领导的关系还没有相熟到可以接受礼品的地步。这些原因不是我最担心的地方,反而是会不会因为送礼而造成郑主任对我产生不好的影响,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就想着给领导送礼,这不是不踏实的表现吗。
我最终还是开动了车子,离开这里,去哪里不知道,随便走吧,傍晚华灯初上,窗外的霓虹灯很美,路灯下的人影很寂寥,车子在车流中来回穿梭,车里的人此时显得格外沮丧,不知道该和谁诉说心中的苦闷。
回想我当初读书时,逢年过节给老师们送些特产礼物,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老师们收到学生送来的特产礼物也是非常开心,现如今,参加工作第一次给领导送礼,却被拒之门外,到底是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我久久无法想通。
车子缓缓开回了我租住的小区里,停好车子,回到不到五平方米的小房间里,关起门来,把自己封闭在这狭小的空间里,苦闷和郁闷一时涌上心头,此时的无助我只有独自承受。
第二天一早,在去单位继续加班的路上,我给家里的大伯打了一通电话。大伯是家乡当地的一名干部,对于单位里人情世故富有人生经验,我一般有什么问题都会请教大伯。听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外,在大伯看来这其实就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反而被我认为是天塌了一样的大事。
“年轻人,刚参加工作,接触的一切工作的新的。逢年过节送些特产给领导,表示感谢和尊重,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但领导愿不愿意接受,就要看领导的习惯了。既是不愿意接受,也没关系,可能是因为和你不熟,也可能是因为不好意思,也可能是因为其他原因。但总的来说,过节的时候,给领导送些礼物,领导心里面肯定是高兴地,她知道你心里面记着领导。”
“嗯,我记着了。”
“你以前读书的时候,一路走下来,都很顺利,你习惯了想办成一件事儿,通过努力最后办成功了。但是,走上社会,又是和学校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番天地,很多事情并不是仅仅通过我们个人的努力就可以成功,大部分的事情都是失败的,反而成功的事情是属于个别例外。你要学会接受这个现实,去不断地磨练自己的内心,不断地接受失败。我工作三十多年,才有了这么多的人生经验,工作经历,刚开始的时候,和你是一样的毛头小子,什么都不懂,遇到任何问题都很担心,年轻的时候很多事情都不懂,经验欠缺,是很正常的,别人都没有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反而你自己却非常担忧,其实大可不必放在心上,你也无法强求别人按照你的意愿去做事,做好自己当下该做的事情……”
此时的我,就是一位学生,在听一位长着对我的忠告,可能在工作十年二十年后,我也会慢慢悟懂这些道理,现在听起来,正好与我的处境结合起来,只能默默的记在心里。
其实,在我们成长的每一阶段何尝不都是这样呢。初中中考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拿到成绩的那一天,高中的优质班级与我擦肩而过,当时感觉整个世界都要崩塌了,读不到优质的班级,那高考怎么办,我以后的人生怎么办。顺其自然,读了高中的普通班级,本来成绩一直不错,最后高考发挥失常,只超过了一本线4分,又一次感觉到人生惨淡,只能读个普通的二本学校,那我毕业之后会不会就意味着失业,爸妈会不会觉得很丢人,这些当时的想法,现在回想起来都异常的可笑。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第一次接受失败的经历,在当时看起来是失败,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放弃自己,不去过分的夸大事实,让自己接受现实,并且努力做好当下的事情,相信自己事情会朝着好的方向慢慢发展。
截至撰稿时,中秋节送礼的故事已经过去了两个月,郑主任并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对我有了不好的影响,她依然是关心着我的成长,关心着我的发展,无私的给我分享她工作的经验和感悟,还鼓励我继续努力,争取有机会读一个在职研究生,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