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话红楼 | 协理宁国府,弄权铁槛寺,可卿助阿凤走上不归路

 漫话红楼 2021-08-18

如果秦可卿泉下有知,她应该会死不瞑目,她把生前最放不下的事托梦给王熙凤,这位好闺密不但没有照办,而且借助她的死,谋名又谋利。

作者真是厉害,用一明一暗两件事,突显王熙凤的聪明才智,同时给我们展现了她是如何被聪明所累的。

这两件事,就是协理宁国府弄权铁槛寺

协理宁国府,王熙凤可谓是临危受命,贾珍力求铺张,场面浩大,但越铺张就事务越多,等到把摊子都铺开了,才发现这个摊子无人管理。

在宝玉的推荐下,贾珍找到王夫人、邢夫人和王熙凤,说明原委,且看王夫人是怎么说的:“他一个小孩子家,何曾经过这样的事,倘或料理不清,反叫人笑话,倒是再烦别人的好。

王夫人说得很客观,也很在理。这么大的丧事,别说没有经验,就是有过经验的人,也未必能办得不落人口实。王夫人的顾虑基于两方面,一是不让宁府闹笑话,二是保护王熙凤。没想到“那凤姐素日最喜揽事办,好卖弄才干,虽然当家妥当,也因未办过婚丧大事,恐人还不伏,巴不得遇见这事。

王夫人想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凤姐想的是“好卖弄才干”,这便是王家两代女儿的区别,一个内敛,一个张扬。

于是,王熙凤走马上任了。

当然,王熙凤敢接这么大的事,也不是盲目自信,她不但对自己有把握,还因为长期出入宁府,对宁府的现状有所了解,知道如何下手。

这里凤姐儿来至三间一所抱厦内坐了,因想: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执,临期推委;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此五件实是宁国府中风俗。

这五件不仅是宁府中之风俗,也是大多数企业的风俗。王熙凤的管理才能还真是实打实的,既不是吹出来的,也不是捧出来,如果企业管理者能懂得看清这五点,何愁经营不好?“如这些无头绪、慌乱、推托、偷闲、窃取等弊,次日一概都蠲了。”凤姐只拿一个有些体面的人开刀立威,宁府的旧弊就都不见了。

对于宁府来说,王熙凤相当于职业经理人,而贾珍交权又交得很彻底,所以王熙凤一到任就能把宁府整束一新,顺顺利利且风风光光地办完了可卿的葬礼。

王阳明先生强调“事上练”,只有在事件中才能检验一个人真正的能力和人品,所以企业招人都会给予试用期,简历写得再好,都得先拿出来遛遛看是否有真才实干。

职场名人,也都是通过成功案例才扬名的,王熙凤深懂这个道理,所以揽下了操办葬礼这件大事。

这是好友秦可卿送给她的一个绝好机会,把握住了这个机会,王熙凤的话语权就更多了,如果她把可卿的托梦之事向贾府当权者进言,成功的机会就大了很多。

如果王熙凤这样做了,她就成了贾府的大功臣,也为自己和后代积了大功德。

可惜的是,成功让王熙凤更得意,而得意则易忘形。在这场葬礼进行到尾声时,沉浸在得意中的王熙凤,顺手办了一件大恶之事。

停灵在铁槛寺,是宁荣二公的谋划,为子孙后代提供便利,并一代代传了下来。作为宁府的少奶奶,秦可卿自然也要暂寄于此了。王熙凤是葬礼的总策划,当然有便利为自己谋点福利,“早遣人来和馒头庵的姑子净虚说了,腾出两间房子来作下处”。

住进了馒头庵,在净虚这个经验丰富的老尼的算计下,王熙凤随手弄了下权,捞了三千两银子的好处,同时把两个陌生人送进了地府。

按说出家之人不管俗家之事,这净虚师太竟然管起人家的婚嫁来了。

因一女许嫁二夫,男方的权势又相差无几,各不相让,只得求助于更有权势的人来摆平。这净虚虽是出家人,平时出入于权贵之家,人脉关系广,真要违背佛祖管起俗家之事,还真是相当便利。再加上她的三寸不烂之舌,能说会道,没有说不动的人,没有办不成的事。

如今见凤姐正在得意之处,几句话就把她给拿下了。

我在《看似清正的林如海和贾政,其实是葫芦案的两大帮凶》一文中剖析过,像林如海、贾政这样的为官者,断不会主动去玩弄权术、营私舞弊,但他们有失察之过,不知道自己的官威被有心之人利用来作恶。

王熙凤只是一个贵妇而已,她哪来的权力弄权?书中明写:“假托贾琏所嘱,修书一封,连夜往长安县来,不过百里路程,两日工夫俱已妥协。

为什么娶妻要娶贤?古语说:妻贤夫祸少。王熙凤这类女人,真可谓毁夫不倦,在贾琏毫不知情之时,王熙凤就为自己夫君的官绩上,记了一笔黑帐。

这笔帐,不是钱财帐,而是人命帐!

王熙凤抬手弄了一下权,两个当事的男女青年不约而同的自缢身亡了。

这件事做得很隐秘,只有净虚知道是王熙凤一手操办的,“王夫人等一点消息也不知道”,意思是贾府中其他人都不知情,但这笔帐却记在了贾府头上。

更可怕的是,“自此凤姐胆识愈壮,以后有了这样的事,便恣意的作为起来,也不消多记。

作者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略过了很多文字,王熙凤用同样的方式,不知为贾府损了多少阴德,直到秋后算帐时才暴露于阳光下。

但是,王熙凤所办的这件事,是在神佛的眼皮底下,她还顺口说出了“从来不信阴司地狱报应”的话,毫无敬畏心不说,更是胆大妄为了。

脂批在这里发了一句感慨:“真与雨村是一对乱世之奸雄。”脂砚斋也和广大读者一样,对王熙凤有偏爱,所以容易无视王熙凤的恶。如果把这件事和葫芦案比起来,王熙凤可是比贾雨村要恶若干倍,至少贾雨村没有制造出人命来,王熙凤身上背负的人命,却是不可胜数的。

通过写在第五回的判词,我们已经知道王熙凤最后的结局: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作者在这一回也已经有所暗示:王熙凤把秦可卿送进了铁槛寺,自己转身进了馒头庵,“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土馒头,即为坟墓,王熙凤在进入馒头庵的那一刻起,就一脚踏进了坟墓,再也无回头之路了。

作者曹先生特别擅长塑造人物,而且每个人物的特点都很鲜明。王熙凤这个人,聪明绝顶,大字不识几个,才干能力却胜过大多数的男人。但同时,她的阴狠毒辣也是绝顶的,并用她的聪明掩盖了恶,让大家看不到她的阴暗面。

知人知面不知心,王熙凤就是个典型,她一面主动请缨担当重责,把可卿的丧事办得体面风光,一面又私下弄权,左右着无辜之人的命运,把整个贾府拉入地狱。

这便是作者巧妙的写法:一阴一阳,一正一反。从正面看,荣府在王熙凤的手里井然有序,主仆上下都安居乐业;从反面看,荣府因她而背上人命,未来抄家清算时,有官职的男人如贾赦、贾政、贾琏等都难逃干系,从而让诸芳流散得更彻底。

成也王熙凤,败也王熙凤,如果用功过来评,她的功与过该如何划分?

魂托王熙凤的可卿也绝对没想到,她本想送给阿凤一份大功德,却被她拿来自寻死路。

所谓机会,拿来行善才是机会,否则就是催命符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