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黛玉的判词告诉我们,她的才华被严重低估,她本该成为殿堂级诗人

 漫话红楼 2021-08-18

林黛玉被作者定评为“咏絮才”,是一个天赋型的神童般的诗人。然而,从黛玉所写的那些伤春悲秋之诗来看,并看不出有多少才华。

难道是作者对黛玉的虚夸?或者是用反语讽刺?

直到我读懂了黛玉的判词,我才明白,作者既没有虚夸,也不是讽刺。黛玉确实有着“咏絮才”,只不过,贾府和贾宝玉没能给她充分发挥才华的平台,导致她的才华被严重低估。如果给她合适的机会和平台,她会成为殿堂级别的诗人,其诗歌成就不亚于李白杜甫等诗仙诗圣。

一切都要从黛玉的判词说起,“玉带林中挂,堪怜咏絮才”(为了读起来顺口,调换了诗句顺序)。

玉带为什么会“林中挂”?黛玉是贾府的无辜陪葬品。

因为红楼未完,便有读者从“玉带林中挂”推论黛玉自缢于树林中。这样的解读,实在是亵渎了“世外仙姝”林妹妹,且不说黛玉不会选择自我了断,真要自我了断,她也不会选择自缢这种吓人而又缺乏美感的方式。

是的,“玉带林中挂”,不是指黛玉的结局,而是指她这块玉被放置在枯萎的树林里,明显是放错了地方

因为宝玉这个荣国府的正派嫡孙过于光芒四射,让很多人忽略了黛玉的光彩。宝玉是假玉,黛玉却是货真价实的玉

黛玉的这块玉,代表两种含义:一是高档奢侈品,二是君子之德。这两种含义,都指向黛玉本该呆的地方:殿堂

什么是殿堂?从本义和引申义两方面来理解,一是王公贵族聚集之地,二是仁人志士聚焦之地。

也就是说,黛玉这块玉,要么应该呆在王公贵族聚集之地,要么呆在仁人志士聚集之地。

也许有人会说,贾府不就是王公贵族聚集之地吗?堂堂国公府,往来之人非富即贵,不正是适合黛玉居住之地吗?

当然不是!

贾府这个看起来的王公贵族聚集之地,只是虚有其表、徒有其名。他们除了有王公贵族的身份和地位,骨子里毫无贵族之气。在这里,没有人欣赏黛玉的才华,贾母疼爱她,仅仅是因为血缘关系;宝玉喜欢她,也不是因为她的才华,而是因为她“病如西子胜三分”的柔弱之态

而且,贾府这个表面上的王公贵族聚集之地,也只是一片正在枯萎荒芜的树林,没有能力让黛玉这块玉持续绽放光彩。

贾府中人,包括宝玉,都在“安富尊荣”,在奢靡享受中让贾府这片蓊蔚洇润的树林日渐枯萎。

依赖于贾府生存的黛玉,也只能成为这片森林的陪葬品,挂在了枯干的树枝上。

这就是“玉带林中挂”,黛玉这块原本应该因才华而光芒四射的玉,成为了贾府这片树林的无辜陪葬品

“堪怜咏絮才”,黛玉殿堂级的才华在贾府得不到施展。

”这个字,作者曹雪芹分别用在了两个人身上,一是香菱,她是“真应怜”,二是黛玉,她是“堪怜”。但是,这两个“”有区别,对香菱是怜其命运,对黛玉却是怜其才华。

所以,黛玉的判词,不是指她的命运结局,而是才华得不到施展

黛玉的“咏絮才”为什么“堪怜”?因为她本该成为殿堂级的诗人,却被迫把才华用在小情小爱,用在伤春悲秋

什么是殿堂级的诗人?就是李白杜甫那样,盛世时用诗歌功颂德,乱世时用诗悲天悯人。

没错,黛玉写得最好的诗,最能体现她“咏絮才”的诗,不是那些为小情小爱而伤春悲秋的诗,而是另外两首。一首是为应制而写的《杏帘在望》,还有就是有感于女性命运而写的系列组诗《五美吟》。

《杏帘在望》虽是为应制而写,但却是一首绝妙的好诗。这首诗,以白描的方式,描述了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的场景。什么是太平盛世?风调雨顺,政通人和。“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是风调雨顺的结果,描述的是丰收的景象。“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是政通人和的结果,描述的是老百姓悠闲安居的景象。

这样的诗,盛世之人读来,感同身受;乱世之人读来,心生向往。

这才是好诗,是能让读者产生共鸣的好诗,是体现“咏絮才”的好诗。

再来看《五美吟》,以“五美”为题,讲述了五个不同时期优质女子的悲苦命运,以小见大,反映的却是乱世女子的共同命运,寄寓的是黛玉悲天悯人的情怀

这才是殿堂级的诗人该有的大格局,从自身出发,关注天下女性的命运,相当于为女性代言,谴责那些不作为的无能男人

有人说黛玉本性纯良,从无害人之心。是的,从她的这两组诗也可体现出来:盛世时如实描绘盛世景象,乱世时如实反映乱世情怀,不歪曲事实,不阿谀奉承,这是君子之德,是黛玉作为玉的本质

如果她是个男人,可以自由掌控自己的命运,那么,盛世之时,她能进入殿堂,在满朝文武面前,像李白一样,写出“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这样华美的诗句;乱世之时,她能行走于市井乡野,像杜甫一样,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记录民间疾苦的诗句。

如果她能像遇见赵明诚的李清照,她同样能在盛世写出“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样的绮丽之词;在乱世则同样能写出“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样的风骨之诗。

这才是“世外仙姝”林黛玉本该有的样子。

但是,她进入的是贾府,遇见的是贾宝玉。这个环境,这个男人,都让黛玉无以施展殿堂级的“咏絮才”,只能在小情小爱中抒写伤春悲秋。她的那些诗作,无法让人共鸣,更别说具备家国情怀了。

这就是“堪怜咏絮才”。拥有天赋之才又有什么用呢?没有可以施展的平台和机会,就像让一个国宴级别的厨师,去做只为饱腹的快餐,既埋没了人才,还体现不了厨艺。

所以,黛玉“堪怜”的不是她的短命,而是她的才华被埋没,就像把一块本应放在高堂的玉挂在树林里:“玉带林中挂,堪怜咏才”

结合宝钗的判词,钗黛共处一词,因为她们有着共同的命运:都是进入了错误的地方,把命运和错误的人绑在了一起,导致才华不受重视,因埋没而失去光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