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月扬州 · 荟萃幽美景致和经典人文精神的大明寺

 雅雨书屋 2021-08-18
南开大学宁稼雨的雅雨书屋:青灯摊书、传道授业、以文会友、闲情雅致


离开瘦西湖,打车来到扬州荟萃多种经典历史文化内容,名扬天下的大明寺,



大明寺:地处扬州城北蜀岗中峰,它以悠久历史和优美环境,依山面水,享有“淮东第一胜境”的盛名。众多的文物古迹和园林风光于一体的游览胜地,古往今来高僧辈出,君王贤圣,骚人墨客,国内外风雅名流,曾云集于此,游览观光者无不流连忘返,虔诚祈求者,无不吉祥如意,福寿无量。
大明寺初建于南朝宋大明年间(457-464年),故称“大明寺”。隋建“栖灵塔”,故“大明寺”又称“栖灵寺”;又因大明寺在隋宫、唐城之西,亦称“西寺”。至清代(1765年),乾隆皇帝南巡,敕名“法净寺”。1980年鉴真和尚塑像从日本到中国展出,乃恢复大明寺原名。
大明寺风物景观,由寺庙、文章奥区(栖灵塔塔院)、鉴真纪念堂、仙人旧馆、西苑芳圃五部分组成。
[平远楼] 
现为大明寺贵宾接待处,平远楼高三层、阔三间,单檐歇山顶。楼下前置卷棚廊,二楼槛窗横陈,三楼正中悬“平远楼”匾额。此楼初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取宋代画家郭熙《山水训》中“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以此句意命名为“平远楼”。
[栖灵塔] 
栖灵塔因皇帝诏令存放释祖之圣灵,使大明寺更具盛名,有栖灵寺之称。唐代著名诗人李白、高适、刘长卿、刘禹锡、白居易等均登临栖灵塔赋诗赞颂。可惜在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一代胜迹化为焦土,后来观光者无不感慨叹息。
[鉴真纪念堂] 
纪念堂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主持方案设计。循唐代建筑遗规并参照日本唐招提寺“金堂”之风格设计,纪念堂的碑亭、庭院及正殿共占地2540平方米,1973年11月建成。
纪念堂为纪念鉴真和尚而建,鉴真的东渡,为日本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他不仅对日本佛教事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在建筑、雕刻、文学、医学方面的建树及影响,也是极为显著的。作为中日文化血缘缔结纽带的不朽人物,鉴真和尚永远值得中日两国人民的怀念,他的献身精神至今被中日两国人民崇敬。
[欧阳文忠公祠]
曾两次被废或毁于燹,现存的欧公祠是光绪五年(1879年)重建。明间设神龛,龛壁供欧阳修石刻像,石刻像上方为欧阳修画像题之御书。欧公祠东墙南端、祠堂外东西壁均有石碑,记载着这位北宋文学家的史迹和对他的怀念与赞誉。
[平山堂] 
 该堂初建于宋庆历八年欧阳修知扬州时。欧公在公务之余,寄情于山水之诗酒,游目骋怀,筑平山堂作讲学、游宴之所,数月而成。因望江南诸山,含青吐翠,飞扑于眉睫而恰与堂平,故定堂名为“平山堂”。以后,平山堂多次兴毁。光绪年间,两江总督刘坤一题“风流宛在”,乃追怀欧公韵事而书,书法流畅,看来其“流”少一点,而“在”多一点,用字活而非错,回味其意欧公风流仍在。
[谷林堂] 
为苏轼知扬州时为纪念恩师欧阳修而建,取“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的第二个字“谷”、“林”为堂名。今之“谷林堂”是清同治年间重建,现为大明寺游客服务中心。
[第五泉] 
大明寺西苑梅林之南有一小池,称“上池”池边六角尖顶的风亭,名“待月亭”。亭前有深井,古称“下院蜀井”,唐元和九年(814年)状元张又新著《煎茶水记》曰:“扬子江南零水第一,无锡惠山寺石泉水第二,苏州虎丘寺水第三,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四,扬州大明寺水第五……”因此扬州大明寺泉水誉称第五泉。嘉庆年间巡盐御史徐九皋于井旁立石,碑高2米,上书“第五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