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叶醉秋色   碧溪弹夜弦

 石鼓春秋 2021-08-18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澄澈,明净,热烈,绚烂,白朴渲染了时光里最美丽的秋色。

宋代的张抡说,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秋影入诗,秋色如画,秋天是如此的华丽和富有。

“物情未必尔,我意先已凄。”同是秋之静美,欧阳修却有别样的感慨。

落木无边,秋思悠长,黯然销魂,秋色虽美,终究是一个寂寞的时节。

红叶醉秋色,碧溪弹夜弦。秋色如画,如果画中只有风景没有人物,这样的秋色难免暗淡,就如人物没有了灵魂。

下面这两首描写秋天的古诗,情景交融,意韵深远,语短情长,极具艺术感染力,值得一读。

01

红叶醉秋色,碧溪弹夜弦。

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

                      ——唐 湘驿女子《题玉泉溪》

简译:秋日的玉泉溪,层林尽染,风光如画,那一片片烂漫的红叶摇曳在动人的秋色里,如醉如痴。

白昼消逝,夜幕降临,枫林隐去,月夜下,只有澄澈明净的溪水在潺潺流动,如泣如诉,好像在弹奏一支乐曲。

那些逝去的美好时光再也回不来了,往后余生,所有的凄风苦雨只能自己一个人去扛了。

赏析:“红叶醉秋色”,枫林如醉,白日的玉泉溪绚烂明媚,“碧溪弹夜弦。”,情韵萦绕,夜晚的玉泉溪宁静幽邃。

一开篇,诗人就用重彩勾勒出一幅绚丽明净的秋天的美丽画卷,令人神往,如果说杜牧的“霜叶红于二月花”是描写秋色的名句,那么湘驿女子的“红叶醉秋色”则是一种境界,别有一番韵味在其中。

“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原来,枫林沉醉,溪畔徘徊,都是主人公在排遣心中的落寞和失意。

曾经的美好已经成了生命中的过往,以后的日子,心爱的人再也不会和自己一起共度了,凄风苦雨,度日如年,孤单寂寞冷,往后余生,剩下的人生路可怎么走呢?

多情总比无情苦,语短情长,离愁别绪氤氲在绚烂的秋色里,尤其令人动容,这个秋天的故事有点长。

诗人简介:湘驿女子,唐代诗人,生平不详,因此一诗而留名,《全唐诗》亦选编了此诗。

02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唐 王绩《野望》

简译:薄暮时分,云霞漫天,诗人独自登上东皋极目远眺,左右徘徊,不知所以。

一望无际的树林里,每棵树都染上了属于秋天的色彩,山山岭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晖。

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归来,猎人也骑着骏马,大声吆喝着,带着猎物满载而归。

举目望去,这里没有一个相识的熟人和朋友,只好唱着《采薇》之歌,抒发自己隐居山林的心愿。

赏析:王绩的这首五律写于其辞官归隐于东皋的时候,虽是辞官,但其内心犹是孤寂惆怅的。

首联交代时间地点和人物,黄昏时分登高远眺,诗人抑郁的心绪也如这暮色一般,夹杂着太多的情绪。

颔联写夕阳里的秋景,辽阔旷远,荒凉落寞,诗人的孤单苦闷得到了进一步的渲染。

颈联写日暮时分小村里的热闹场景,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满载而归,安逸,满足,幸福感十足。

尾联直抒胸臆,热闹和温暖都是属于别人的,围绕着自己的只有无边的寂寥,无人分担,只好唱着《采薇》之歌,聊以慰藉。

整首诗由情到景,再由景到情,情感真挚,朴素自然,不华丽,却最能打动人心。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诗人的落寞惆怅,孤独抑郁,在热闹的人群里,在美丽的秋景中,是如此的令人心疼。

诗人简介: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唐朝诗人,其诗旷怀高致,有魏晋遗风,其性简傲,嗜酒,有《五斗先生传》等作品传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伤春悲秋者有之,旷远豁达者亦有之,人生的际遇不同,感悟自然也就不同,并无可厚非。

其实,不论是春的灿烂,还是秋的静美,在诗词中的景物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们都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在其中,从而有了思想和意境。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低回婉转,意境深远,这样的乡愁读来令人心生柔软。

这样的秋色同样令人沉醉,秋思悠长,回味悠长,就像以上分享的两首古诗一样,值得一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