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秋之后莫贪凉 特别警惕易发病

 悦乎学习 2021-08-18

立秋之后,气温会有所下降,但高温天气还是时常会回来,冷热交接的时节,大家一定适当调整生活习惯,不要贪凉,特别要注意预防以下3种疾病。

一、防止呼吸道疾病

夏秋交接之际,昼夜的温差变大。在气温发生骤然变化的情况下,人体的呼吸道较为敏感和薄弱。在受到气温变化刺激之后,呼吸道功能紊乱,抵抗力下降,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容易侵袭呼吸道,引起呼吸道疾患。

按照中医“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的理论,秋季宜常吃养阴生津、润燥润肺的食物,如银耳、梨、甘蔗、荸荠、葡萄、柑橘等。例如,清炖的银耳百合莲子排骨汤、双白姜汤、白果鸡肉粥等营养滋补的汤品或粥品等,都是有利于呼吸系统保健的。

二、关注心脑血管疾病

随着气温的变化,人的血压也自然波动。与此同时,立秋正好是“养秋膘”的好时机。身体会因为需求,使人的胃口大开,油盐的摄入量也随之增加。因此,这个时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大家要提前做好预防。尤其是具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人,一定要积极主动地去门诊检查血压、血糖、血脂等各项指标,保证各项危险因素的平稳运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三、谨防风湿病

立秋之后,气温骤降,昼夜温差较大。如果不及时做好保暖工作,很容易诱发或者加剧风湿病。处于换季之时,人体的免疫力通常都会下降,血液集中到人体的核心器官,关节处的血液不足无法保暖,从而引发关节炎、风湿病。

入秋后,大家要注意关节处的保暖。特别是在雨天时,不要长时间穿着湿鞋、湿衣服。衣服若湿了一定要及时更换,注意保暖,养护好关节部位。

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供稿

来源: 天津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