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可军 | 诗人的风骨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1-08-19




诗人的风骨




文/应可军

宁海县2016年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中华诗词之乡”称号,成为宁波市首个“中华诗词之乡”。

2016年来,宁海县大力实施文化强县战略,把打造“中华诗词之乡”作为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有效载体,从扶持诗社、培育诗人、开辟阵地等多方面繁荣诗词文化,通过创建工作,逐步形成“以诗为乐、以诗育人、以诗善德”的诗词艺术氛围,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氛围。

宁海诗词是有历史积淀和传承的,从唐朝至今,有名有姓有诗作的有1000多人。1980年8月,宁海成立了全省第二家诗社——跃龙诗社。在宁海,诗词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景区等“六进”活动蔚然成风。黄墩诗社、前童镇诗词楹联协会、中堡溪诗社、白溪诗社、洋溪诗社、阆风诗社等乡镇诗社相继成立。同时,诗词作者队伍不断壮大,诗词创作日益繁荣,目前,宁海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有20多人,省一级会员30多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10人。

历史上,宁海不乏有许多优秀作品,其中诗词,历代诗人能关心百姓的疾苦,大声呼吁政府加以改进他们反映民生疾苦,为正义而大声呼喊,“不识时忌讳”的勇气是非常令人钦佩的。诸如宋代舒岳祥当时古人有春祈秋报之习俗意为春天农耕开始之时祈祷上天秋天丰收之后再报告天神,即为达到富足安宁的生活境界当然这最早是源于先民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在节庆中把平日食物加以变化或丰富其内容。用以祭祀神明或追怀祖先,不只自用也用来馈赠亲朋好友。同时演戏酬神娛人。首先演吉庆剧(扮仙戏)感谢神明庇护,接着再演“人间戏(各种民间故事戏曲)”以娱乐阆风里村民请舒岳祥作《乐神曲》舒岳祥借机对迫害村民害的官府予以抨击。

“污田稻子输官粮,高田豆角初上场。

枫林沉沉谁打鼓,农家报本兼祈禳。

打鼓打鼓急打鼓,大巫邀神小巫舞。

绛衫绣帔朱冠裳,手持铃剑道神语。

前年军过鸡栅空,今年一母生十雄。

甽东种秫获颇厚,大甑炊糍翁成酒。

家机白布阔且长,翁媪制作新衣裳。

再拜奠神重酌酒,男耕女桑十倍强。

大妇小妇别有祝,生养好男房计足。

巫公巫公告尔神,产谷不如多产银。

驴载马驮车碌碌,免斫柘条行箠扑。”

明代方孝孺正气凛然,他看到民间疾苦,特作《麦虫歌》反映了百姓的疾苦:

“粟花天三月中,家家无饭腹饥空。

呼妻同看陇头麦。陇头麦色摇青红。

忙忙炒炙奋力磨,条条研出成长虫。

儿女啼号在磨侧,未待吹糠先欲食。

各分一把且充饥,痴儿未饱还号啼。

抚儿且待明日早,明日磨虫虫更老。

杂菜和羹煮一锅,始得人人倶一饱。

与妻叹息笑呵呵,可惜麦虫无得多。

四月五月且已过,六月七月还如何?

争得见稻如麦熟,鼓腹一饱终宵歌。”

方孝孺还有《木棉歌》更值得一读,宁海主要农家的棉农的困苦更烈。明代长街诗人王雄对长街盐民更有切肤之痛:

“大江横界东西浙,盐场如旗对分列。

伊谁倡此榷海谋,流祸千年犹未竭。

古称厚货斯贫民,卤政之苦难俱陈。

日征月敛有常课,未死勿用辞劳辛。

知兹煮海本人力,人力不齐奚足惜?

眼中忍见颠连氓,饥寒不奈公私迫。

破屋何曾蔽雨风,脱粟未得饥肠充。

刮泥常亏卤沥费,米薪岂给煎熬功。

从此迁延日无奈,公家不了私家债。

流离却虑骨肉分,复业又悲家计坏。

百年去住诚两难,服勤黾勉沙涂间。

阴晴登夜靡遑息,老幼女妇无欢颜。

天时既届旺煎月,暑气如汤转酷烈。

炀煤烟炭尘满身,烧灼熏蒸汗流血。

朔风结惨天峥嵘,此时淋沥难为情。

日寒风冷卤池冻,皮皴肉死骨髓凝。

苦乐自有生受所,荼毒何须怨寒暑。

灶烟未灭釜未干,门外催征急风火。

课成相戒输官仓,盐司折阅不可当。

况乃逃荒有荒额,卖鬻转展俱赔偿。

股盐存积绵岁月,水火相成易消折。

老商告诉恣咆哮,鞭棰无辜冤莫雪。

亚卿自是今伊周,任重每先天下优。

观风再到两浙地,首为灶户祛烦愁。

竣还重念灶家青,载命丹青状其景。

农桑耕织与流民,事异古先功则并。

八图各序序各诗,万机览罢兴长咨。

致君泽民易反掌,豳风无逸非虚辞。

公今仙去不可作,披图诵诗双泪落。

安得黄金重铸公,岁岁勤劳良不恶。”


中国历史上曾进行太平天国运动,给宁海带来灾难,宁海百姓斥之“长毛乱”,宁海西店诗人邬凯之也作诗证之:

“官弱民无倚,横行尽匪徒。兵戎居屋里,妇子避山隅。进贡鸡豚竭,供餐酒米枯。年荒时又乱,夜卧独长吁。强作和戎计,忧劳望太平。本期能靖难,翻若自招兵。冒险身几戮,罹凶室已倾。是谁情意洽,惟有众门生。已被长鲸吸(指长毛)。还遭众鸟钞(指地匪)。资财同涸辙,房屋似空巢。冷苦三冬逼,疆争两邑交(贼王宁、奉争界)。家居不得,山舍住蓬茅。不见升平日,伤哉遇乱朝。民居方静息,寇至即喧嚣。无意耕和读,何心钓与樵。屡闻戎马警,更说欲诛妖。长毛唤我兵为妖催唤门牌造,家家户户来。但欣资盗食,不顾耗民财。逆令头倾地,违言屋化灰。煞星临下界,到处受凶灾。去岁嘉平月,安排欲过年。如何今日事,别有暮冬天。避难人无返,谋生计莫全。凶多终吉少,逆料亦徒然。自被长毛难,因思被难人。室家完有几,服物毁无因。将至奔逃骤,临行盼望频。凶残如恶兽,何处不伤神。卷席朝朝望,军师出始归。蜂屯堪仿律,蚁聚亦依稀。逐队旗如画,分行马若飞。回家增太息,王室竟衰微。多屋人偏少,群欺在乱离。失衣何所服,亡釜莫成炊。宅旷怜居独,房空怯卧迟。洞然无一物,防守亦奚为。食禄熙朝久,衰年事反王。但当期命活,何必惜财伤。捐款番番逼,军需凛凛偿。寄言同志者,困苦莫彷徨。”类似此类诗作宁海存留很多。可惜无人整理。

而现在的诗词却罕有励志风骨。粉饰太平歌功颂德忘情于山水间,吟咏风花雪月附庸风雅是没有出息的文人真实的写照与表现,是其一。虽偶然寄情于风花雪月而不忘世事深怀着一片忧国忧民之情者是真正的文人与诗人,是其二。唯美派的艺术家想跳出凡尘俗世经营出一片纯艺术的天空,虽歌咏风花雪月却表达了真情实感的人性美,从艺术的角度上来说也具有实践的价值和审美的意义,是其三。不管怎么说,写风花雪月往往难免要附庸风雅,虽然附庸风雅也有程度的高低不同,可是我的所以写作此文的缘由也不过想借风花雪月为依托来追寻一下往昔心灵的轨迹,仰慕先辈的风骨而已。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是这么解释“风骨”二字的:《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沈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大意是说:《诗经》 包括六种(风、雅、颂、赋、比兴)义法,而风为最首要,就是把感觉表达出来的源泉,也是展示心灵的手段。抒写情感的时候,风为先行,推敲辞句的时候,骨为首要。辞离不了骨,正像人体离不了骨骼;情包含着风,有加人身包含着血气。语言挺拔,就形成了文骨;意气昂扬,就产生了文风。

纵观历史,而宁海有风骨的文人很多。这是我辈之幸。

相关链接:
应可军美食文化专辑
应可军古戏台文化专辑

作者简介

应可军

应可均 ,笔名筱瑛,曾用名应可军,浙江宁海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会会员、宁海县诗词楹联协会常务副会长、地名协会副秘书长、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理事等。酷爱收藏宁海地方文献,被评为宁波市十佳藏书家庭”;走遍全县村落,考查风土人情,庋藏大量原始材料,又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普查先进个人首批浙江省民间文艺优秀人才”“宁波市十佳业余文保员”;其间,曾在《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宁海报》等刊物上发表过不少的史论作品,参与策划多种文化活动,编著多种有关宁海综合文献等。著有《宁海历史上今天》《宁海姓氏溯源》《宁海之最》《宁海古戏台》《宁海民政志》等著作。

□编辑:叶寒
□ 图片:网络
题词:储吉旺先生

LOGO\题图\尾签设计:野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