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头条

 攸州刀郎 2021-08-19
秦印解读一
秦印,大多为白文,以界格的形式居多。在各种各样的界格中,日字形与田字形的界格居多,秦印中,朱文印较少。因此,朱文印更显难得珍贵。
这方秦印是古时的吉语印。
看惯了汉印的朋友,初次见到这方印,大多会觉得用笔太过随意。这个随意的印象,就是古人在制印的时候,无意间留下的。这无意间留下的痕迹,正是后世著名的篆刻论:'印从书出。'可见,印从书出这样的观点,只是后人提炼总结,非后人创造。先秦之时甚至之前,早已有之,只是限于条件与时代的因素,没有形成理论的高度。
我们来看这方印。它很简单,简单到只有一个字。这方印中,诸多不均衡的因素,都体现了制印过程中的书写痕迹。
首先,字的笔画粗细不均,右边的笔画明显比左边的笔画粗。
其次,分量不均。左边三个笔画,右边仅一个笔画。加上边栏,在分量上,明显是不均衡的。
再次,留白不均。左边的笔画与边栏是分离状态,而右边与边栏粘连;从印的中部向左,都分布着字的笔画,向右则大片空白。
‌最后,我们看一下字的取势,我们可以看到印的下部分,笔画的收笔处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而是右低左高。字也呈现出左倾趋势,这些,形成了取势上的不均。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我们学习篆刻,是不是可以学习秦人那样,随便划拉几下就算完成了创作呢?当然不是!
回到这方印,我们仔细揣摩一下,你会发现,印文中有用心设计的成分,并非一挥而就。
首先,字的左半部分分量重,于是,加重了右侧笔画的分量,同时,字势取左高右低,都是为了平衡因不均衡带来的视觉差。
其次,宝盖头用方折笔画,而中间的女字,则运用了一个圆弧线,这显然不是无心之举,是经过一番考量的。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在线型上,达到方圆互用,刚柔并济的效果。
关于这方的解读就到这里,后面的内容,我将就这方印的解读,进行延伸创作分析。
点个关注,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篆刻爱好者# #书法爱好者# #篆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