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的分类

 努力修行者 2021-08-19

龙的家族庞大而繁杂,其类别,可以从不同角度划分。

三国时代的魏人张揖在《广雅》一书中,将龙分为四种:“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这样的分法,注意到了龙的体表特征,但不够全面。比如,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无鳞、无翼者称什么龙呢?

《内典》(《渊鉴类函》卷四三八引)以龙的出生方式为据,将龙划分为胎、卵、湿、化四种,即胎生龙、卵生龙、湿生龙、化生龙。作为神物的龙,其“出生方式”只能是“多元容合”。但龙的取材对象,鳄、蛇、蜥蜴、鱼等,却都有其各自的、具体的出生方式,包括卵生、胎生、卵胎生等。所以,这里的龙,实际上指的是龙的某些模特儿。至于湿生和化生,则是佛学用语:湿生指的是依湿气而生长的动物,如蚊蝇;化生是不靠父母之缘,自然变化而生的生命,如天人及地狱的众生。(据陈义孝编《佛学常见词汇》,上海佛学出版局1985年版。)

由此可见,此种分类法,受到了佛教的影响。

《别行》(《渊鉴类函》卷四三八引)从龙的功能角度出发,将龙分为天龙、神龙、地龙、伏龙四种。其解释为:“一天龙,守天宫殿持令不落者;二神龙,兴云致雨益人间者;三地龙,决江开渎者;四伏藏龙,守轮王大福人藏者。”轮王也称“转轮王”“转轮圣王”等。古印度神话传说,此王自天感得轮宝,转轮宝而降伏四方。佛教袭用此说,称有金、银、铜、铁四轮王,四轮王都拥有多种宝藏。

此种分类法,显然也受到了佛教的影响。

佛教的《须弥藏经》将龙分为五种:“蛇龙,五龙之长,是正类”,“象龙、马龙、鱼龙、蛤蟆龙,此四种旁类”。这种分法当然是不全面的,但其可取之处是将蛇龙放在了突出地位,这也比较符合事实:在龙的诸多模特儿中,蛇是要靠前排的。而将“象龙”放在蛇龙之后、其他四龙之首,与印度是象的主产国之一、印度人喜爱和崇拜大象有关。

《周易》在其第一卦“乾”中,将龙分为六种时态,六种时态对应六种龙:潜龙、见龙、跃龙、飞龙、亢龙、群龙。前四龙在理解上没有大的争议:潜龙是潜伏着的、等待时机的龙,见龙是出现在田野的龙,跃龙是在水中跳跃的龙,飞龙是腾飞在天空的龙。亢龙,有说是飞到极致的龙,因“亢”有“极”“太过”之意;有说是将身子挺直的龙,因“亢”有“刚正”“强硬”之意。笔者在这里加一说:高傲的龙,因“亢”有“高傲”之意,有道是“骄傲使人落后”,落后才“有悔”,才“盈不可久也”(《象传》)。群龙,一般都理解为一群龙,即众龙,“群,众也”(《礼记·祭法》郑玄《注》)。 笔者新提一说:和好的龙。因为“群”有“和好”意。《诗经·秦风·小戎》孔颖达《疏》:“物不和则不得群聚,故以和为群也。”这样,“见群龙无首”,就不是一般理解的“见到一群龙没有首领”了,而是理解为:“见到了相互和好的、无有罪自陈或出面告发的龙”,这当然是好事了,故称一个“吉”。“首”,在这里不取“首领”意,而取“自首”“出首”意。“有咎自陈及告人罪曰首”(《正字通·首部》)。

当代学者王大有认为:“广义的龙有四十几种,大体上可分为六大类。一是鳄鼍类龙,包括夔龙、鼍龙等。这是主龙干系,其他类型的龙则是辅龙支系;二是蛇类螭龙,包括螭、螣、肥遗、巴、闽、蜒等。龙辅龙支系中居首;三是鱼类龙鲤,包括蟠龙、螭吻、鱼尾龙、狎鱼等;四是天鼋龟龙,包括黾、龟、玄武、霸下、赑屃等;五是兽类龙,有椒图、狻猊、狴犴、象鼻龙、驼龙等;六是鸟类龙,有应龙、饕餮龙、鲲鹏、飞龙等。”(王大有《龙究竟是什么》,北京晚报1988年2月16日。)

对王先生的上述分法,我的看法是:第一,有可取性,但还可以表述得再简练些,不妨称作鳄类龙、蛇类龙、鱼类龙、龟类龙、兽类龙、鸟类龙。第二,将鳄类龙作为“主龙”,其他类型的龙都是“辅龙”,是基于王先生所持的龙的原型是鳄的观点,如果持“多元容合”说,鳄类龙就未必是“主龙”,如果一定要分主次的话,蛇类龙的地位并不亚于鳄类龙。第三,王先生对有些龙的归类似可商榷,如将蟠龙归入鱼类龙、将饕餮归于鸟类龙。我认为,蟠龙应归于蛇类龙,饕餮应归于兽类龙。蟠的本义是盘曲、环绕,所谓“蟠,曲也”(《广雅·释诂一》)。这样的意思适合于蛇,不适合鱼。饕餮的本义是贪食,其形貌,或说似狼,或说像虎,皆为兽,也只有兽类才称得上贪食。

当代学者王东先生将“最初的原龙”分为九种:猪型原龙、马型原龙、鱼型原龙、鲵型原龙、鳄型原龙、蛇型原龙、鹰型原龙、虎型原龙、鹿型原龙。(王东《中国龙的新发现》第202—20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王先生的分法以考古发掘和区域类型文化为依据,是很有道理的。不过,我觉得还可以增加两种:牛型原龙和熊型原龙——这两种原龙也都有考古发掘和区域类型文化的依据。再者,王先生只分析了动物原型,没有把天象的成分考虑进去,而事实上,自然天象在先民们在创造原龙的时候,是不可能不发生作用的。天象原龙主要有四种:雷电龙、云雾龙、虹霓龙、卷风龙。这样一来,原龙就达十五种之多了。

上述之外。还可以——

以五行分,有金龙、木龙、水龙、火龙、土龙。

以地域、水域、方向分,有东龙、南龙、西龙、北龙、中龙;山龙、原龙、洞龙、井龙、泉龙、溪龙、湖龙、潭龙、瀑龙、河龙、江龙、海龙;上龙、下龙、左龙、右龙。

   以形态、状态特征分,有烛龙、蛟龙、螭龙、虬龙、夔龙、毛龙、角龙、骊龙、掘尾龙、象鼻龙;潜龙、蟠龙(盘龙、卧龙)、蛰龙(睡龙)、走龙(行龙、跑龙)、跃龙(腾龙、升龙)、飞龙(应龙、翔龙)、善龙、病龙、毒龙、乖龙、蹇龙、蛮龙、恶龙(孽龙、歹龙)、痴龙,等。

以体表颜色分,有苍龙(青龙)、黑龙(乌龙、墨龙)、黄龙(金龙)、白龙、赤龙(红龙)、绿龙、紫龙、斑龙、彩龙,等。

以质地材料分,有陶龙、石龙、砖龙、玉龙、蚌龙、琉璃龙、水晶龙、铜龙、铁龙、纸龙、布龙、纱龙、绸龙、花龙、草龙、藤龙、竹龙、麻龙、菜龙、瓜龙、人龙、字龙、百叶龙、板凳龙、棕缉龙、锣鼓龙,等。

以家庭成员分,有龙祖、龙王、龙母、龙子、龙女、龙孙、龙伯、龙公、龙仔,等。龙子还可分为赑屃(龟趺)、狴犴(宪章)、螭吻(鸱吻、鸱尾、好望)、椒图、囚牛、蒲牢、饕餮、狻猊(金猊、灵猊)、睚眦、嘲风、霸下、金吾、鳌鱼、虭蛥、望天犼,等。

以近亲、亚属分,有麒麟、貔貅(辟邪、天禄),等。

    通过对龙家族的梳理,可以看出龙文化的容合性、多样性、广泛性、变衍性和实用性。

若简其要,可分为——

五行龙五种:金龙、木龙、水龙、火龙、土龙。

《周易》时态龙六种:潜龙、见龙、跃龙、飞龙、亢龙、群龙。

其他形态龙九种:蟠龙(盘龙)、卧龙、团龙、游龙、走龙、腾龙(升龙)、对龙、交龙、戏珠龙。

特色龙八种:蛟龙、应龙、虬龙、螭龙、烛龙、夔龙、骊龙、掘尾龙。

十二生肖龙十二种:辰龙、蛇龙、马龙、羊龙、猴龙、鸡龙、狗龙、猪龙、鼠龙、牛龙、虎龙、兔龙

其它生物龙十种:鳄龙、蜥龙、鱼龙、鲵龙、鹿龙、熊龙、鸟龙、龟龙、象龙、蚕龙。

天象龙六种:云雾龙、雷电龙、虹霓龙、卷风龙、星宿龙、天龙。

龙家庭成员及亚属二十一种:龙祖、龙王、龙母、龙女、龙子、龙孙;赑屃、狴犴、螭吻、椒图、囚牛、蒲牢、饕餮、狻猊、睚眦、嘲风、霸下、鳌鱼、望天犼;麒麟、貔貅。

山水龙十二种:山龙、原龙、洞龙、井龙、泉龙、溪龙、湖龙、潭龙、瀑龙、河龙、江龙、海龙。

色彩龙九种:苍龙(青龙)、黑龙(乌龙)、黄龙、白龙、赤龙、绿龙、紫龙、斑龙、彩龙。

材质龙二十六种:陶龙、石龙、砖龙、玉龙、蚌龙、银龙、铜龙、铁龙、纸龙、布龙、纱龙、绸龙、花龙、草龙、藤龙、竹龙、麻龙、菜龙、瓜龙、人龙、字龙、琉璃龙、水晶龙、百叶龙、板凳龙、棕缉龙。

      作者简介:庞进著名龙凤文化研究专家、作家、书法家、西安中华龙凤文化研究院院长、西安日报社高级编辑。兼任龙凤国际联合会主席、中华龙文化协会名誉主席、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陕西省创意产业协会副会长,西安老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西安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等、加拿大海慧出版社副总编等。1979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化研究,至今已发表各类作品逾900万字,出版《创造论》《中国龙文化》《中国凤文化》《中国祥瑞》《灵树婆娑》《龙情凤韵》等著作33种,获首届中国冰心散文奖、首届陕西民间文艺山花奖、全球华文母爱主题散文大赛奖、中国散文学会“散文编辑奖”等奖项70多次。有“龙文化当代十杰(首席)”“当代文化、文学领域的拓荒者”之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