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北作家‖【千年仙境 人间蓬莱】◆夏桐柏

 白云之边 2021-08-19

作者简介
夏桐柏,笔名听雨,湖北省监利市人,中共党员。现为中国散文家协会、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中国西部散文学会、荆州市作家协会、中国散文网、国际诗歌网;西散南国文学社编委、审核部副主任。2018年入编《中国文艺风采人物辞海》一书。所撰文学作品多散见于《中国散文家》《上海散文》《西部散文选刊》并“散文界”、“西散原创”、“西散南国文学”、“湖北文学季刊”、“天津散文”、“中国散文网”、“国际诗歌网”、“今日头条”等多家杂志纸刊和文学网络平台。曾先后在“李煜文学奖”、“郦道元山水文学大赛”、“相约北京”、“中国当代散文精选”、“中国最美游记”、“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等全国性征文大赛活动中多次获奖。有作品入编《中国诗文书画家名作金榜集》《中国当代作家书画家名作典藏》《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等文集。曾撰写、导编监利'98抗洪11集大型文献纪录专题片《世纪大决战》和《跃出水乡的辉煌》等10多部新闻专题片解说词并合成。著有散文集《走向远方》。

千年仙境 人间蓬莱
 

在锦绣神州大地上,像一颗颗璀璨明珠一般醉美秀伟的山山水水中,被列为“仙境”、“仙都”的不乏其景胜之地,但唯有蓬莱仙境以它酷似天宫的神霄绛阙,以海市蜃楼般幻景入胜的仙山琼阁,以烟云缥缈而若云阶月地的璇霄丹台,千年以来就迷媚着一代代封建帝皇朝觐蓬莱,寻求长生不老仙丹;当然也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前往题联吟诗;也悄然地引发一众百姓朝梦一踏仙境,寄望如能一日或可“成仙”也未尝可知。

从打小时候起,就听长辈说起蓬莱仙境,讲过八仙过海的故事,那时候也就是当作神话传说听听,甚至也依故事情景,憧憬过仙境那虚无缥缈的景像,但也知道那其实就是一可望不可及的虚幻梦影。及至后来,尽管也晓得了蓬莱仙境就座落在我们人间的东海之滨,其时也还在想着,这仙境到底是天宫瑶池凡落蓬莱,还是真的就只是一处神州江山处处皆胜迹的仙山琼阁灵秀地呢……

那是一个千里澄江似霜练,万荷落红渚莲愁的晚秋时节,我和一众友人高兴地踏上了寻访蓬莱仙境的旅程。我们过青岛,别威海,一路风尘地从长江之岸来到了海疆之滨。临近蓬莱景区,就见游人熙熙攘攘,似乎都在为能拜望这早就心驰神往的圣地,能一睹梦寐仙境并可朝夕观览之际,由是欢欣雀跃。他们或是在谐趣的愿景,以步秦皇汉武后尘为傲,恰于一种民间谒拜的方式,祈冀那如梦如幻的“神仙日子”。

问蓬莱何处,风月依然,万里江清。蓬莱,历来就不仅是一个标注地名的专有名词,它一直是一处自古以来就与古代神仙文化传说结下不解之缘的“仙境”。它向以“蓬莱乃神仙之都,上帝游息之地,无风而为波浪,万丈不可往来,惟飞仙间能到者”之境而因之传神。秦汉时期,秦始皇和汉武帝就曾先后巡游到此求仙问丹,唯求能与天同寿。汉武帝甚至还登上突入渤海的丹崖山,寻找神域仙居,并赐名山下小城以“蓬莱”为称。由此“蓬莱”二字即始成为了各处美如仙境之地的代名词。更因唐李白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的飞扬情思,将之名句喻颂他那时下的好文华为“蓬莱文章建安骨”,从此这蓬莱也就成为了天下注目之地了。

走进景区,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大气岿耸的“人间蓬莱”牌坊。这牌坊庄重势凛,四柱浑然向空,檐尖兽角啸天,坊柱檐联凌辉。由苏轼亲笔手书、并高悬牌坊正中的蓝底匾额“人间蓬莱”四字,遒劲俊逸,犹在烈烈昭告古今:此地即蓬莱,蓬莱在人间。走过牌坊径直向前,即临“丹崖仙境”牌坊,这时导游特别提示一众游客说,这“丹崖仙境”坊即是大家进入仙境之门,你们若是一步跨过去,就是一步成仙了。导游话头一落,游客们即试步者众,笑闹者亦众,时代迥异,如今的人们也都将之权当一次人生笑谈了。谁都明白,若此说应验如真,那国人将有不少都由凡人做起神仙了。

蓬莱阁虎踞于蓬莱市北濒东海的丹崖之巅,它依山傍大海,接云涌倚浪托,与幽蓝无垠的浩瀚大海相映夺势。游步于阁楼的环廊里,唯见楼殿以蓝天滔海为衬,以田横峻岭为屏,凌蹈碧波之峰;放眼近楼园岭,满山丹石翠叶,红墙绿瓦;阁楼掩映于青树丛中,于浪烟水茫汇聚蒸腾生成的缥缈雾云缭绕间,直恍逸仙阁荡神韵;扶栏远眺,只见海天相接,烟波浩渺,隐约间远际的长山列岛在波烟里影影绰绰,荡杳迷离。惟水雾气云袅袅飘升间,如感有天无地,涛喧阁摇,若飞临到了九霄宫阙。于此幽幽间恍惚顿生出了“九千仞天,登梯得路;三万里海,破浪乘风”的超尘出世之感。真乃浪吼石鸣惊蜃气,琼阁翠阜飨人眸;今临海上升高望,身到蓬莱即是仙了。

依稀记得清末刘铁云先生著《老残游记》一文的开篇里有这样描述蓬莱阁:“这阁造的是画栋飞云,珠帘卷雨,十分壮丽。西面看城中人户,烟雨万家;东面看海上波涛,峥嵘千里。”真名不虚传,这蓬莱阁自古气势雄峻丹崖山,雕梁画栋,镂镌瑶窗,古色典雅,古香幽幽,史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四大名楼,也是千年来唯一的一座没有被损毁的古建楼阁。蓬莱阁主楼会并龙王阁、吕祖殿、三清殿、弥佗寺、天后宫组成了一众殿宇楼阁群,沿山势逐级雄建至山巅,飞檐走栋,凌云碧落,犹似一方璇霄丹阙,错落有致地栉比在丹山烟岭。作为群殿主楼蓬莱阁的正檐下悬嵌着由清代书法家铁保书写的“蓬莱阁”匾额,端正厚朴,苍劲雄浑,联接那四周一处处如“碧海清风”、寰海镜清”等一序碑刻檐联,不仅凸显了楼阁的浑厚气势,更释放出了脉脉超凡的人气和沧桑。登阁而上,供奉各色神仙的厅房殿堂里传歌着幽幽诵经之声,和着天籁般袅袅仙乐悠悠入耳,惟感此时际的浮燥之身,顿即依音循律而怡心静神。

走进二楼大厅,彩绘在主墙上那八仙过海的神话传说,即栩栩如生地映入眼帘。千百年来,民间世代人唯羡这八方雅圣聚蓬莱,仙身逍遥赋海游的传奇,说起来就津津乐道。或许也就是这样的午后,八仙在这蓬莱阁里饕餮盛宴,在酒酣耳热,心情激荡之际,相约仅凭各自手执的法器凌波踏浪,遨游过海。然而八仙们的此一惊骇神举在过海途中,却引发了一场以东海敖广为首的四海龙王恃强与之的拼斗撕杀,八仙与四海龙王并率领的虾兵蟹将,搅动东海滔天水,掀起惊涛冲天浪,缠斗得昏天黑水,龙王已是难支之际,恰逢南海观音菩萨云遊于此,乃喝住双方,八仙这才罢战并拜别观音仍然各持宝物,再度兴波踏浪渡海而去。似此天上人间铸美景,神话异闻夺心旌之典故,尤让仙境更是满目神秘,愈加热引仙踪逸响。

在蓬莱阁上,从阁南的观澜亭,游步到阁西的避风亭,又从这一殿逸至那一殿,一处处延揽着目不遐接的古芳景物,尽情感受着古往今来那堪为海天增色,尤显翰墨溢香的题刻檐联。轻步一列沿级而下且边立蹲狮的石阶之上,似乎瑶踏在远古时那天神叱吒风云的脉膊上;缓步在阶前那千年久远的古槐和苍松间,似乎听到了沧海桑田里幻仙境置人间那承嬗离合的风涛;想那被极誉仙境的海市蜃楼般浮现幻景异观,虽因季期无缘一窥,然那“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影中”的美景,尤令人仍心往神追。

我将目光跳过亭楼幽径,信步寻迹到阁楼东边的八仙过海景区。景区如一座岛屿,以葫芦状静静地横卧在滔滔黄海之上,我伫立于景区以石块铺就的地面,西望即可仰观古楼蓬莱阁,南去即可尽睹一座璨金熠熠的八仙过海大型群雕,北面即是一矗犹如挺立在海浪上的“八仙过海处”石碑。我走到碑身旁,惊艳的发现黄、渤二海滔滔千里交汇于此时,清浑分际的两波海流竟然色朗而又合流,似是在印证岁月沧桑迁变的不寻常;海天中那寥寥几只银白色海鸥,在霓裳似的海雾里姿意起落飞翔,宛如是在招摇欲穿越时空,于无垠的蓝天碧海上溯古吟今;浩瀚滔涌的海水一阵一阵拍击岸石,似乎在执意地温润着亘古悄易的山水容颜,犹在诉说那千年里潮起潮落的幽谧往事……

我站在这茫茫的蓝天旷宇之下,面朝那烟波浩瀚尤忽忽激卷千堆雪的大海,这滚滚海流经年里以轰响的波涛簇拥着一座八仙群雕,尤让人感受到这大海于仙神低调的姿态;这滔滔海流潮涌起的涛涛雪浪,近岸间却又安祥地憩泊在岸防围档的石堤外,顿然感受到大海也有息涛安疆的家国情怀;尤是这蓬莱古阁迄今都一直雄立在海波浪峰的奔腾间,于遥遥空天接苍冥,又有谁不会慨叹这也是一种人与自然间的和谐相处,是一种天上人间于红尘里的神奇交融呢。

阴阳割昏晓,其间如舜日尧天;乾坤浮昼夜,何处是秦桥汉柱。自蓬莱仙名流芳东海,自蓬莱古阁巍凛三山,这如仙丽境就从来不是封建帝皇的私邑禁楼,这巅峰古楼就再也不仅仅是一座传世古迹。它耸丹崖山与田横山深情对望,乐奏钧天喧列屿;它沐长风观沧海,看万派朝宗,桑田千年蜃气来;它不向南华乞烟火,唯立东海观涛山,一阁独立地,清风明月是人家。这里并无飞越神霄的仙槎,这里惟曾是抗击倭寇的海防前线,巍巍蓬莱水城自古就镇守着华夏东海岸一隅江山。这里虽古传神阙凡间落,这里虽史诵神逸仙踪窝,但那真切的只是一场海市蜃楼般的演绎。当历史的河流奔腾至近现代以来,这里就早已是蓬莱并齐鲁人民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一地人间蓬莱共创美好未来的大舞台!

壮丽的江山就是英雄的人民!

勤劳的人民就是永恒的江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