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届【散文精选入围作品】情系生于传说的小城​II陈文念(山东省)

 国际诗歌网 2021-09-26



系生于传说的小城

陈文(山东省)



一纸录取通知书,改写了我的命运,把我从农村送到这个海滨小城,落户到有八仙过海神话传说的蓬莱。

鲍尔吉·原野曾说过:人能生活在好地名那里是一种幸福。

弹指挥间,一晃,我在著名散文家杨朔先生《海市》文中的“我的故乡蓬莱……”居住四十多年了。他的《海市》那意味深长的结尾我记忆犹深:如果你到我的故乡蓬莱去看海市蜃楼,时令不巧,看不见也不必失望,我倒劝你去看看这真实的海市,比起那缥缈的幻景还要新奇,还要有意思得多呢。

每次我领外地朋友登临蓬莱阁,客人总想目睹心仪已久的海市蜃楼,遗憾之余,情不自禁咏诵他的《海市》名篇。其实今天新时代现实生活中的蓬莱风景如画,美轮美奂,风光旖旎,生态宜居,是一座全国优秀的海滨旅游城市。比杨朔先生当初的倾情描述有过之而无不及!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也就是1980年我像一棵飘萍落在这里,初识杨先生笔下的古城蓬莱,那年我考进县城一所中等师范学校。

上学报到那天,我喜悦的心情就像九月澄碧的蓝天那样灿烂。从未出远门的我,想像去上学的城市,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柏油马路,比比皆是,宽阔笔直。然而到了蓬莱城,我从车窗外瞧去,沙土路尘土纷纷,眼前的景象并非想象那样美好,融入眼帘的景象和我所在的农村差不多,几乎没有高楼大厦,破旧民房居多,道路狭窄。车站大门朝东,一排小平房,院子是用沙土铺垫的停车场。我睁大懵懂惺忪的眼睛,朝我要求学的这个小城四下瞧望,心里似乎有点失望。“这就是我读书的县城吗?”

随后学校安排一辆绿色解放牌汽车把我们拉到学校,一路上,窄窄的路面飞扬的尘土有点像沙尘暴,路的两边只有零星的几棵大柳树。学校,在城郊结合部,是一排挨一排的红瓦白墙平房,门前是水城村里的蔬菜地。

闻名遐迩的蓬莱阁就在学校北面,离学校一里多路,从学校北门去蓬莱阁更近。星期天我们最愿意去蓬莱阁游玩,拍拍照片,浏览一下石碑上的诗文,在毕业的时候也去蓬莱阁拍了张纪念照。


那时全国刚兴旅游,去蓬莱阁不要钱,后来门票是五分钱。阁上只有一位白胡子道士,没有像现在有正规的管理团队,维护阁上的美丽。阁上面的建筑多年失修,破烂不堪,殿里面供奉的一些神仙像,有的缺胳膊短腿,有的面目全非。院子里杂草横生,那一片颓废的面目。

刚来蓬莱的时候,蓬莱城街道很窄,土路占有很大成分,只有四五条柏油马路,城中人口三四万,如今达到十二三万。中心街道只有一百货商店和二百货商店,路面两旁只有些小饭店,依稀看到古城墙的旧址,交通工具马车和自行车占很大比例。

两年学习后毕业留校工作,我与这座城市结缘,可以说从此我与小城蓬莱朝夕相依,形影不离,同忧共乐,刻印我与这座小城的幸福与憧憬。籍此我生命的血脉流淌在这里,在她的怀抱里沉静呼吸,品尝蓬莱小面和鲅鱼水饺美食,畅饮八仙美酒,尊享八仙宴,过着和老家一样有海鲜吃的日子,滋养着肌体,仙乐逍遥。白昼黑夜,日月交替的流年岁月记忆里,融入了小城的山海风情,人间烟火,物象百态,市井杂陈的地域风俗。

我最初的直观印象是靠海的县城,海边有个出名的蓬莱阁。我对小城最初的感悟提炼为两个词汇:古美而空灵。说她古,因为她已经有两千一百余年的浑厚历史;说她美,因她那阁、海、山、水,如诗如画的秀美,阁也秀丽海也灵动,有着神秘的色彩。

慢慢的,我听人们常说小城有着独一无二迷人的变幻莫测的海市蜃楼、优美动听的八仙神话故事。蓬莱阁是她的外形,神仙文化是她的基因,扎根深耕在这片蔚蓝的海域,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她的山水地貌就是她故事的映照和惊艳的魅力。每次我从外地出差回到蓬莱边界,就感觉空灵飘逸,蓝莹莹的天,清凌凌的海,空气格外的清鲜,山水、田野有一种空明的纯净。无怪乎,古人称这里为人间仙境。


白驹过隙,如今安家落户四十多年,我就像在这小城里长大的孩子,小城庇佑着我,从出生的无知懵懂已成为一个成熟沉稳的中年人,由直观熟悉小城的地理外貌、春夏秋冬的气候开始,逐步感受她出身那独有不俗的文化内涵、与生俱来的温婉、灵性、清秀、妩媚气质,再慢慢走进她的心里,让人越品越有一种不可抗拒的魅力,直至相爱到现在依然不肯离开。小城在我青春年华与之相遇,一见倾心,在中年之时迷恋倾情,在晚年余生爱得病如膏肓。   

我之于小城像恋爱般的传奇,以至于后来我有种无论过往的其它城市再绚丽,都不及小城在我心里在我眼中的最美。

纸上来得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这里生活久了,我从欣赏她的姣好容颜,到如饥似渴地学习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天长日久,我从相知蓬莱,到喜欢蓬莱,她就像伴随我终生的亲密伴侣,外美内秀。日积月累,我对蓬莱浓厚的文化积淀了解的越来越多,也让我不但爱上小城蓬莱,更喜欢她骨子里的独特仙文化。

因我的一往情深和好奇,让小城尘封的记忆仿佛在我的深情的呼唤中霎那间苏醒,浸透了仙风海韵的文化气息浓郁扑面:“蓬莱”本是仙山的名字。自战国时期的齐威王海上访仙开始,到秦皇汉武东巡求仙、八仙过海的神奇传说,蓬莱便与神仙结下了不解之缘。汉武帝把神山的名字送给了这方土地,蓬莱人民用勤劳智慧的双手把这里建设成为人间仙境。

1959年6月,乡贤杨朔从开罗回到阔别20多年的家乡蓬莱,他感觉家乡处处都发生的新变化,回到北京写了《仙境蓬莱》《海市》。他写的海市文化扛鼎之作,深远的影响了几代人,让蓬莱声名远扬。

每当闲暇时间,夜深人静,我捧读杨先生作品就爱不释手,神宁心安,每读一遍,杨先生的那些灵气幽美的乡愁文字气息便在我周身弥漫,诗意化的意境和艺术思想的主题便渐行渐近地融入我的血脉,进入我的灵魂,感受在他的诗之意境中抒情蓬莱时代的风貌……


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离杨朔首次回家又一个甲子年之余。悠悠六十多年了,蓬莱的新变化在哪里?我引用登州知府朱处约《蓬莱阁记》中的一句话“听览之间,恍不知神仙之蓬莱也,乃人世之蓬莱也。”更恰当,更逼真。

杨朔的出生地石岛村,如今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一面旗帜,是新时代的美丽乡村。

蓬莱新城,比上个世纪五六十年规模扩大了好几倍,现在城区建设延伸到东面的蓬莱的经济开发区,南面扩展到庙山脚下,西面扩展到小泰山以西,城中东西距离长达20公里。城中楼房林立,街道宽阔,柏油路四通八达。从城南进城,疾驰钟楼南路,一直到海边蓬莱阁,仿佛一幅淡雅清秀的水墨画。道路两边楼房,不高不矮,一律三层,白墙灰瓦,古香古色,飞檐翘角,像徽派建筑的亭台楼阁,似红尘世界的一阙清秀的词句。古城风情浓厚,使蓬莱名片越来越靓丽。

令人不可想象,蓬莱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是,除了古老景点蓬莱阁建筑群,极尽展现仙境蓬莱的神韵风姿,是那具有仙文化的风景建筑接二连三的崛起。通过典型的建筑,将小城文化赋予蓬莱各种外在建筑载体以内在的生命力。

在杨朔先生曾经写过的果园里,一个“山上皆金玉,禽兽皆纸缟,珠轩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长生不老”的“三仙山”,恍然间从神话典籍中飘然而至人间仙境的蓬莱。

在蓬莱三仙山对面,是一片烟波浩淼的大海,在这片大海中,建起一处神韵独具的胜迹八仙过海口。

八仙渡、三仙山在深情地表达着中国神仙文化的符号,一座地标海市公园在传达着悠久的海市文化的生动表述。如今杨朔的《海市》散文节选,家乡人用显眼的宏大的绿色启功字体,铭刻矗立在家乡新落成的海市公园的巨大石碑上,成为海市公园最出彩的亮点,成为海市公园的魂魄。


在三仙山东面,欧乐堡梦幻世界、欧乐堡国际大酒店横空出世,拔地而起,已经成为蓬莱仰视的地标新建筑,抒情地盖着新贵或者新宠的熠熠闪光的文化印章。

蓬莱的新变化呼唤着我,杨朔美文的宏阔意象感染着我,激励着我抒情蓬莱。蓬莱的新景点是我创作的不竭源泉,杨朔撰写家乡美文涉及到的蓬莱风物,开拓我创作上的视野,是我再次守正创新的坐标。

从20年前,我就将讴歌蓬莱凝聚笔端,书写新气象,行走于古韵流彩的蓬莱阁,赏悦在神仙文化的风景里,品读着渤黄两海交汇的浩瀚胸怀,吾身临妙境,好似入天庭。不停地在行走与阅读中寻找创作素材,穿古巷看那一份沧桑翰墨流韵,访名居品那一份典雅古韵,一街一品,在这样的街道慢慢穿行,似乎街巷之间游走的微风里仍有当年影儿、当年故事,甚至是当年的人吆喝声,透过磨盘街,铎铎作响。宛如欣赏那种二十四桥明月夜下也难以寻找到的雅致,以及山海仙阁水墨里独有的诗词韵味。山色怡情趣,天海悦目灵,我将触动内心细腻的情感化成浓情的文字,写出了具有蓬莱地域特色的寻找诗意散文家杨朔笔下风物的系列散文,在字里行间描绘出蓬莱一幅幅无与伦比的诗意画卷,力求透视小城的灵魂、精神、激情、力量和美好憧憬。

一城文化半城神仙,是海滨小城蓬莱深邃、厚重、独有的内涵。

悠悠四十多载的光阴,我陶醉在蓬莱日新月异的“时物换,景色相随,浅红蓝碧”的美景中,惊艳于人间仙境梦幻的海市传说云雨里。日子过得既不是波澜壮阔,也不是静水流深,而是在赏景,观海,写作中度过平平淡淡的日子,情有独钟,驾轻就熟地将仙境北部的“仙、阁、海”,中部的“酒、湖、马”,南部的“山、林、泉”揽在胸怀,一览无余,内得多姿多彩的人文之胜落于纸上,一片云烟弥漫,一片水色沁润,一卷翰墨蓬莱。日复如日,年复如年的被小城的仙文化濡染、浸透,滋养红尘中的灵魂,身似一尘不染,心也逐渐变得洁净如朵白荷花。对蓬莱的专注书写已融入了我的脉管,已成为我文学生活的一种方式、一种艺术向度、一种精神追求。致使我与蓬莱立下山盟海誓——我愿做一位蓬莱的忠实读者与谦逊的作者,并在其写作的追寻中,体验其无穷无尽的乐趣,享受着有别于人间烟火的精神生活。唐代杜牧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是我倾情蓬莱的心理写照。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可以说在蓬莱过的神仙日子,每天都是水灵灵的,内心丰盈,幸福安详。

作者简介

陈文念:1961年6月生人,蓬莱市公安局。曾任宣传科长,人民公安报特约记者,《蓬莱岛》杂志主编。蓬莱作协负责人。
著有长篇小说《大忠祠》《杨朔传记》《蓬莱阁那些故事》;
散文集《走进蓬莱》《品读蓬莱阁》《题诗作画游蓬莱》《八仙过海在蓬莱》《文念散文精选》;
公安纪实文学集《仙境神剑》《与女囚有约》。
散文集《走进蓬莱》2012年获得蓬莱市委颁发的特别贡献奖。
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山东文学》《人民公安》《蓝盾》《法制日报》等全国各类报刊;2016年“普陀山杯”全国征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2018年广东·云浮禅茶文化节征文特等奖;几十次在全国征文比赛中获得奖项。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刊出后不删稿,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征稿专栏

第四届《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征文大赛征稿通知(点击查阅)

《华人文学》杂志征稿



 ——感谢阅读——

(图来源网络,侵权告之删除)


    国际诗歌网:http://www.


  学 术 顾 问:周  明    丁一    冰耘    易传宝    韩  英

  会        长:沈裕慎

  常务副会长: 吴  昉
  副  会   长:袁仲权    曹 平     潘颂德
  秘   书   长:戴三星    李   平 

  编委会成员:

  沈裕慎    戴三星    李    平   梁全义    

  张   艺    丁红梅    何兰青    林从龙    

  蒲公英    黄会容    陈立琛    陈锦绵

  韩   江    陈典锋    买   超    曹   平   

  龚明仁    周嘉琪    涂作武    侰丽恰母泰国)   

  王中海    马梦瑶(美国)   陈湃(法国) 

  国际诗歌网总编:丁红梅


 美国分会会长 马梦瑶

 泰国曼谷分会会长 侰丽恰母

 桂林分会会长 何兰青

  九江分会会长 柳守猛


  执行编辑:丁红梅   何兰青    胡耀辉   周已雄   马梦瑶(美国)

  法律顾问:戴    斌


 欢迎  投稿      

小说、散文、诗歌、书画、摄影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