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懂古诗系列」三招教你找到古诗词被省略的主语

 潘海露 2021-08-19

期中段考结束,不少童鞋跟小编老师反映:古诗词太难了啊!都没有看懂!

如果每一句诗最开始的那个词都看作主语的话,主语就一直在变,更不知道诗人在讲啥了。

「读懂古诗系列」三招教你找到古诗词被省略的主语

课外古诗词难读懂,相信地球人都知道。

不过要清楚,中国古典诗词语言是精炼的,表情达意往往是含蓄的。要在有限的字数以内表现尺幅千里的画面,就不可避免得要出现一些——从现代汉语角度——不太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句子,比如说“不完全句”。如果听到这里,你觉得有点懵,小编老师建议你翻阅往期这篇文章(或者老师的直播课):

「古诗词语法」读懂古诗要学点语法

今天,小编老师就带大家读懂古诗,用三招教你找到古诗词被省略的主语,记得点赞收藏喔~

「读懂古诗系列」三招教你找到古诗词被省略的主语

第一招:句子主语是诗人,一般会省略。所以先带入诗人试试。

比如李清照的《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读懂古诗系列」三招教你找到古诗词被省略的主语

这首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小事,委婉地表达了词人怜花惜花的心情。哪些句子主语是词人,哪些又是“卷帘人”(也即侍女),我们可以代入试试:

第一句“昨夜雨疏风骤”描写天气的,无所谓主语是谁,第二句“浓睡不消残酒”主语是谁,肯定不是“打工人”(也就是侍女),怎么敢“浓睡”呢?所以第二句主语是词人,我们得出来了。第三句“试问卷帘人”,宾语是“卷帘人”,所以主语只能是词人,因为这首词写的就是俩人的对话。第四句“却道海棠依旧”,回答者是侍女。最后两句是反诘,“知否,知否”,你知道吗,你知道吗?主语又回到词人。词人觉得外面的境况应该是“绿肥红瘦”了,一个惜花怜花的词人形象呼之欲出。

所以你看,这首词主语基本没出现,但分析出主语是很必要的,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

「读懂古诗系列」三招教你找到古诗词被省略的主语

第二招:句子主语是作品“主人公”,一般会省略。这种情况多见于“闺怨诗”或者一些描写古代英雄的诗。

比如皇甫冉的《春思》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诗中“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句的主语是某一位戍边军人的妻子,也即作品的主人公,所以在此也就省略不提。如果一首作品主人公是特定的,比如“思妇”、“征夫”、“隐士”,那么理解诗句时要以这些特定“主人公”为观察视角。

「读懂古诗系列」三招教你找到古诗词被省略的主语

第三招:后面句子主语在前面已有交代,一般省略

比如崔颢《黄鹤楼》最后两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在这里,使作者发愁的不是“烟波”(“烟波”从语法角度来看是修饰语),而是不知“乡关何处”。但这个主语在前句已经言明,故省略。

再如2017年全国I卷古代诗歌阅读的文本——欧阳修的《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这首诗颔联主语并不是“无哗战士”,为什么?因为标题是《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公以监考官身份“阅进士就试”,怎么会出现战场中的战士。所以这一句省略了前面已经交代的主语——进士或者群英。这是一处比喻,“无哗战士”是喻体,因为喻词也省略了,所以整一句还是个“不完全句”。

(“下笔春蚕食叶声”也是一处比喻,大家可以自行分析。)

「读懂古诗系列」三招教你找到古诗词被省略的主语

【课后思考】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杯深①,吹梅角远②,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解释】①泛菊杯深:化用陶渊明诗,写重阳佳节两人共饮菊花酒。泛,漂浮。深,把酒斟满。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问:这首词上片“云边孤雁,水上浮萍”主语是什么呢,请你分析一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