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阳碑刻】马鞍山董氏谱序照碑

 佷山访古 2021-08-19

相关文章:

马鞍之东双柱岩

磨市镇云台山探访记

【长阳碑刻】马鞍山双柳树修路碑

【长阳碑刻】跑马冲李氏宗族碑

【藏说长阳】魏家洲董氏家藏祖宗牌位

▲董氏谱序照碑(向家舟摄于2020年6月14日)

位于湖北长阳磨市镇马鞍山村马鞍口公路边,刻立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农历十月。碑为青石质,五镶碑。通高190厘米,宽105厘米,厚34.5厘米;主碑高164厘米,宽78厘米,厚14.5厘米。两侧镶石镌对联为:“祖德宗功源泽远;孙贤子孝世流长。”主碑文楷书,记董氏源流、字辈、家族传承世系(部分)、立碑人姓名及等信息。

该碑由董氏后裔、职员董魁甲刻立。碑序中交代了立碑缘由:清代初期董氏先祖董一乾迁居长阳马鞍山红岩二磴(属马鞍口)后,董氏家族(董一乾部分后裔)以此处为根基,生息繁衍,聚居分迁。至庚戌年(约为道光三十年庚戌岁,1850年),因山岩崩塌,埋没祖坟九座。光绪二十五年,董氏后裔为使祭扫有所,并记录董氏源流,公议刊立此照碑,职员董魁甲作为家族中有身份有财力人员,具体实施了立碑行为。

▲《董氏族谱》书影(向家舟摄于2020年6月14日)

该碑记载的董氏先世源流,与民国时编纂的《董氏族谱》(笔者访碑时意外看到)记载不同。碑载,董氏始祖董琇清顺治年间由江西迁枝江,至董一乾由枝江迁居长阳马鞍山。而族谱记载,董琇之孙、三世祖董某(因谱残,名阙)顺治年间由枝江迁长阳七坵溪魏家沟(今都镇湾镇塘坊河村魏家沟),十世祖董一乾(即碑文中“一祖”)再由魏家沟迁居马鞍山。这表明,从清末到民国,董氏族源经历了不断考证、修订的过程。按族谱记载,董氏“正”字辈为第十三世,今已繁衍至第二十一世。则始祖董琇由江西迁居枝江应在明代,而不应是顺治年间。

参考民国《董氏族谱》记载,笔者将该碑释文(括号内为据谱书注释,无法辨认之字以□代替,〔〕符号内为补充或与族谱不同文字)整理如下:

谱序照碑(碑额)

(碑首)尝思祖德孔厚,林木长之根本,思流远之泉源。根不固而欲木荣,泉不濬而欲远,逝也。想琇祖,由江西吉安府吉水县,顺治年间迁湖广枝江县,安厝九世何以知之!及乾祖,由枝江迁移于长邑马鞍山红岩二磴而小居焉。于今,后世目有契据可核。悲坟墓,乾、竺氏,芝国、柳氏,世龙、陈氏,正榜、陈氏,曾妣向氏,庚戌五月廿八日,遭天崩岩,倒塌坟墓九冢。今众议,恐世远年湮,特鸠工刊立碑志,以照红岩二磴,永垂不朽云。

派序:正大光明,启运鸿均,尊德乐义,永庆清平,登庸广进,全振家声,孝廉纯学,万发长成。

(中榜)一祖董一乾,竺氏。二祖董芝国,柳氏。三祖董世龙(董芝国长子),陈氏。四祖正榜(世龙五子),陈氏。五祖董妣高氏。

(中榜右)四祖董正位(世龙长子),向氏,子(五祖):大昌,熊氏;大兴,汪氏;大焕,余氏。正荣(世龙次子),刘氏,子:大忠,覃氏;大斌〔宾〕,李氏;大志,易〔余〕氏;大元,李氏。正科(世龙三子),李氏。正华(世龙四子),张氏。正文(世龙六子),邹氏,子:大煊,陈氏;大洪,朱氏;大群,田氏;大选,谭氏。

六世董光彩,杨氏;光泮,杨氏。光浩,李氏;光朝,李氏;光廷,官氏;光遥,刘氏;光顺,贺氏;光珍,向氏;光明,潘氏;光德,黄氏;光忠;光灿,官氏;光煇;光柱;光炳,张氏;光兴,田氏;光呈,彭氏;光福,向氏;光寿,王氏;光禄,汪氏;光奎;光壁。

七世董明仁,尹氏;明伦,魏氏;明刚,章氏;明常,张氏;明礼,马氏;明全,杨氏;明富,杨氏;明贵,刘氏;明道;明选;明善,宋氏;明良,李氏;明亮;明崑;明□,李氏;明□,覃氏;明才;明德;明远,黄氏;明芳,来氏;明山,陈氏;明万,张氏;明烺;明得;明发。

(中榜左)四祖董正富(董芝国三子董世麒长子),何氏。正魁,张氏,子(五祖):大有,谭氏;大秀,马氏;大祥,官氏;大遂,何氏;大明,林氏;大光,黄氏;大成,张氏。

六世董光荣;光华;光富,张氏;光全;光串;光先,王氏;光英;光雄;光发;光彩,詹氏;光耀,王氏;光义;光武,刘氏。

七世董明福,詹氏;明寿;明德,毛氏;明厚;明忠;明选,谭氏;明祯,方氏;明祥,刘氏;明贵;明义。

八世董启发,鲁氏;启元;启□;启春,向氏;启科;启秀;启荣,梁氏;启华,孙氏;启遂,陈氏;启春,杨氏;启经,向氏;启科;启峰;启太,刘氏;启恒,李氏;启煊;启成,李氏;启福,谭氏;启淳,官氏;启万,肖氏;启富,杨氏;启贵,朱氏;启敏;启义,李氏;启宁,林氏;启发,彭氏;启礼;启执;启祯;启祥;启源,宋氏;启近,李氏。

九世运发,杨氏;运宽,詹氏;运乐;运望。

(碑末)今帝光绪廿五年己亥岁十月廿六日,职员董魁甲立。

【名物记】人道长阳黄连好 采挖莫惊“黄连蛇”

【长阳诗征】浩气层层随岭见——明清民国长阳八景诗词汇编之军岭晴云篇

【长阳古桥】从“同善桥”到“跃进桥”

【文献连载】《长阳县抗战史料》校注(二)

【古城钩沉】和公祠的故事

追寻千年古县遗迹

考辑乡邦历史文献

古主微信 : ycroman198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