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演化顺序观点的分析报告上集

 江浇灌 2021-08-19

关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演化顺序观点的分析报告

          作者:江浇灌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演化顺序观点由于被标注在地质年代表上(见图1),因此影响力极大。由于该演化顺序观点提及的所有演化环节均是有脊椎动物,因此等同于“无机物→有机物→原生动物→无脊椎动物→有脊椎动物”演化顺序观点在有脊椎动物演化阶段的详细介绍。Inkeddzndb_LI

1

在《关于“无机物→有机物→原生动物→无脊椎动物→有脊椎动物”演化顺序观点的分析报告》一文中已经证明“无机物→有机物→原生动物→无脊椎动物→有脊椎动物”演化顺序观点完全符合生物演化生存空间定律,是正确的。那么“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演化顺序观点是否符合生物演化生存空间定律呢?现对该观点所包含的“鱼类→两栖类”、“两栖类→爬行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三个演化顺序观点具体分析如下:

关于“鱼类→两栖类”演化顺序观点的分析:

鱼类的生存空间:

引援《搜狗百科》网站<鱼类(生物)>词条(见图2)的叙述:“鱼类(Fish)是体被骨鳞、以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和凭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它们几乎栖居于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环境,从淡水的湖泊、河流到咸水的大海和大洋。鱼类是终年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辅助身体平衡与运动的变温脊椎动物。”

Screenshot_20210721-142854

2

两栖类的生存空间:

 引援《搜狗百科》网站<两栖类动物(动物)>词条(见图345)的叙述:“

1.       变态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2.       成体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少数 种类生活在水中,一般用肺呼吸;

……

5.体温不恒定,是变温动物;

……其分布除海洋和大沙漠外,平原、丘陵、高山和高原等各种生境中都有它们的踪迹,最高分布海拔可达5000米左右。

   两栖动物虽然也能适应多种生活环境,但是其适应力远不如更高等的其它陆生脊椎动物,既不能适应海洋的生活环境,也不能生活在极端干旱的环境中,在寒冷和酷热的季节则需要冬眠或者夏蛰。

Screenshot_20210723-175517

3

Screenshot_20210723-084005

4


Screenshot_20210723-083847 

5                                 

综合以上关于鱼类和两栖类的生存空间的叙述可知二者的生存空间是截然不同的。不但鱼类的生存空间不能覆盖两栖类的生存空间,而且两栖类的生存空间也不能覆盖鱼类的生存空间。因此断定“鱼类→两栖类”演化顺序和“两栖类→鱼类”演化顺序都不能成立。

关于“两栖类→爬行类”演化顺序观点的分析:

爬行类的生存空间:

引援《搜狗百科》网站<爬行类>词条(见图6)的叙述:“爬行动物是体被鳞片或硬甲、在陆地繁殖的变温羊膜动物。

爬行动物为真正脱离水环境的陆地生活(有些现代种类为水中生活,属于次生性现象)的类群。Screenshot_20210721-150009

          6

两栖类的生存空间前文已经叙述,此处不再重复。

   综合以上关于爬行类和两栖类的生存空间的叙述可知二者的生存空间各不相同。两栖类的生存空间并不能覆盖爬行类的生存空间;反之爬行类的生存空间也不能覆盖两栖类的生存空间。因此断定“两栖类→爬行类”演化顺序观点和“爬行类→两栖类”演化顺序观点都不能成立。

关于“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演化顺序观点的分析:

   爬行动物的生存空间:

引援《搜狗百科》网站<爬行类>词条(见图7)的叙述:“

2.       运动时采用典型的爬行方式即:四肢向外侧延伸,腹部着地,匍匐前进。

3.       都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

7

鸟类的生存空间:

引援《搜狗百科》网站<鸟类>词条(见图8)的叙述:“鸟类通常是带羽、卵生的动物,有极高的新陈代谢速率,长骨多是中空的,所以大部分的鸟类都可以飞。

……它们都有翅膀和羽毛,就连那些已经失去飞行能力的鸟类(如鸵鸟、企鹅等)也不例外。

……身体呈纺锤形、前肢特化为翼,体表有羽毛,体温恒定,肌胸发达,骨骼愈合、薄、中空,脑比较发达。

Screenshot_20210807-085024[1]

           8

哺乳类的生存空间:

  引援《搜狗百科》网站<哺乳类>词条(见图910)的叙述:“

哺乳动物是全身披毛、运动快速、恒温胎生的脊椎动物……兽类是动物界进化地位最高的自然类群,除南极、北极中心和个别岛屿外,几乎遍布全球。

对生活方式的适应

运动,原始哺乳动物的适于在地面行走的五趾型四肢随着适应不同的生活方式而衍生出许多特化类型,如营水生生活的鲸类和海牛类的后肢退化,前肢演变为鳍状;适应飞翔生活的翼手类的指骨延长,指和四肢间发展了翼膜;营地下生活的鼹鼠类的前肢呈铲形,在开旷草原奔跑的有蹄类的四肢趾端具蹄,为了减轻四肢的重量,巨大的肌肉位于臀部;树栖的兽类或是具锐爪便于在树干上攀爬,如松鼠类,或是具长指(趾)便于抓握树枝,如灵长类,还有极为特殊的适应树栖运动的兽类,如南美热带森林中的树懒,其趾端具巨大的钩状爪,用以在树上攀爬和悬挂。

Screenshot_20210723-090933

9

Screenshot_20210807-090416[1]

1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