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一个道理,如果能灵活运用疏肝法,内科病可以治一大半,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实很多疾病都与情绪有关。肝跟人的情绪、思虑最为相关,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就是疏通的疏,排泄的泄。如果肝的功能失调了,气就得不到很好的疏导。人长期生气,人体的气就不能正常升、降、出、入,肝的疏导功能就受到压抑,人就要出问题。 当生气、发怒时身体会有哪些变化?大家可以回忆一下,血压升高,心跳加速,眼睛充血等等,有很多女性生气的时候还会乳房胀痛或者肝区胀痛,如果这个情绪很快消散了,那么身体就会恢复正常,但是如果经常生气,恼怒,那么身体就会一直处于这个状态,是非常可怕的。 比如说气血不畅可能就会产生各种结节,比如甲状腺结节,女性的乳腺结节,在肝胆会有肝区胀痛,两胁胀痛,而且在临床上很多人一生气就胃疼的,这是典型的气逆气机不畅。这些不良情绪导致我们身体有这样那样的疾病,该怎么办?从中医上看,就应该疏通气血,化痰化瘀。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张仲景的经典名方,四逆散,组成非常简单,柴胡、芍药、枳实、甘草,其中,柴胡、芍药就是起疏肝解除痉挛的作用,枳实有理气化痰的作用,其实就是通气的作用,这个四逆散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多,主要基于其疏肝理脾,来达到调理脏腑气机的作用。后世医家曾称四逆散为疏肝解郁的祖方,并加减演变出逍遥散、柴胡疏肝散、血府逐瘀汤等诸多方,扩大了其治疗范围。将四逆散与经方、时方合用,灵活加减,在此方理气解郁作用基础上广泛用于祛湿、化痰、活血、散结、消食、透热等各个方面,值得借鉴。 方子虽然好,但还是需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心胸开阔的人自然少得病, #健康热力计划##中药# |
|
来自: 沙澧闲人个人馆 > 《病机,医理,临床感悟与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