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头条

 沙澧闲人个人馆 2021-08-20
中医调肺,6种辨证类型,常用中药各不同,借鉴参考!

1.肺阴虚,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口干舌燥、身形瘦弱、心烦燥热、盗汗,睡觉爱出汗、声音沙哑、舌红少津等症状。

中医用药原则---补肺阴:北沙参、麦冬、百合。

2.肺气虚,表现为经常气喘、上不来气、浑身乏力、容易感冒、怕冷怕风、皮肤干燥、瘙痒,有的甚至伴有尿频、尿不尽等症状。

中医用药原则---补肺气:人参、黄芪、山药。

3.肺气上逆,表现为经常咳嗽,肺气上逆的咳嗽又分为寒咳,热咳,燥咳及痰咳。如果肺气上逆严重,还有呕吐的现象。

中医用药原则---降肺气:旋复花、杏仁、苏子、马兜铃、葶苈子。

4.肺气不足,表现与肺气虚相似,但症状稍轻,可以理解为肺气虚的前兆,多见于中老年人。

中医用药原则---敛肺气:五味子、乌梅、诃子、粟壳。

5.肺寒,表现为咳嗽,咳痰颜色发白、清稀、怕冷、四肢发凉、胸痛、喘促、面色青白、舌淡白或紫暗,苔白滑等症状。

中医用药原则---散肺寒:麻黄、紫苏、生姜、青葱、丁香。

6.肺热,表现为发病较急、发热咳嗽、喉间痰鸣,重证则呼吸急促,鼻翼煽动、严重时喘促不安、烦躁、面色苍白、唇口青紫,或高热不退等症。

中医用药原则---清肺热:石膏、贝母、知母、黄芩、沙参、天冬、麦冬、地骨皮。
#健康明星计划# #生命摆渡人# #健康一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