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皇宫,泰国最奢华的宫殿——泰国六日游之第2天(3)

 阿榧榧香 2021-08-20

★旅游地点:泰国曼谷大皇宫

我们到达集合地点的时候,团友们已经都到了,所以就穿过走廊前往大皇宫参观游览,这也是游客在泰国必游的景点之一。

大皇宫,又称大王宫,是皇室的宫殿,面积约21.84万平方米,坐落在曼谷的母亲河湄南河东岸,是曼谷乃至泰国的地标建筑。

皇宫始建于1782年,拉玛一世登基后,把首都从吞武里迁到曼谷,也就在湄南河转弯的地方建成了宫殿。经过历代国王的不断修缮和扩建,建成现在这座共计28座古建筑的建筑群,金碧辉煌。

大皇宫是依照故都大城的旧皇宫建造的,从拉玛一世到拉玛八世,都居住在大皇宫内。自从拉玛八世在宫中被刺之后,拉玛九世搬到大皇东面新建的集拉达宫居住。

但是,泰王的加冕典礼、宫廷庆祝仪式和活动,还是在大皇宫内举行。由于拉玛九世的葬礼还没有结束,所以大皇宫内还会举行很多仪式,我们有很多地方就不能参观了,有点遗憾。

大皇宫在泰国的地位,有点类似于中国的故宫。因为是从玉佛寺走过来的,所以我们就没有从正门进去。

进门有一条东西方向的路,名字有点难记,叫阿蒙威提路。路南是四座各具特色的宫殿,从东向西一字排开。当然除了这四座主要的宫殿,还有一些附属的建筑,这里就是大皇宫的主体建筑群,汇集了泰国建筑、绘画、雕刻和装潢艺术的精萃,具有鲜明的暹罗建筑艺术风格。有人称其为泰国艺术大全,可见其内部的装潢也是美仑美奂的。

可惜,我们这次是不能进去参观游览的了,沿着路南被拦了起来,谢绝游客参观,大约是最近需要举行仪式吧。

武隆碧曼宫是一座欧式建筑,是拉玛五世在1909年给太子建造的,作为皇储的宫殿。泰皇六世时曾有过一次维修工程,也增加了一些壁画。

七世皇和八世皇都曾在这个宫殿里居住过,后来增建了靠南的门廊以后,就成为国家元首级国宾和皇室贵族的迎宾馆了。但是有很多领导人都住不习惯,因为游客实在太多,居住的环境再好,也架不住噪音太大嘛。

因陀罗殿建于1785年泰皇一世时代,当时作为听政大厅,也被称为阿曼达觐见大厅,相当于故宫的太和殿。屋顶是典型的三重檐,绿瓦红框。门口摆放着来自中国的石雕,据说这也是货船回航的时候,商人购买用来镇船伏波的。在导游的提醒下,我们果然发现门口的一只貔貅已经被摸成了秃头,泰半是中国游客摸出来的。

节基殿是大皇宫里规模最大的主殿,节基是帝王的意思。这座宫殿是拉玛五世王在1876年开始建造的,带着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风格,上面是三个方形尖顶的殿顶,又是典型的泰国式屋顶,屋脊是泰国式的三重檐,十分精美。

有人戏称是“西洋身子、泰国帽子”,不过我觉得这是泰西合壁的典范。这座辉煌的宫殿显得十分气派,又不乏精致,很有特点。整个建筑分成三个部分,各部分又分三层。

草坪边的花坛里,种植着绿色的植物,枝叶被修剪成大大小小的形状,分明是源自中国的盆景艺术,倒是把这座宫殿的张扬稍稍压了一压。

律实殿又称兜率殿,建于拉玛一世时期,是一座纯泰国式的传统建筑,用于举行国家典礼,九层金顶。据说建筑此殿时,没有使用一颗钉子和螺丝,全是用木头结合而成的。殿内有拉玛一世王时代制造的御座和御床,被列为拉玛王朝第一流的艺术品。但是,让我们捶胸顿足的是,现在不给参观。

在围拦前逡巡再三,再恋恋不舍,也只能离去。门口依然是游人如织,泰皇九世实在是位很有经济头脑的人,开放自己的皇宫,自此成为了最负盛名的旅游景点。看看眼前络绎不绝的游客,每天会为泰国带来多少旅游收入啊?据说,他还垄断了泰国的红蓝宝石开发,拥有世界两个蛇素研究中心中的一个,难怪会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皇帝。

门口有身穿白色制服的卫兵站岗,身姿挺拔。虽然人来人往,但他们都能做到目不斜视。实在是每天看得太多,早已经看习惯了。

从大皇宫出来,再回头看宫门,才发现人家的宫墙包括宫门都是雪白的,不知道是不是这种颜色才是泰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吧?那样金碧辉煌,毕竟造价太高,也唯有站在金字塔顶端的执政者和大富豪才能建造得起。

尽管游人很多,但是大皇宫附近的十字路口却是秩序井然。我很不能够理解,既然交通能够指挥得这么有秩序,为什么曼谷会成为有名的“堵城”呢?

因为大皇宫离湄南河的码头很近,所以我们也没有再乘上车,而是选择步行前往。经过一个市集似的市场,只是买了一点水和冷饮,就目不斜视地往前走了。

可是到了地点,却发现跟着队伍走的两个人不见了。领队、导游、导游助手兵分三路出去寻找,而我们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拨拨的队伍和散客乘上船开始游览湄南河。不过大家的脾气都很好,没有谁抱怨,而是调侃加说笑,一边看着浑烛的湄南河水,就是天气实在热了点。

领队和导游还是很有经验的,虽然费了不少时间,终于还是把离队的团友给找着了,我们也松了口气,继续湄南河的游程。

跟团游:泰国曼谷大皇宫

9月初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