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牡丹,暮春时节的花王风范

 阿榧榧香 2021-08-20

★赏花地点:苏州张家港梁丰生态园

春天的梁丰,真让人出乎意料之外。除了几乎遍布整个公园的杜鹃花是理所当然的主角外,敬老文化园牡丹园里的牡丹,尽管刚刚度过它们争奇斗艳的时光,但是比姐妹们慢一拍的黄牡丹,却正当盛花期,每一朵都开得十分精神。

我对于黄牡丹的认知,只知道两个名字,姚黄和御衣黄。

姚黄是中国牡丹的四大名品之一,欧阳修《洛阳牡丹记》曾经提及过姚黄:“千叶黄花,出于民姚氏家。此花之出,于今未十年。”可见,姚黄的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花色呈淡黄色,村形直立,枝条细硬,光彩照人,早在古代,便被人誉之“花王”。我想,一则因为其美得富态,二则因为其色,古代王服,大多尚黄。

关于姚黄还有一个比较传奇的故事,据说宋朝的时候(与欧阳修的记载吻合),邙山脚下有个穷苦的孩子黄喜,父亲早逝,与母亲相依为命,所以早早地就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每天拂晓就上山砍柴,在坡路上有个石人,石人旁有株紫牡丹,黄喜每每捧起山泉水浇灌牡丹花。

传奇故事中,除了男主角,必定还会有一个女主角。所以,某天黄喜打了很多柴,把扁担都快压弯了,这时候有位漂亮的姑娘紫姑出现了,居然要帮大小伙子挑柴。嗯,想一想那个画风,纤薄的女子挑着柴健步如飞……好像很有喜感的样子?但传说毕竟是传说,所以姑娘把柴挑到黄喜家,深得黄母的喜爱,其实说白了就是相中了紫姑当儿媳妇。

紫姑有一颗珠子,她叮嘱黄喜每天都含着,含到百天就能与她成婚。黄喜含到九十九天的时候,坡路上的石人告诉他紫姑是紫牡丹变的花精,那颗珠子是要吸他的精血的。黄喜把珠子吞下,紫姑道出实情,黄喜才知道自己上了石人的当。所以说,爱人之间没有一点起码的信任,随便被人一挑唆就上当,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

黄喜愧疚悲愤,怒砍石人,可是珠子在他腹中翻江倒海,他投入玉泉,紫姑也跟着身泉殉情。不久后,泉旁长出两株牡丹,一株开紫花,一株开黄花。不用说,紫花自然是紫姑所化,而黄化是黄喜的化身。后来分别被魏家和姚家移栽,始称魏紫和姚黄。

除了姚黄,还有一种牡丹也是黄色的,那就是御衣黄,也称御黄。这个名字更好理解,御衣,是君王的衣服,颜色当然是明黄色的。这种黄牡丹也在宋朝就有栽植,秦观曾吟:“浅色御黄应好在”。

及至清朝,御衣黄被推为花中极品,当时千两白银而难求一株,可见其身价之高。

“可惜我们来晚了,大多数的牡丹都谢了。”朋友不无遗憾地说。

是啊,眼前的牡丹大多已经凋了颜色,萎了花枝,只留下几朵白牡丹和红牡丹撑撑场面。可是黄牡丹却正处在盛花期,每一朵都开得富贵大气,正是花王风范。

“如果来早了,虽然能看到姹紫嫣红的春天,却看不到黄牡丹了。”我却觉得很满足。黄牡丹的花期稍晚一些,所以现在刚刚好。

“也对。”朋友点头同意,“有失必有得,得失莫计较。不过,这丛牡丹到底是姚黄还是御衣黄呢?我只知道这两种牡丹是黄的。”

无奈,我也恰恰就知道这两品,所以只能大眼瞪小眼,然后拿出手机。智能手机的发明,真是时代的一大进步,除了拍照,还能上网搜索资料。

“应该是御衣黄。”比较了两种黄牡丹的图片和文字介绍,我们勉强为这片黄牡丹定了性,“姚黄的颜色好像要浅一点,花瓣的层次更多一些。还有一种野牡丹也是黄的,不过花型应该没这么漂亮。”

自驾游:苏州张家港梁丰生态园

4月暮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