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如何防治?

 水产技术陈老师 2021-08-20

【草鱼病害分析】

近期,草鱼病害频发,存在着“季节性强、病程长、易反复、治疗难、死亡率高”的困扰;尤其是4-6月和9月的白露瘟,常常引发草鱼大批量死亡;但无论疾病怎样发生,引起草鱼大量死亡的无外乎“草鱼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和寄生虫引起的“继发性细菌性疾病”,如烂鳃、赤皮、烂尾、肠炎病等最为突出。因此,对草鱼疾病的治疗要坚持“防重于治”、“加强内服”、“准确诊断”、“对症下药”的基本原则。

【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症状及防治方案】

草鱼病毒性出血病主要分为“红鳍红鳃盖型”、以体表出血为主,口腔、下颌、鳃盖、眼眶四周以及鳍条基部明显充血和出血;“红肌肉型”以肌肉出血为主而外表无明显的出血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出血;“肠炎型”以肠道充血、出血为主;

图片

  红鳃盖  

图片

  红口腔  

图片

  红臀鳍  

  红肌肉  

图片

  肠炎型  

无论是哪一种类型,因病毒是寄生于细胞内,一般的药物是难以治愈的。加强预防,定期拌喂抗病毒药物提高机体抗病毒能力,是最好的办法;以上三种类型,可能同时存在,也可能单独出现,它们之间可以混合发生;

  防治方案: 

1、使用聚维酮碘,对水体消毒1-2次;

2、拌料内服“独立清+止雪肠鳃康+金肝利胆+液肽美”一个疗程;

3、病情稳定后,使用“EM菌”或“抵青青”,改善水质和底质;

注意:在此病的治疗过程中,禁止使用“强氯精”、“漂白粉”、“硫酸铜”及“敌百虫”等强刺激性药物;若发生病毒性出血病的同时并发其他疾病时,首先以治疗病毒性出血病为主,然后再进行其它疾病的治疗。

【草鱼细菌性疾病防治方案】

草鱼细菌性疾病,通常表现为各类寄生虫如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等与草鱼烂鳃病、赤皮病、烂尾病及肠炎病等同时发生而引起养殖鱼类大量死亡。有时也有细菌性疾病与草鱼病毒性出血病同时发生。

烂鳃病的发生与寄生虫相辅相成,而赤皮病、烂尾病与机械损伤密切相关,肠炎病的发生与饲料投喂过量紧密相连。当前,草鱼细菌性疾病的发生大多数是以烂鳃症状为主混合其它细菌性疾病并发的综合症;

常见的症状为:寄生虫引起烂鳃,烂身,烂尾,机体充血,肛门红肿等症状;

  鳃部腐烂成泥,尾鳍发红  

图片

  鳃部呈现“开天窗”状  

图片

  鳃部粘泥  

图片

  赤皮病  

  防治方案:  

1、使用“聚维酮碘”对水体消毒1-2次;

2、拌喂“草本驱蟲净”阻断寄生虫生物酶和甲壳素的合成,驱杀寄生虫;

3、拌喂“止雪肠鳃康”凝血止血,加速伤口的修复,增强机体免疫力,消杀有害菌;

4、拌喂“白便速止”或“丁酸菌种”,促进消化,修复受损肠道黏膜,增强免疫,抑制有害菌;

【草鱼肝胆综合症防治方案】

“肝胆综合症”是指鱼类的肝、胆发生病变症状的统称。一般情况下常与其它疾病并发,该病常见于草鱼、鲫鱼、鳊鱼、黄颡鱼等吃食性鱼类,尤以草鱼多见。发病鱼常在食台周围呈现上窜现象,且鳍条末端发白,特别是尾鳍末端尤为明显。解剖病鱼可见肝胆发生明显病变,主要表现为肝脏明显肿大,表面被脂肪组织块覆盖,颜色为白色、花斑或有出血点,甚至为绿色,肝脏易碎或产生豆腐渣样病变,胆囊明显肿大或萎缩。

“肝胆综合症”往往与其它疾病同时并发,尤其与草鱼细菌性疾病并发;引起草鱼“肝胆综合症”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饲料、药物及水环境等因素;

图片

  “绿肝”  

图片

  “花肝”  

图片

  “土黄肝”  

肝胆综合症是一个慢性病,预防此病,可定期拌喂“金肝利胆”进行预防;切勿盲目加大投料量,禁止使用强刺激性药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