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早发》唐·韦庄

 曾子倪图书馆 2021-08-20
早发  唐·韦庄
早雾浓于雨,田深黍稻低。
​出门鸡未唱,过客马频嘶。
树色遥藏店,泉声暗傍畦。
​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

译文
    早晨的雾水浓沉似雨,田地里的黍稻茂盛穗子低垂。鸡没叫就出发了,行人上路,马不断地嘶鸣。旅店远远地掩映在树木当中,泉水沿着田地暗暗流淌。自己已经走出了三十里,天上的残月依旧高悬。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始终紧扣题目中的“早”字来写。“雾浓”“鸡未唱”“马频嘶”“树色遥藏”“泉声暗傍”都是因为“早”。“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也都是写“早”。没有深切的生活体验,是不会写得如此逼真贴切令人叫绝的。
     关于诗歌的尾联,与前面三联一样,运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作者旅途奔波劳碌的艰辛。如果注重局部,单看“如珪”二字,是比喻的修辞方法。早起赶路,走了三十里地,月色还很明亮。这里也可以说运用衬托的手法,月光越皎洁,周围的一切就越是朦胧,就越突出“发”之“早”!
    尾联的“独”字,并非抱怨无旅伴,或是远离家乡和亲人。只是说出发之早,一路三十里地也没有遇见其他早行人。
    因此,说尾联表达作者远行时的孤独寂寞之感是值得商榷的。有马的陪伴,有皎洁“如珪”的月色,有淙淙的泉声,有一路三十里的吟唱,哪里有什么孤独寂寞!
    也许是诗人第一次“早发”,一切是那么新鲜!我们甚至感觉到诗人的内心是轻松和悠闲的,诗人对一路的景色抱以欣赏的态度!当然诗人是克服了很大的困难的。难怪欣赏此诗有人提及“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乐观豁达”“良好心态”。
    当然,诗人客居他乡,孤独寂寞应该是经常有的感受,也许起床“早发”之前就承受了这种折磨。但是,在这首《早发》一诗里,字里行间并没有孤独和寂寞,有的是战胜“早发”种种困难的悠闲自得,和这悠闲自得背后的坚强与豁达。

​阅读理解
1.诗歌题为“早发”,请简要分析全诗是怎样扣住“早”字来写的。
首联用“早雾”直接点题,第二联用“鸡未唱,马频嘶”强调客人起得早,第三联“树色遥,泉声暗”突出了时间之早,尾联写诗人行“三十里”后月亮依然高挂,可见诗人出发之早。

​2.诗歌尾联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比喻,将月亮比作一种玉器(珪),突出了早行时月光的皎洁,表达了诗人远行时的孤独寂寞之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