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健康的长寿药,就这一个字:静! 老子告诉我们,根是万物生命的来源,回归根才是静,能静才回归生命。 生命,就是一个又一个的轮回。 世界上最健康的长寿药,就这一个字:静! 静,可以强身健体 诸葛亮《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这里的静,是相对内心的躁动而言,通过静来带动身体平衡健康。 每个人都想活得健康长寿,却常常面对疾病的威胁: 人的疾病分为2种,一种是器质性疾病占20%,而另外80%,是心因性疾病,即情绪病,目前已达到200多种。 情绪病是怎么来的? 《三国演义》讲到吴国大都督周瑜,就是被诸葛亮三气而吐血身亡,留下那句:既生瑜何生亮! 这就是《黄帝内经》中讲的: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 周瑜斗不过诸葛亮,气不顺,郁积于胸,怒气上攻,肝血喷涌而出。 比如《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多年不得志,一朝中举,兴奋过头:喜伤心。导致失心疯精神失常; 还有《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终日忧愁,这就是忧伤肺,导致整日咳嗽得肺痨而早逝。 生活节奏的加快,每个人都处于动态之中: 清醒的时候很少有机会安静,好不容易躺下睡觉也是思绪万千。 如此,都是在消耗我们的身体能量,长此以往,身体怎能不生病呢? 情绪是身体的报警信号。 正所谓:百病皆生于气,万病皆源于心。 静,是养身之不二法宝。 你的心能够静下来,你的气就能够顺下来,达到保护脏器,强身健体的功效。 静,让你宠辱不惊 《菜根谭》中说: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讲的是对人对事对名对利的态度,不与人一般见识的胸怀,能屈能伸的大丈夫作为。 韩信,生于汉朝,早年间穷困潦倒,无依无靠。 有个年轻的屠户很看不起韩信,说他:虽身材高大,佩戴剑,其实你是个胆小鬼。 韩信不理他,没想到屠户接着挑衅: 如果你不是胆小鬼,就刺我一刀,要是不敢,就承认你是个胆小鬼,从我的胯下爬过去吧。 韩信想了想,真的低头俯身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屠户和围观的人都哈哈大笑,认为韩信是个胆小鬼。 可他真的是吗? 韩信后来从军,战功赫赫,被封为战神,被刘邦封为楚王。 建功立业后,韩信又找到那位屠户,不但不杀他,还感谢他对自己的磨炼,封他为中尉。 这就是韩信的做事风格: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当年受胯下之辱,仍能静气如水,方能成就伟业: 静,绝不是柔弱,而是海纳百川,兼容并收,以待后发。 清朝三代帝师翁同酥写过一副对联: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自古以来的圣贤之人,都是大气之人。 越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越能够做到心静如水。 正所谓“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受到委屈和误解,拔剑而起的是匹夫之勇,小不忍则乱大谋。 静,实则为人生运气,宠辱不惊,方得始终! 静:成就非凡一生 《礼记.大学》中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被称为“千古第一完人”的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他在早年间曾说过一句话:不为圣人,即为禽兽。 也就是,做不成圣人,就是禽兽了,中间没有缓冲地带。 所以,他立志改掉满身缺点做一个圣人,但下决心易,实行起来难。 后来,他拜了2个老师,都是同时代的理学大师。 第一个是倭仁: 他给了曾国藩2个方法,一个是记日记,一个是慎独,都是通过反思写下自己的错误和缺点。 曾国藩去做了,可是他反省了,日记记下来,却不知道如何改。 如此坚持一段时间后,曾国藩感到很彷徨很痛苦。 此时,第二个老师唐鉴出现了(唐鉴也是倭仁的老师)。 他用一个字拯救了曾国藩,这个字就是:静。 唐鉴说: 若不静,省身也不密,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总是要静,最是静字功夫要紧。 也就是,一个人,静不下来,什么道理都是浮的,其实大多数人都是这个问题。 曾国藩听了,犹如醍醐灌顶,原来自己最大的毛病是:好动不好静。 从此,曾国藩开始了练静之路: 第一个是:养成每天静坐的习惯。 第二个是:临事淡泊守志,淡定守静。 所以,其实,后世人一直学曾国藩: 学他的官场行事,学他的观人之术,学他的家书家训。 其实,只要能学到一个“静”字,人生已了不得。 ▽ 亦舒曾说过:做人凡事要静,静静地来,静静地去,静静努力,静静收获。 静,它能唤醒你对情绪,对身体,对自己的认知和重视,是一种状态; 静,它能疗愈你所经历的心理的创伤,它是一种智慧; 静,它能让你身处纷繁复杂的世界而感到艰难困惑时,内心依然保持一份平静淡然,它是一种境界。 世界上最健康的长寿药,就这一个字: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