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掌握这两种驱动力,你做任何事都会很厉害!

 酷猫世界 2021-08-20

如果文章有启发,可以把我星标哦~


愉悦和满足感会支撑一个人在一个地方投入一万个小时,从而使这个人成为天才。其实恐惧是另外一种动力。甚至比愉悦的动力更为强大,或者说更强劲。

有时候,你看到一个人兢兢业业,完全忽略自我的身体感受和家庭体验,一切以这件事为核心,彻底忘我。他是因为愉悦吗?很多时候,是因为恐惧。

所以,面对一个年轻人,如果他在工作中,既没有愉悦,也没有恐惧。你基本上可以判断,他在这件事上,不会有什么成就。
《产品思维30讲》

上面是梁宁在《产品思维30讲》中提出的观点,认为一个人能够坚持不懈地向目标努力的驱动力,要么是“愉悦和满足感” ,要么是恐惧,并且,恐惧的力量往往比愉悦更加强大。

把这个观点中的“工作”一词,替换成学习、读书、健身、考证等,道理都是一样的。

一、恐惧——可能是人类最强大的驱动力


有时候,你看到一个人兢兢业业,完全忽略自我的身体感受和家庭体验,一切以这件事为核心,彻底忘我。他是因为愉悦吗?很多时候,是因为恐惧。

比如说,一个上有四老,下有两小的中年人,他恐惧的东西太多了:

  • 害怕小孩生病——一次感冒发烧进了医院就要大几百,甚至小一千;
  • 害怕小孩学习跟不上——别人家的小孩都花钱请名师,你请不请?
  • 害怕老人生病——老人一旦生病,要分出一个人照顾吧,请人的话一个月至少几千吧;
  • 害怕房贷还不上;
  • 害怕工作上自己被新人取代;
  • ……

所以他只有拼命的工作、拼命的学习、拼命的赚钱,才能减轻自己的恐惧,让自己有一些安全感。

就好像有一条疯狗在后面追,肯定要拼了命的跑啊!

接下来说说酷猫自身的经历,自曝一下黑历史,自黑毕竟比黑别人好上那么一丢丢……

酷猫高三的时候,体重一度达到220斤,身高182厘米,同学对我的评价是:远看虎背熊腰,近看像一堵墙。

这还算是善意的,更多的是恶意的嘲讽:你离标准的圆柱体只有一步之遥了,把脑袋和胳膊腿去了,你就是一个标准的圆柱体!

对于这些嘲讽,酷猫一方面恐惧去面对他们,一方面又觉得愤怒,想让那些人闭嘴。在这样的矛盾和纠结中度过了高考。

上大学后,酷猫害怕会延续高三的历史,害怕自己会被继续嘲讽四年,虽然知道减肥会很痛苦,但被嘲讽的恐惧战胜了减肥的痛苦,酷猫开始了减肥的行动。

那时候还没有健身的概念,只知道“管住嘴、迈开腿”,一方面减少饭量,每顿只吃半饱,饿了就喝水,虽然饿得难受,但想起那些嘲讽的话语,心头就升起了愤怒的勇气,一定要让那些人闭嘴!另一方面,只要天气好,晚上就去学校的体育场跑步,因为体重过大,没几天脚踝就很痛,改成快走、慢跑,等脚踝不痛了再跑……

用了大概半年的时间,体重减到了160斤。不得不说,那是一段十分痛苦的时光,我能坚持下来的重要原因,就是对于因肥胖被嘲讽的恐惧。

瘦下来后,同学们对我的评价变成了:高高瘦瘦,带着金丝眼镜的秀气书生。

但酷猫自己清楚,我的内心仍然是那个害怕被嘲讽的胖子,我的身体仍然是多吃一点就长肉的易胖体质。

酷猫害怕自己再胖起来,害怕自己再次成为那个被嘲讽,却无力反击的胖子,这个根植于内心的恐惧,驱使我去寻找保持廋的方法。

刚开始想过保持跑步的习惯,回想起那些夜晚,在操场上那个跑到力竭,步履蹒跚的胖子,内心满是苦楚。而且,通过跑步和节食,酷猫廋是廋下来了,但没有型,整个人看起来软软塌塌的。

保持节食?酷猫是一个好吃的人(就是个馋鬼!),想想节食那半年的痛苦和煎熬,不由得后背一凉,打了个寒颤。

兜兜转转,接触了健身,了解到,想要改变易胖体质,关键是增加身体的肌肉含量。酷猫的目标是保持体重和体型,所以一直采用的是中小重量,经过几年的“养生式”健身,酷猫的体重稳定在了180斤左右,周围人的评价是:整个人显得挺拔了,更精神了!

这就是酷猫因恐惧而改变的经历,因为恐惧被嘲讽,采取行动廋下来了;因为恐惧再次胖起来,保持了健身的习惯。

二、愉悦和满足感——一边儿快活着一边儿事儿就成了

愉悦和满足感,可以分为精神世界的愉悦和满足感、外部世界赋予的愉悦和满足感。

先说精神世界的愉悦和满足感。

我们在做某些事情的时候,不需要外部世界的压力或者激励,就能自发的、兴致盎然的做下去。

比如,酷猫喜欢读科幻小说和心理学书籍。

读科幻小说的时候,我有一个技能,可以快速的把自己代入到小说当中,用想象力让自己来一次科幻之旅,这让我在读科幻小说的过程中十分的入迷,就仿佛现在穿越网文的主角,在异世界展开了一段精彩新奇的人生。

读心理学书籍的时候,酷猫喜欢用书中的理论去解释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人和事,有时候一些久久无法理解的事情,在看到一个新的心理学理论后,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如此!看到一些心理学实验和案例的时候,会想起生活中类似的事情,觉得特别有趣。

读科幻小说和心理学书籍,并没有什么功利性的目的,它们无法带给我“颜如玉和黄金屋”,只是在读的过程中,我感到快乐,读书这件事本身给予了我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感。

接下来说说外部世界赋予的愉悦和满足感

我们在做某件事的时候,能够得到外部世界的激励和反馈,这些激励和反馈对我们有足够的吸引力,它们赋予了我们足够的愉悦和满足感,我们就会愿意继续花时间、精力把这件事做下去。

拿健身来举例,有一种观点说健身过程本身就会有一种身体和精神上的爽感,这一点酷猫不否认,健身中肌肉的充血感和完成任务的满足感确实存在。但健身中同时也存在痛苦和疲惫,尤其在做力竭组时,感觉肌肉已经没力气了,十分酸痛,还必须咬紧牙关再多做几个动作,直到把肌肉中的最后一丝力气榨干。

这个过程中痛苦和愉悦感是相互抵消的,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我能够坚持健身的驱动力,一方面是害怕自己再次胖起来,另一方面就是周围人赞赏、羡慕的目光所带来的的满足感,还经常有人向我请教如何健身,这些都带给了我莫大的愉悦和满足感。

说实话,廋下来的时间久了,对于再次胖起来的恐惧会随着时间慢慢减淡。这时候,健身所带来的精力和体力、健美的身型、周围人羡慕的眼光、被求教的满足感,这些外部世界赋予的愉悦和满足感,已经成了我坚持健身的主要驱动力。

写在最后

恐惧、愉悦和满足感,可以说是人类最底层的两种驱动力,因为它们都可以和人类最根本的需求——生存,联系起来。

小伙伴们可以试着用这两种方式来驱动自己去做事,看看效果如何!有什么感想,欢迎留言给酷猫讨论!

如果文章有启发,不妨点下【在看】

学会分享,是变优秀的第一步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