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小冬——转型路上的信心之作

 佚名山顶洞人 2021-08-21
Image

1997年,对33岁的于小冬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这一年是他进藏工作的第13年,他在西藏度过了13年大好的青春年华,在这期间他完成了从国画到油画的转型。1995年,他接到了创作大型历史画《金瓶掣签》的任务,这幅油画表现的是在大昭寺释迦牟尼佛像前,通过金瓶掣签选出十一世班禅的历史时刻,创作任务由画家韩书力、阿扎和于小冬三人共同承担。历时两年,大型历史画《金瓶掣签》创作完成,画面中的一百四十多人都有对应的真实人物,于小冬亲手完成了处于画面中心位置的5岁十一世班禅像,这幅作品饱含浓郁的西藏传统艺术神韵,是一次东西方艺术相结合的佳作。《金瓶掣签》完成后,于小冬创作了纪念他在西藏生活的告别之作《干杯西藏》,这幅画作以群像的方式记录了一群援藏青年的肖像,画作没有更多的高光亮点,也没有斑斓绚丽的服饰色彩,所有人的面部表情都像圣徒般单纯、洁净、忧郁,更多地遵从了人物的内在情绪,透露出这群人对云深不知处的西藏的向往,既像一次离别前的沉默,又像一场安静的祭奠,呈现了一种宗教般的意境。《干杯西藏》和《金瓶掣签》都是于小冬油画实践的阶段性作品,作者是如何在转型路上积累大量经验,完成了这两幅大型艺术创作?请看视

于小冬

于小冬,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和主题创作艺委会委员。

Image

于小冬


Image《金瓶掣签》250x650cm

1995年 于小冬 韩书力 阿扎

Image《干杯西藏》190x160cm

1996-1997年 于小冬

Image《静物》91x61cm

1996年 于小冬

Image
《西饶措》61x91cm
1996年 于小冬

Image

《阿佳拉》61x91cm
1996年 于小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