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点水利史:河姆渡干栏式建筑,水乡建筑的杰作!

 王守山学堂 2021-08-21

河姆渡遗址是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3年开始发掘,是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它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镇,面积约4万平方米。河姆渡遗址发掘出了数量众多的木结构居民住房基址。

干栏式建筑遗址

河姆渡居民的房屋建筑形式与中原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发现的史前房屋有明显的不同,据考证为“干栏式”建筑遗迹,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干栏式建筑的实物。干栏式建筑是指在木(竹)柱底架上建造的高出地面的房屋,我国史书中将这种建筑称为干栏、高栏、阁栏和葛栏等,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这种建筑有许多好处:可临水而居,可免填挖地基,也可防野兽和敌人袭击,是水乡建筑杰作。

在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底部,发现一座干栏式建筑遗址,长23米以上,进深6.4米,檐下还有1.3米宽的走廊,总面积达160平方米,蔚为壮观。这可能是一个家族的住宅。据地理勘测,河姆渡建筑遗址附近有一座小山,东北面当时是一片湖泊,这样的地理位置最适合干栏式建筑形式。河姆渡遗址已经发掘的2000多平方米中共发现29排木桩,分析至少有6栋以上建筑。而整个河姆渡遗址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这在原始社会是一个非常大的“社区”了。

干栏式建筑仿建

河姆渡人在建筑房屋上部的空间时用柱和梁做成构架,来承托树木枝干结成的方格网状檩架的屋面,然后铺设茅草或树皮完成屋顶防雨遮阳的工程。这种以粱柱为主的构架结构技术是建筑技术上的一项重大发明,奠定了传统木构古建筑的基础。

河姆渡遗址木构件榫卯示意图

在河姆渡遗址干栏式建筑遗迹中,最有影响的是出土了上百件带榫卯的木构件,从形式看有柱头及柱脚榫、梁头榫、带销钉孔的榫、燕尾榫、平身柱卯眼、转角柱卯眼、直棂栏杆卯眼等。平身柱卯眼即中柱上的卯眼,转角柱卯眼即檐柱上的卯眼,与梁配合使用,使中柱和檐柱、中柱与中柱、檐柱与檐柱紧密连接,从而构成十分稳定的屋架,使地板铺设得到可靠保证。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地板长约100厘米,板厚6厘米,因此地梁之上还需要铺设一道地栿才能搁置地板。如果用绑扎方式来固定地梁与屋柱的节点,那么用不了多久楼板就会坍塌下来;只有榫卯发明以后,特别是带销钉孔榫应用以后,加强了梁柱之间的连接,凌空的干栏式建筑才能稳稳立住。可以说没有榫卯木作技术就不会有河姆渡干栏式建筑。

出土的木构件中还有数件带企口的构件,其中有的企口内出土时还插有一块砍削成梯形截面的木块。这种企口技术是密接拼板的一种较高工艺,后世多用在地板和厅堂屏风板墙的拼接上。有专家认为当时的企口技术主要用在檐墙的墙体工程上。遗址第二次考古发掘时,第四文化层底部出土了一根长450厘米、宽8厘米的木构件。构件较宽一面的两头各凿有一个长8厘米、宽6.8厘米、深8厘米的卯眼,较窄一面凿有一道宽3厘米、深3厘米、长320厘米的企口,在企口面两端也各凿有一个小的卯眼,与较宽面的卯眼垂直相通。这根构件用于檐柱之间的地栿,较大的卯眼用于连接柱枋,较小的卯眼可以插入带榫构件,与檐柱捆扎,把地栿固定后,企口内可以插入80厘米~100厘米长的木板,制成檐墙。后世店铺门面的排板及室内可拆卸的板墙都沿用的是企口技术。河姆渡文化的榫卯、企口木作技术充分反映了当时的干栏式建筑技术已比较全面。

根据建筑遗迹,建筑学家分析,室外留有1米多宽的走廊,从出土的直板栏杆卯孔看,走廊外侧还安装着栏杆。

河姆渡人建造干栏式房屋(雕像)

干栏式建筑主要应为防潮湿而建,长脊短檐式的屋顶以及高出地面的底架,都是为适应多雨地区的环境。各地发现的干栏式陶屋、陶囷以及栅居式陶屋,均代表了防潮湿的建筑形制,特别是仓廪建筑采用这种形制的用意更为明显。直到今天,东南亚一带还较盛行栅居,以适应潮湿多雨的环境。

继河姆渡遗址之后,考古工作者在江苏吴江梅堰、海安青墩、浙江吴兴钱山漾、广东高要市茅岗及湖北蕲春县毛家嘴、四川成都十二桥等遗址中都发现了干栏式建筑的遗迹。这种建筑形制因为适应江南地区多雨、潮湿的自然环境,还具有防蛇虫猛兽和饲养家畜、堆放杂物的多方面功用,历数千年不衰。我国著名古建筑专家杨鸿勋先生指出,干栏式建筑促成了穿斗式结构的出现,并直接启示了楼阁的发明——提高地板(居住面),并利用了下部空间,最终导致阁楼与二层楼房的形成。河姆渡的干栏式建筑在中外建筑史上写下了光彩的一章。

来源:《中国水文化遗产考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