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令人欣慰的择业导向晴雨表——“师范院校开始热门了”精华分享

 妖精出动 2021-08-21





























































  前段时间,国人经常因大学生择业方向忧心忡忡,很多年轻人青昧金融业,向往进机关单位当公务员,这一倾向同样反映在高考报志愿上。显然,这是一种令人忧虑的状况,不愿付辛苦,逃避竞争,我们的后生这种情况如果不能改变,的确堪忧啊。好在这种状况已经有了重大变化,徐玲的《得到头条》今天有这样一组的内容值得分享:

  最近,高考录取分数线公布了,今年招生的最大赢家是师范类院校,录取分数线比往年急剧飙升。比如在天津,华中师范大学的录取线只比北大低13分,东北师范大学的录取线超过了浙江大学和南开大学。在安徽,华东师范大学的文科投档线最低分排名是538位,安徽今年有20万文科生参加高考。在云南,教育部六所师范类高校的最高录取分数,已经逼近全国排名前10的综合类院校。

  中国有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优先考虑当老师,这真是一件大好事。但这不是我要讲的重点。咱们头条用户对这件事的理解,必须再往前推进一步,看到另一面:教师这个职业本身也正在发生变化,对从业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不是优秀人才还真干不了。

  关于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双减”政策,文件里说得很清楚,“双减”的目的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也就是说,“双减”不是降低对教育的要求,恰恰是为了提升教育质量。比如文件明确提出要“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不能再给学生布置机械、无效的作业和重复性作业。

  什么样的作业才是好作业?布置作业可没那么简单,能不能布置出一个好作业,是非常考验老师水平的。谈到怎么给学生布置作业,业内优秀教师有一整套的方法论。

  例如,学习曹操这个历史人物,一般的教学方法是老师在课堂上把曹操一生的主要事迹讲一遍,学生把笔记记好背下来。而某学校的教学方法是给高中生布置一个作业,来给曹操撰写一篇祭文。可以任意“角色扮演”,比如曹操的将领、曹操的家人,或者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那个“天子”汉献帝。

  想想看,要完成这个作业,需要做哪些功课?首先,得了解曹操吧,得去看他的传记、诗词歌赋和《三国志》《三国演义》;其次,你得知道祭文长什么样吧,如果想高级一点写成文言文,还得钻研一下古人的范式;第三,要角色扮演,所以得深入了解这个角色和曹操的关系,什么样的姿态和语气才符合这个角色身份;最后要知道,祭文只能写好的,不能说坏的,所以还得想办法为曹操的污点辩护。

  可见一个好作业,能够在多大的广度和深度上,调动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灌输式学习”到“研究式学习”,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而老师要设计出这样的作业,并引导学生高质量完成作业,这是比照本宣科要难得多的事情。未来,老师将会是一个越来越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职业,也会吸引越来越多的顶尖人才加入。

  优秀人才去读师范,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这是多好的事啊。

END










  今天速读分享的好书是《中国士绅》最初是费孝通先生发表于《美国社会学学刊》的长篇论文,后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参考这篇论文,并结合费孝通先生的口述,出版了本书的英文版本。该版本随后又被译成中文,推介给国内读者。《中国士绅》全面介绍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士绅阶层的特征与功能,是研究传统中国乡村的经典之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