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高中

 新用户7019teQl 2021-08-21

                           我的高中

                                        美文墨夜

      说起高中,我就拉开了记忆的大门。

      49年前的春天,父亲挑着行李送我去离家15里远的学校报名,还带上了十几斤大米、几罐咸菜。

      我们没有中考,经过学校选拔推荐上的高中。全区八个公社选拔了200名学生,我们龙店中学有17人兴高采烈走进高中大门。

      年纪超过18岁的不许上高中,地主富农成分的子女不能上高中。班长程福云因年纪大,刘寿堂和梁金华因家庭成分高失去读高中机会的。

      正月12去学校,后勤处门前贴有分班名单。新生4个班,我分在3班,班主任是吴敦成老师。

      学校大门朝北开,我的教室在大门东边,邻居是4班的同学。班委会成员是班主任指定的,一般是初中成绩好,担任过班干部的人。

      我是共青团员,个子在班级最矮。吴老师安排我当团支部宣传委员,班委会学习委员,我感到很意外。因为我初中时是个小组长呢!第二学期,我出任班级团支部书记,担任班级副班长。

      语文老师任景伯又格外甥叫戴亚飞,高个子,白皮肤,成绩优秀读完一学期就调走了。任老师担任3班、4班的语文课,对我们的作文间隔一次批改一篇。就是说每月写两篇作文,老师只给我们改一篇作文。

      高一学校师生搭砖围窑,高二学生是主力军。一窑红砖烧好后做了两个教室和一个办公室。1973年春我们从光线很暗的教室搬到了新教室。物理老师丁忠训老师出任高二(三班)班主任。我还是任团支部书记,兼任学校板报书员和《龙高文艺》刻印员。

      读高中有5个学期,中间一学期为过渡学期,用补习教材上课。就是学校由原来的春季招生在1973年改为秋季招生。高中阶段,学校有学农基地,张桂泉老师负责,他是武汉大学生物系毕业生。每个班级每学期安排到学校农场劳动一周,还有突击劳动的除外。

      高中学杂费每人每学期交12元,包括了杂费、书本费和住宿费。由于我们的父母是农民,每天劳动收入不到6毛钱,我们读书普遍带米带菜,过着很艰苦的日子。食堂蒸饭、晚饭后供应热水,喝开水是一个铁桶。没有开水就喝水龙头里面的生水。高二起,困难学生享有国家助学金,最高每月3元,最低每月1.5元。

      学校附近的学生不住在学校,称为走读生。他们早晨到校,带上一瓶子青菜中午吃饭。食堂卖的青菜,一般3分或5分钱一份,教师窗口的荤菜最贵2毛钱一份,青菜1毛钱一份。我主要是吃咸菜,很少去食堂买青菜。手里有点钱,我愿意送到书店买书,不肯花在自己生活上。李瑛诗集,贺敬之诗集就是在高中时期买的。

      1973年秋学校举行过球类大型比赛,孝感县8所高中派来体育代表队,进行排球、篮球的比赛,为期一周时间。学校的体育课上得规范,体育运动会每年举行一次。

      考试每学期两次,油印试卷,题量不大,难度还是有的。不搞成绩排名,学习困难的同学读书压力不大。

      团的工作很重视,学校团委负责团建工作,各支部每周组织团员开生活会,每学期发展两次新团员。入校时我们班只有5名团员,毕业时班级团员达到了36人。团委书记是李金平老师,后来他考上华师,分到政府部门工作,出任过云梦县县委书记,孝感市副市长。

      高二时期,还有叶兰芳老师, 郭善全老师担任过我们的班主任。他们是正规大学的毕业生,我们毕业后就调出了龙店区高中。我每学期获得两张奖状,一张是优秀团员奖状,一张是三好学生奖状。高中奠定了我的人生追求,播下了一颗爱祖国的种子。

      我的高中没有搞智育第一,也没有家长陪读现象。到1974年春就推行开门办学了,学一门专业知识,毕业后回乡务农。国家不允许应届生上大学呢!

      现在回忆我的高中生活,有喜悦,也有遗憾。那个讲思想讲奉献的年代,怎么不考虑青年人中断学习,就酿成终身损失呢?城里学生下乡劳动锻炼,害苦了多少有出息的青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