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要选一本书,孩子一定要读透,那肯定非《论语》莫属。 《论语》,被誉为万事之书,天下之学,经典中的经典。古时更有“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很多的学者、名人都尤其肯定《论语》的价值。 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内斯·阿尔文,在国际大会上说: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马云在一次采访中谈到读书,他说: “这么多年来,我最近在看、重复看的、不断看的书,就是孔子的《论语》、老子的《道德经》和佛经,我从中受益最深,这才是真正人类的智慧。” 历史学家钱穆认为:《论语》自西汉以来,为中国识字人一部人人必读书。 杨绛先生曾说:“四书”我最喜欢《论语》,因为最有趣,读《论语》,读的是一句一句话,看见的却是一个一个人,书里的一个个弟子,都是活生生的,一个一个样儿,各不相同。孔子是一位可敬可爱的人,《论语》是一本有趣的书。 
《论语》不仅是孩子的成长必读之书,还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富养孩子的“第一教科书”。

从升学考试的角度讲,《论语》中藏着语文的考试重点。 小初高,语文课本上都有《论语》几则,还要求全文背诵;
期末、升学考试,必定有论语的重点句默写; 写作文的时候,引用一两句《论语》中的经典句,加分在望...... 在新教材中,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本里已经出现了背诵《论语》的选段最新部编版语文教材中,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论语》必读; 一些地方的高考考试说明宣布,《论语》将纳入经典阅读考查范围。2018年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正式将《论语》纳入高考经典阅读考察范围。重视教育的日本,在孩子三岁的时候,就必须要学习《论语》。有一家教《论语》的“超级幼儿园”,每年招生家长们挤破头都要把孩子送进去,原因竟是这里除了会教孩子大量汉语知识外,还包括了中国古典文学—《论语》。 惊讶于《论语》在日本备受推崇的同时,也有不少家长疑惑:孩子那么小就学《论语》,真的有必要吗? 知乎上对“如何看待幼儿园孩子被要求学习《论语》”有一个高赞的回答:自己孩子受益于4岁读《论语》的经历,“三年级了,语文从来不额外辅导……词汇量和理解能力明显比一般孩子好,而且背书神速……”。但仅从考试提分这个角度去衡量是否要读透这本经典书籍,未免有点功利和肤浅了。 其实,学习《论语》早就成为培养孩子优秀品格养成的途径。小到言行举止、衣食住行、生活习惯、待人接物,大到修身立德、执政治国,《论语》都给出了相应的准则。 把《论语》当作为孩子建立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参考书,就最适合不过了。 但是,《论语》这本古书,文言文编著,语言晦涩难懂,少见的词汇又多,读起来费力又费神,别说孩子,大人都未必能读懂,要想从中领悟出孔子思想的精髓更不是一件易事。 不用烦恼,简小知学堂特邀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孟琢老师,带来他钻研10年独创的孩子一听就懂的《50天读透国学经典训练营》,用耳目一新的方式解读中小学必读经典,让孩子读透孔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