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大博士:医科类高校并入多科性大学成刚需,现状却有其他好路子

 茂林之家 2021-08-21

距离上一轮的大学合并潮已经过去了20多年,当时也确实涌现出了一大批强校,合并是当时高校做大做强的捷径之一,而医科大学并入综合性高校成就如今的多数985高校,也被人们津津乐道。

高校发展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国高校3000多所,竞争异常激烈,尤其是综合实力领先的“头部高校”,都在想方设法的增强自身实力;所以我们在网络上依旧可以看到诸多“要求高校合并”的呼声;比如“建议清华大学合并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大学合并南京医科大学”等等。

北大博士:医科类高校并入多科性大学成刚需,现状却有其他好路子

日前,北京大学博士卢晓东就发文建言“要想高校迅速、显著地实现综合实力发展,单科性的医学高校还是需要并入综合性大学,这也是医学发展的需要,比如天津大学与天津医科大学合并”。他的这一观点又重新点燃了网友们对高校合并的“期盼”。

合并高校迅速提升实力,成就“超级大学”,这是诸多高校合并建议被陆续提出的出发点,从某种层面来讲,医科高校被合并后,不仅能够获得足够的科研资金和强有力的教学资源支持,还可以从相关学科中汲取养分,实现交叉学科互通有无,开创新的医学研究领域。例如北京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并后,北大医学部的重点学科就从9个增长到22个,生物学直接变成一级学科等等,这都是医学高校合并后的典型例证。当然,也有少数医学高校被合并后为威名不再,比如吉林大学的白求恩医学院与其他985高校的医学院/医学部相比较就逊色了不少。

北大博士:医科类高校并入多科性大学成刚需,现状却有其他好路子

在高校合并潮那会,全国上下80余所医学高校被合并,其中包含9所当时卫生部直属的医科大学,多数都取得了1+1>2教学成果,但为了医学更好的发展,也出现了校内独立办学的情况,比如北大医学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等都拥有独立的招生代码和教学院区,与单科性的医学高校并没有差异。

北大博士:医科类高校并入多科性大学成刚需,现状却有其他好路子

以往高等教育的大方针是“做大做强”,而如今的方针更像是“做强做优”,朝内涵式教育发展;此前相关部门就发布了文件,指出要推进“医学+X”多学科融合的模式,合并并不是单一性医学高校的出路,此模式绝对是小规模医学高校的挑战之一,但还是有解决方法的。

北大博士:医科类高校并入多科性大学成刚需,现状却有其他好路子

网络上有呼声“建议天津大学合并天津医科大学,南开大学合并天津中医药大学”,但这个建议并没有被采纳,而是有了更好的共发展模式;南开大学和天津医科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人才发展、学科融合、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全覆盖的实质性合作;同时依托天津医科大学的资源优势,协助南开大学重组医学部,推动学科融合。这种方式下,两校的医学实力都会取得重大的进展;这个模式也将被其他医学高校所采用。

北大博士:医科类高校并入多科性大学成刚需,现状却有其他好路子

“合并”似乎成为了粗犷发展的高校模式,而高校间深度合作即可以达成互惠互利的局面,也可以保留医学院校自身的文化特性和办学独立,何乐而不为呢?不知道大家对医学高校合并的观点,怎么看待呢?

本文由同学范原创,欢迎关注,期待留下您的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