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7亿90后仅1000万对结婚:婚姻是否名存实亡?

 扫地僧一一 2021-08-21

今天看到一则新闻,标题就让我有点震撼,“民政部门统计:1.7亿90后仅约1000万对结婚,已婚者中离婚率近35% ”。

我第一反应,这是一则自媒体为了博眼球搞出来的假新闻,所以立刻去了所谓的“民政部门”查询出处。

果然,在国家民政部的官网上并没有搜到任何类似的统计数据。

想想也是,即使这些数据是真实的,也不可能堂而皇之地公布与众,这不要引起恐慌么。

不过再认真想想,这个数据似乎也不是完全没道理。

1.7亿90后按男女比例1:1算,减去一些同性恋,艾滋之类无法结婚的人群,相当于8000万对,其中99年到96年的要么刚刚大学必要,要么研究生毕业,在这个年龄结婚的人群相对非常有限,所以主力结婚人群应该是95-90年出生的人,于是人数缩小到4000万对。

粗略的把1000万对都归到这个区间内,相当于90-95的结婚比率在25%,个人以为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数值了。

大家可以扳扳手指头,看看自己身边的90后结婚的人数,有没有达到这个数值。

反正老夫以前本科的同学(男),现在至少还有一半没有结婚,逍遥自在得很。

当然,以上数据都是毛估估,没有经过任何科学论证,要来抬杠的,我不奉陪。

无论这串数字是真是假,90后们越来越不想结婚,这是不争的事实,不结婚更别说生育了,没记错的话,中国未婚下崽是不能上户口的。

现在针对生育的政策接近疯狂地颁布,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房地产,教育,劳动法,总之能改进的方面几乎都开始动手了,这也意味着中国的人口危机远比公布出来的数据要可怕得多,甚至再不加以改善,可能就到了危急存亡的关头了。

图片

图片

但是有意思的是,现在的政策,几乎都针对三孩来的。

什么是三孩?

我再强调一遍,生过二孩以后,才有资格生三孩。

然而,生三个是需要时间的,从年龄层看70后已经不太适合生育了,也就是说80后才是生三孩的主力军。

那么同样是生育,为什么政策只偏向于80后这个存量客户,而不去找90后这个增量客户呢?

很简单,80后好弄,政策落实效果显著。

这里说的好弄并不是指80后有更高的政治觉悟,而是准备生三胎的80后必然已经生了二胎了。

如今敢生二胎的,非富即贵(狗头保命),所以这批人至少有了最基本经济实力。

众所周知,生育和经济实力已经牢牢挂钩,因此三孩本身就是一个过滤器,把不符合条件的人早就过滤干净了,跟群发诈骗短信有点类似,信的人才是目标群体。

80后也工作十几二十年了,正数当打之年,让他们继续生育,显然是最合理合法,并且切实有效的。

很多人说,80后苦逼,各种改革都改在他们头上,现在甚至还要生三孩,生活质量直线下降。

听了这话,我不禁冷笑,是有人用枪逼着你生三孩了吗?没有吧,三孩政策从来都不是针对穷逼的,但凡有这样想法的人,大概率不是目标客户。

所以我们没必要对政策冷嘲热讽,能生就生,不能生也不会改变现在的生活状态。

图片

图片

那么,政策在贯彻落实三孩以后,有没有可能转向针对头胎的生育率呢?

非常难。

看上去两者都是生育,其实是两个维度的概念。

生三孩其实是一个很纯粹的经济问题,一些道德层面的东西早就不存在了,比如生孩子会不会降低生活质量,生了以后谁带,如何教育,生孩子以后女方会不会产后忧郁等等,这些问题早在二孩之前都解决完了。

而头胎不一样,除了我们常说的房子,票子之类老生常谈的经济问题以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些人根本没有做好当父母的准备。

从结婚过渡到父母,这种角色转变需要很大的勇气。

搞笑的是,书读得越多,考虑的越周全,生孩子就越谨慎;相反,那些没受过什么教育的,反而没有这层道德的枷锁。

因此,头胎不单单是钱的问题,你看欧美的生育率也同样猛跌,是因为他们钱不够吗?

并不是,他们的福利条件比我国强得多,以德国为例,生孩子每个月奖励1000-2000欧元就不谈了,各种免税,免学费,包到你大学毕业,这样的条件够好了吧?

但人家德国人就是不愿意生,现在只能靠土耳其人拼命生来补充人口。

然后德国人又说土耳其人占用德国资源,搞种族对立。

要扭转这种局面,只有一种办法,就是让大部分重新回到愚昧状态,而让少数精英继续推动社会进步,以及经济发展。

换言之,降低大学入取比例,让大学变成一个真正精英化教育的地方,并让绝大部分人在高考前就开始分流,让其成为蓝领后备。

这样,既有了生育基础,也有了发展动能,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全民大学文化,全民PPT工人,全民抵触生育。

教育的本身,就是为了区分阶层,而不是搞平均主义的提高认知。

图片

图片

以上是结了婚不肯生的,还一批人干脆连婚都不想结了,这又回归了最原始的经济问题。

在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表示,人穷的时候,靠一个人很难生存,而两个人在一起,生存的成本反而低了,比如现在有不少年轻人为了省钱选择同居,差不多一个道理。

早结婚,早生子,早点给家里添个劳动力,抚养成本很低,所以两个人是双赢局面。

但是放到现在,就先不谈生孩子的抚养成本,单单从个人角度考虑,本来自己一个人生活就挺好,吃光用光,今朝有酒今朝醉。

要是结婚了,就要改变身份,接受另一个人长期存在自己的生活中,为了房子,票子,孩子,两个家庭可以进行各种博弈,各种算计,还不能保证自己付出以后可以有等值的回报,怎么看都是

1 1<2。

既然如此,两个人在一起比自己一个人生活得还差,那大家还结个毛线的婚。

90后们当然把这个道理想得很明白,所以结婚率越来越低,离婚率越来越高。

因此,如果想解决头胎的生育率,就必须解决以上两个子问题,但这两个子问题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

要改变人们固有的观念,需要更加强大的利益驱动才有可能扭转,可是短期内还无法看到这样巨大利益的存在。

所以用80后的三胎作为人口过渡,用70-90后的人口红利作为存量吃老本,然后从00后甚至10后开始扭转人口颓势,恐怕这才是真正的人口发展之大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