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起来炼丹(廿六)国逢衰世,千年炉火终熄灭,新的药物开始流行

 见青黄 2021-08-21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这个时代,来自东北的满族人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采取了更野蛮的手段以控制中华大地。最能体现这个王朝的暴力性莫过于著名的“剃发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汉族人被迫放弃了穿戴几千年的汉家衣冠,剃去半边头发,改蓄游牧民族的辫子。这里面传递的信息不仅仅是一种发型的改变那么简单,而是向天下昭示,被征服者只能无条件服从征服者的意愿,文明传统在这种极端的权力面前一文不值。

一起来炼丹(廿六)国逢衰世,千年炉火终熄灭,新的药物开始流行

血腥的剃发令

宗教领域也是如此。无论佛,还是道,甚至是儒,都必须无条件为清政府的统治服务。满族人在关外本信萨满教,后来象蒙古人一样,接受了藏传佛教。而入关后,又以儒教的理学治国。在明朝倍受皇帝青睐的道教所受的关注度一落千丈,但是需要的时候,皇帝们也不会放弃利用道教的。于是在清军刚刚入关时,顺治皇帝就敕封了第五十二代张天师张应京为一品官,管理天下道士。还有白云观的王常月、先天道的李廷玉等道士也受到了顺治的重视。随后清廷推行了“三教并举”的国策,其目的当然还是为了加强对老百姓的精神控制。

时间很快到了那位被称为“千古圣君”的康熙帝的时代。作为少有地与外国前沿科学有所接触的皇帝,康熙认为佛道两教都已经衰落,不可能对社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只是用来应付愚民的法子或者文学使用的题材。但其实他对所有的新思想、新技术发展都充满警惕,随时准备将任何不利统治的因素扼杀在摇篮中。

最能体现康熙矛盾性的莫过于他与方士朱方旦的交住。朱方旦是当时的一位内丹大师,属于半道半俗的人物。但由于颇有几分神通,所以在湖广一带有相当大的影响。于是被忌讳其能力的巡抚董国兴逮捕,押送进京问罪。本来都准备斩首,却正好遇到孝庄太皇太后的60岁生日。朱方旦本来就没有什么实质的罪名,于是被释放了。以他的内丹术在京城为人治病,广收门徒。竟然惊动了康熙,于是请入宫中,待为上宾,屡有赏赐。

如此君臣融洽,直如南朝宋文帝和陆修静故事。但过了几年,朱方旦却又被抓入大牢,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他经过多年潜心研究,认为人体的思维活动是源于“脑”而非“心”。这一在现代已经被普遍接收的科学观点在当时却引起了轩然大波。原来“心”正是程朱理学的基础。正所谓“心外无物”。当时的主流认识相信,心就是一切善恶观的来源。朱方旦这一观点对清政府的冲击,正如中世纪“日心学”对教廷的冲击一般。更加上康熙感觉朱方旦的影响力过大,难以控制。于是朱方旦遭遇了同欧洲的布鲁诺同样的命运,被以传播邪术之名处斩,所有著作都被销毁。

一起来炼丹(廿六)国逢衰世,千年炉火终熄灭,新的药物开始流行

因“邪说”被杀的朱方旦

这的确是很可惜的一件事,因为几乎于此同时,西方也才产生了“脑科学”,认为大脑是人类一切思维活动的源头。中国本有可能在这场世界性的认知革命中做出贡献,却被无情的扼杀了。

如果要评选清朝的“戏精”,康熙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他可以兴趣盎然地在后宫摆弄外国传教士带来的最新科学仪器。但转身就禁绝这些东西在民间的传播。对于丹药,他也是如此。在公开场合,康熙不止一次发表过讲话,指出仙人的虚妄性,声明自己不信炼丹,不服补药之类。有一次他南巡时,途经江宁,有个叫“王来熊”的老百姓,专门来行宫献上了一本《炼丹养生秘书》。康熙马上把诸大臣召来,大讲一番诸如“炼丹不可信”的道理。最后把那本书丢还给了王来熊。自然引来群臣纷纷颂扬。

康熙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其实是他太聪明了,知道经过明末那几场波折,炼丹术最后的那点信誉早就被败坏光了。他真正要公开说炼丹有价值,估计就算大臣们嘴上不说,心里都会嘀咕:“这个傻叉。”搞不好还来几个不怕死的木脑壳,来次“冒死进谏”。那就麻烦大了。

事实上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位“圣君”最后还是炼丹了。

这样的事当然不可能轻易泄露出去,后人是在清宫档案中发现的,当时在清宫西苑,就有道士李不器、王文卿、谢万诚秘密为皇帝炼丹。而在流传下来的康熙谕旨上,透露出康熙还曾让道士试丹的事,甚至还有道士被丹药毒死了。

一起来炼丹(廿六)国逢衰世,千年炉火终熄灭,新的药物开始流行

“千古一帝”康熙

这其实是件相当尴尬的事。因为在很多人眼中,康熙就是明君的典范,他怎么也会如此愚蠢?于是有说法康熙只是拿这些道士来当玩物,逗着玩呢。其实从历史上的记载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他是一位有充分好奇心的探索精神的皇帝。如果自己有资源,凭什么不去做?当然,这种探索只能限于他本人,其他百姓是不可能接触的。

相比之下,清朝的另一位明君,有“劳模”之名的雍正皇帝就要比父亲真诚得多。他在中国炼丹史上有两个“最”字——最后一位公开炼丹的皇帝,也可能是最后一位死于丹药的皇帝。

雍正帝所以炼丹也是有思想基础的,他是清朝最崇道的皇帝。敕封过第五十五代张天师张锡麟。而且雍正进行了很多道教活动,比如在养心殿西暖阁建供奉道教女神斗姥的“斗坛”。在地下埋驱邪的“五方符板”,还有就是召请很多道教人员,定制道教的法器。不过和其他崇道的皇帝有所不同的是,雍正着重的是“佛道调和”,也就是想方设法将佛道两教融为一体。他说过“性命无二途,仙佛无二道。”这就是雍正最核心的宗教观。因此,他并不排斥佛教。

其实雍正所以信道,多半还是因为服丹所带来的好处。因为相对一切随缘佛教而言,道教对于解决一些疑难杂症的实际功能要强得多。据记载,从雍正四年开始,皇帝就开始服用一种强身丹药,叫“既济丹”,取《易经》中的“水火既济”之意,雍正服下后感觉很有效果,精力百倍,于是不但自己吃,还赏赐给自己手下的那些名臣,如田文镜,岳钟琪等等。

然而到了雍正八年,皇帝忽然大病一场。痊愈后也许深感既济丹已经不足以满足需求,于是密令全国地方大员,寻找异人和仙丹。

这场寻访声势浩大,但作为寻访重点的很多异人不是徒有虚名就是正好仙去。最后还是浙江总督李卫传来好消息,在河南有一位名叫“贾士芳”的道士,医术通神,可以为皇帝效劳。

其实这个贾士芳也算雍正的老相识,他本住白云观,在雍正七年皇弟怡亲王允祥就推荐给皇帝过。但皇帝和他接触后感觉这人对主流的“心性学”没有接触,这就象是主治医师没有大学文凭,这自然入不了龙眼。于是便给了贾士芳些赏赐就打发了。没想到居然走了眼,于是赶快请贾士芳入了宫。

一起来炼丹(廿六)国逢衰世,千年炉火终熄灭,新的药物开始流行

李卫在现代人眼中是个有几分可爱的角色

贾士芳才入宫的那几个月,皇帝受了他的医治,感觉效果很好,于是还表彰了李卫。

眼见贾士芳一下子从一个民间土郎中转变成炙手可热的御前红人。但事情马上急转直下,一下子贾士芳就得罪了皇帝,很快就被杀了头。不过皇帝还是安慰李卫,说这事和你没关系,是这个人本来就是妖人。

虽然是这样说,但贾士芳是因为什么原因掉了脑袋呢?一直是个谜。

其实从各个方面来看,这雍正杀贾士芳应该同三国时曹操杀华陀是一回事。雍正与曹操一样有多疑的性格,但他的病却又是长期积劳之下的慢性病,不可能马上好。这就养成了皇帝对贾士芳的依赖程度。而这对唯我独尊的皇帝来说是不能容忍的。他甚至有种感觉,那就是贾士芳会以医术来控制并耍挟他。猜疑心一起,主治大夫也就危险了。偏偏贾士芳是个有个性的主,有时候嘴巴没遮拦。时不时哼两句:“满天神佛听我号令。”既然神都听你的,那拿奉天承运的皇帝来做啥?当然就起了杀心。

但和曹操一样,雍正不可能没有后手。曹操的后路是左慈,雍正的后路是一位叫“娄近垣”的道士。这也是位内丹大家。他为雍正设坛礼斗,似乎治好了雍正的病。但事实上,自雍正九年开始,皇帝就已经在圆明园里开始炼丹,而且是炼传说中的铅汞大丹!

一起来炼丹(廿六)国逢衰世,千年炉火终熄灭,新的药物开始流行

沉迷炼丹术的雍正皇帝

这事做得很秘密,基本是后人考证出来的。过程很象破案。在雍正八年的内务府帐目中,赫然记录了在月末一个做木匣的工程消耗,所费柴炭居然达到4400斤之巨,这就明显有问题了。你说这些小手工要这么多燃料做什么呢?经办人是雍正最贴心的心腹内务大臣海望,地点在圆明园内的“秀清村”,也就是后来的“别有洞天”。同时还有太医院使介入,这就把怀疑的方向直接引向了炼丹制药。后来的帐目印证了这一推测,因为需用的材料很快出现了铅、硫磺、铜、铁等炼丹原料。从雍正八年到雍正十三年,一共要了157次,每个月都有两次以上,而炼丹地点也不固定,有时在紫禁城,有时在静明园,不过大部分还是在圆明园。共耗炭八万四千斤,煤三十八万斤。而且在雍正十二年,皇帝曾经两次把自己炼成的丹药拿来赏赐给大臣,这就坐实了他的确在炼丹。

娄近垣似乎没有参加到这过程中去。事实上聪明的他在雍正十二年带着大量赏赐告别了皇宫,然后在龙虎山安然收徒置地,终老于斯,享年九十多岁。他的离开可以有两个可能性解读。一种是他认识到皇帝丹毒发作在即,从而远离避祸。另一种可能则是当他还在宫中时,可以控制炼丹方向不至于走偏。等他离开之后,宫中的炼丹道士就为所欲为起来。

有关雍正死于丹药的事,这些年几乎已经成为定案了。原因就是在他死的当月,宫中还要了二百斤“牛舌头黑铅”。而当他一旦驾崩,御前道士张太虚、王定乾就被乾隆赶出了宫中。虽然在新皇帝的驱逐令中没有提到这两为雍正炼丹的事,但是人们相信,乾隆是为了防止家丑外扬,有损雍正的声望,所以故意不提。

一起来炼丹(廿六)国逢衰世,千年炉火终熄灭,新的药物开始流行

被认为是最长寿皇帝的乾隆

不过这个认识有个很大的漏洞。那就是以清政府的凶残,乾隆做事之狠厉,可能如此轻易放过致死自己亲生父亲的“凶手”?之前朱方旦、贾士芳的遭遇已经让我们看清了皇帝对术士也是视为工具,想杀就想。更何况以“文字狱”而有名的乾隆?

其实这事要不就是清政府好面子,愚蠢得过了头。认为泄露雍正炼丹的事会造成比雍正本人死亡更严重的帝国声誉的损害。要不就是真正致雍正而死的不是丹药,而是疾病。这两年《雍正皇帝》这样的正剧已经深入人心。象雍正这样敬业的皇帝的确是历史上没几个。一个勤奋的皇帝把自己累垮不是很正常的吗?何必一定是服丹药致死?

可以肯定的是,没哪个人对死掉的皇帝做过病理解剖,一个也没有。所有所谓“死于丹药”的皇帝都是根据后人的推理推测,就象明朝的皇帝“死于荒淫”一样。

雍正之后,乾隆对道教的热情一落千丈。他甚至把第56代张天师的阶位从一品降到五品,也就是从宰相级下降到州官级。这个职位调得有点狠。因为大部份五品官甚至没有见皇帝的权力。

这还不是最惨的,到了道光皇帝时,皇室终于中止了和正一教的千年合作,后来再没有恢复。

一起来炼丹(廿六)国逢衰世,千年炉火终熄灭,新的药物开始流行

道光皇帝

炼丹术和道教都这样衰落下去了。虽然如此,但中间还是有些许亮光。如同治十三年,最后一部炼丹专著《金火集要》出版了。还有一位叫“高仁峒”的白云观道士,颇得慈禧的宠信,曾经参加过和八国联军的交涉。不过这些也不过是最后的回光返照了。

炼丹术,这一中国人传承两千年的活动,终于走到了尽头。

但是人类对于药物的需求却还是会持续下去。在丹药彻底退出人们视线的同时。几种新奇的药物从外国进入了中国,成为最新的时尚。

它们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罂粟了。这种药本来是在唐朝已经传入中国,但之前人们主要是用做药材。但在明末,人们发现它能够提炼出鸦片,并将其用于治病。在清前期吸食鸦片尚是一种个人的享受行为。但后来人们就发现了其毒副作用,并且造成大量的白银外流。皇帝一度想禁止这种药物,却立即引发了从中赚取大量利润的外国政府嫉恨,爆发了举世闻名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打得大败,不得不承认鸦片合法。从些全民吸食鸦片成为正常,也深刻改变了中国的国家命运。

一起来炼丹(廿六)国逢衰世,千年炉火终熄灭,新的药物开始流行

美丽危险的罂粟

比较起来,进入中国的第二员大将虽然不如罂粟那么影响深远,但现在还在影响我们的生活。这就是烟草,这种原产美洲的植物是做为药物进入中国的,明末的人们甚至将它们做为同仙丹一样的起死回生药物来崇拜。明末的《食物本草》就称烟草为“返魂烟”,讲述了一个海外鬼国靠嗅烟草起死回生的故事。清朝人相信,南方人可以通过吸烟来袪瘴,北方人可以通过吸烟来御寒。也是广收欢迎的药物。

鸦片、烟草之外,还有第三种流行于清朝的药物叫做“洋虫”,又叫“九龙虫”,这种小虫体长才6毫米,原产南洋一带,清朝进入中国,据说可以用药物饲喂,虫体可以变得红润可爱,在治疗数十种慢性病方面有奇效。

一切的一切都证明了,丹药所以流行,还是因为人们的需要,就算没有丹药,还会有其他药物来填补它的空位。至于这些药物是否真正对人体有益,那是另外一回事了。甚至有可能还不如丹药呢。

一起来炼丹(廿六)国逢衰世,千年炉火终熄灭,新的药物开始流行

洋虫

时间进入现代,本来丹药的故事已经结束了,但人们对于长生不老的需求却似乎更为炽热了,新的“丹药”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而且还在继续。只可惜对于过于现实的东西,有些反而不可能广为传扬,虽然我会写出丹药的现代故事,但能否为朋友们所见就听天由命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