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36岁了,还得对28岁的领导赔笑脸”:中年人的职场,心酸自知

 百万码字姬 2021-08-22

现在很多“中产”都挺惨的。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最近一些教育领域的公司关门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大片的裁01员

和合同的解约。

我有个朋友就很倒霉,摊上了这事儿。

朋友今年36岁,程序员。

两年前,刚刚跳槽到这家培训行业的公司,当时入职的时候,谈好了月薪三万,是他职业生涯以来最高的工资了。

当时特别高兴,发了好几天朋友圈,不停地炫耀着。

那时候因为找到了这份好工作,原本打算买的九十平小房子,直接一步到位买了140平的大房子,因为当时觉得,三万的月薪肯定还得起一万多的房带。

当时大家都觉得,以后鼓励生二娃三娃,培训行业肯定前景一片大好,他的职业也是未来可期。

没想到,这月薪三万的日子还没过满两年,这不,前几天,新一出来,他就跟着其他的程序员同事,一起排队办离职了。

网传某公司扎堆办离职的场景,跟我朋友所遭遇的处境差不多吧。

辞职之后他不敢停留,火速找了另外一家公司,辞职后第三天,就入职新公司了。

因为不敢在收入方面有所断层,所以挑选工作也没有什么余地,谁给他发offer他就去了。

新公司是一家三十多人的小公司,软件开发部的主管很年轻,九零后,今年才28岁。

而朋友已经36岁了,当时面试的时候,这个主管就有点别扭,不想招他进来。

奈何这个公司的老板相中了他,自己做主让他入职了,老板原话是“我们公司需要你这样有同行业工作经验的,成熟的中年程序员”。

然而入职了之后,这个28岁的主管却总是找他麻烦,经常冷嘲热讽:

“今天还请假啊?我们公司是小公司,可禁不起你这样请假啊。”

“老李啊,你这边开发进度太慢了啊,你这样会拖垮我们整个团队的。”

总之就是无尽的穿小鞋……

但朋友也没办法,只能忍耐,因为他非常需要这份工作。哪怕工资没有之前的高,但好歹能应付和日常开销。

28岁的领导对他如此的不客气,而36岁的他也只能赔笑脸:

“我会努力的。”

“好的,我明白了。”

程式化的机械回应之下,是一颗心酸疲惫的灵魂。

谁没年轻过,谁没意气风发过?

谁没点脾气,谁没点血性?

但为了生活,还是得低下头,把所有的委屈咽下肚子,只为了能继续供养家庭,支付高昂的生活成本。

其实,听完了朋友的叙述,小编的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

在这里,给八零后的中年朋友如下三个建议,也可以说是忠告吧。

只要你能做到两条以上,大概率可以避开糟糕的中年危机,让你的中年过得更加从容一些。

一、35岁之后,轻易别主动跳槽。

35岁之后,不管你喜不喜欢,都建议你保住当前的工作,至少他是有工资的。

如果你一定要跳槽,那建议你优先找【稳定】的工作,而非【高薪】的工作。

稳定的工作,即使没有太高的工资,但至少可以保证你的房贷以及日常开销。

但高薪的工作,在这个一切都不明朗的时代里,高薪背后可能并不简单,有可能是一个坑,跳进去就不好出来了。

就比如上文说的程序员朋友,当时进那家培训公司的时候,同时还有另一个做智能家居的也要他。

但当时他觉得前者更有前途,于是接受了前者的offer。

两年过去,后者公司发展的越来越好,而前者却遭遇了寒冬。

所以未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准,但“稳定”二字肯定是普通人生活里最宝贵的事物。

二、对职业诉求进行取舍,只保留一个核心诉求。

很多人年轻的时候,觉得自己这也能行,那也能行,这也爱好,那也喜欢。

于是就进行各种职业的尝试。

不是说敢于尝试这件事不好,但有一点一定要留意,那就是:

尽量在28岁之前,确定自己未来5到10年的职业发展路径。

其实大多数人到了30岁,职业生涯基本就定型了,那些40岁,50岁还能出奇迹的都是个例。

大器晚成这个词,之所以这么振奋人心,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种现象太稀缺了。

多数人还是得在30岁之前,尽快确定自己接下来几年,到底要做什么事业,不要贪多,只保留一个核心诉求,然后在这个垂直领域耐心沉淀,

这样你的职业就会发展得更快,更好。

三、提前准备“应急口袋”。

什么是应急口袋呢,就是说,当你遭遇不可预知的“黑天鹅事件”时,你得有一笔能够帮你暂时渡过难关的存款。

这笔钱,可以让你在没有工作,没有收入的状态下,还能正常生活三到六个月。

这样,当生活的黑天鹅振翅而起时,你和家人就不必那么狼狈。

只要有这样的一个应急口袋,找工作可能也不必太着急,可以慢慢找,找到合适的,有前途的工作,再去上班。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得平时有一些未雨绸缪的思维方式。

建立正确健康的消费观,不坐吃山空,不寅吃卯粮,这样才能在浪潮袭来时,确保自己站在安全的岛屿上。

讨论

作为三十多岁的员工,在公司被二十多岁的领导训斥,穿小鞋,你经历过这种事吗?

欢迎评论区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