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好唯一的自己

 特教梦 2021-08-22

做好唯一的自己

——读《做内心强大的女人》有感

王丽

渭南市特殊教育学校

其实,我近几年并没有怎样看书,因为工作的繁忙,生活的琐事,使我无瑕去静下心来去书中畅游。我对书的印象,还停留在初中时期的琼谣小说里;还停留在高中三年为迎战“黑色七月”那堆积如小山的教科书里;停留在初为人师时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等的各种教育教学以及教辅资料里。可真正停下生活与工作的脚步静下心来好好去读一本书时,还是遇到卡耐基的这本《做内心强大的女人》。


让我对这类书有了另一番认识,不光是因为里面的内容引起了我的共鸣,也因为它让我对很多事情恍然大悟、茅塞顿开。适当地读一些心理方面交际方面的书,对自己的人际交往和为人处事会有一定的帮助。不是说要让自己要多有心计,而是要去懂得如何避免化解可能会发生的矛盾和不愉快。这个根本不会影响我成为一个简单生活的人,只会让我有智慧的简单快乐地活着。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做一个有情商的人吧!


作者用简单的文字和生动的故事,讲述着生活的哲理,告诉女人要变得温柔且坚强、宽容并微笑、自尊且自爱、快乐又自主、淡然有魅力、善良而委婉、会感恩懂尊重、不怨恨会体贴,懂放松会发泄。


不太精明,有时候糊涂才可爱。我是一个不喜欢和人争辩或者去插话的人,可能从小跟性格太安静有关,跟人争辩从来没有给过我快乐的感觉,相反是过程中挣扎,事后后悔的感觉。有时工作中有些自己的看法与想法,想着与大家分享、探讨。出现两种结果,一种认识是直言己见,为使工作更加完善;一种认识是“找事”、“事多”!后来就直接闭嘴,久而久之,这便成了一个习惯。其实这个现在带给我一些困扰,因为不会去争辩,所以懒得动脑去思考问题,有时候脑子里有想法的时候也是懒得表达,让我在工作和与朋友交流的时候挺尴尬。我也在尽量的克服和改正,毕竟在某些场合,不说话是不适宜的。但是,在生活当中,这种个性也有一定的帮助,有些事情装糊涂比脑子太清楚活得自在。正如卡耐基说的,这种糊涂不是无思想、无意识、无主见的糊涂,而是一种以豁达、宽容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的糊涂。平时,无论是在与同事相处还是和朋友相处,各种各样的小摩擦总归是有的。因为我的糊涂,我没有把一些零碎的小事放在心上,所以少了很多烦恼,这些个小事其实是别的同事或朋友无意跟我提起,这种暗地里的不和谐久而久之会爆发大战争。我很庆幸自己没有那么聪明。很多人,因为太“聪明”,把事物看得太清楚,善妒而悲观,导致自己孤独,觉得人情冷淡,这样对待自己,真是不值得。


爱自己,做个值得被爱的人。一个女人只知道去爱别人,为别人去付出!可却忘记了爱自己!爱父母、爱丈夫、爱孩子。整天爱这个、爱那个,为父母安享晚年,为丈夫、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把自己当成一列永不知停下来看看风景列车,跑呀跑!累的象头驴。例如我自己,一个留守妻子,上有老父要尽孝,下有幼子要尽“教”。周一到周五做饭、上班、做饭、辅导作业、收拾屋子……周末送孩子上学习班、做顿好饭、洗衣打扫,就你是个陀螺转个不停。没有自我,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每时每刻好象都在为家人而一劳做。今年四月份的一个周末,送儿子上书法班时,在商场转,办了张美容卡。想想青春不再,抓往青春的尾巴再挣扎一番。想着每周等儿子的这两个小时可以享受享受,结果去了两次后,儿子时间调整,与美容院上班时间冲突,就再也没时间去了。每次美容院小妹妹打电话问什么时候可以去时,我心里都好无奈。看了这本书我觉得自己就是耐基笔下的失去自我的女人。我要改变自己,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将自己的爱分一些给自己,做一个爱自己,且值得爱的人。


只问付出,不必苛求别人的感恩。很多人在对别人好时,总是希望别人能同样回报自己。包括我,有些时候这种想法也会存在。但是当我们的付出得不到预期的回报时,我们就会失望和沮丧,久而久之,就会变得不主动不乐观,那时候,我就会告诉自己,你不能左右别人的思维,但是只要你做的事情能让你快乐并且问心无愧就够了。我称这种精神为阿q精神,有点变味,但是觉得很可爱。这本书里,萧伯纳引用了约翰逊的话”感恩是那些有教养的人才有的美德,你不要去指望从普通人德身上找到。”我不能要求别人有教养,但我一定要要求自己有教养,别人待我好,我便加倍对他好。别人待我不好,等气消后,我便不当回事,活好自己,继续生活。


时常给自己进行“格式化。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为了不被这个社会所淘汰,我们必须努力学习,积极工作,改善生活。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难免会不顺利,那么不快乐的情绪会越来越糟。如果心中的不快一直找不到宣泄的途径,就会在人们的心理上形成强大的潜在压力,轻则影响工作和生活,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心理失衡从而引发心理疾病。因此,心情不好时,我们要学会合理宣泄心中的不快,多想些开心快乐的事,这样低沉的心就会飞扬起来。


……

这本书里有太多值得我回味德道理,我想等将来,遇到心里不顺的事情时可以翻出来再品味,必定会有另一番收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