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米》的教学反思

 特教梦 2021-08-22

 语文源于生活

——《米》的教学反思

程 妮

渭南市特殊教育学校

《米》是培智语文第一册第八课的内容,但因学生的程度较重,我对教材做了一点改动,在认识“大、小”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熟悉的粮食作物入手,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大米、小米和玉米,进而认识生字“米”字。课堂上基本上完成了教学设想,完成了预设的教学任务,现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做以下简单的小结:

一、强化课堂纪律,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益智一年级一班的学生刚入学不到两个月,学生对学校的生活还不是很适应,上课经常出现乱跑、乱喊的现象。因而上课前对学生进行课堂纪律教育,明确上课什么该做,什么样不该做。对于纪律性差的朱诚俊和田怡菲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反复强调。整节课中学生表现良好,乱跑乱喊现象较少。

二、教学中结合实物和直观的多媒体图片,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三种粮食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我先用直观的实物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逐一让学生认识大米,小米,玉米,通过摸、看等方式感受三种粮食的不同,指导学生读好三种粮食,然后我出示图片,听老师指令找出相应的食物图片,接着层层深入,引导学生练习说话“这是大米(玉米、小米)”,老师的反复指导,一步一步地纠正学生的发音,直到学生会说为止。最后出示食物图片,让学生找出哪些食物是用大米做的,哪些是用玉米,加深学生对三种粮食的巩固。课堂结束时我用《锄禾》古诗动画引导学生要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不乱倒剩饭剩菜,爱惜粮食。整节课一步一步深入,层层递进,由字到词到句,联系生活实际,用直观的图片和实物调动学生的感观,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刚接触特殊儿童这个新团体,对学生的心理、认看掌握不够到,在教学过程中认识三种粮食用的时间过短,导致有的学生认识三种食物,最后的古诗拓展有点过深,学生不容易理解。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更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教学设计,用贴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生活中发现语文素材,让语文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生活。为学生今后走上社会打下基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