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脱贫圆了脑瘫男孩的上学梦

 特教梦 2021-08-22

教育脱贫圆了脑瘫男孩的上学梦

——教育脱贫帮扶叙事

刘建生

凤翔县特殊教育学校

“谢谢老师!要不是你们定期给我儿子张世伟送教上门,他这辈子就无法上学了。你们还给我们送来了米、面、油、醋、挂历等,国家对残疾孩子真是太好了!”张世伟的爸爸眼里噙着感激的泪花,口里不停说着感谢的话,倾诉着一位残疾孩子家长的心声。

张世伟是一位脑瘫男孩,今年13岁,家住柳林镇三家店村四组。他家因为张世伟的病,备受精神和经济的双重折磨,是典型的因病致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张世伟,就是我和张老师“三秦教师结对帮扶”活动的扶贫对象。从父母断断续续的描述中,我们得知命运对这个男孩没有丝毫的怜悯和眷顾:张世伟在两岁半时,父母发现他右脚不挨地,在县医院没查出什么,在西安儿童医院也未查出病因。后来用结核疫苗治疗,最后四支针剂出了问题。最后在县医院杜宗堂大夫处诊断并做CT确诊为脑瘤。去宝鸡解放军第三人民医院切除脑瘤,左右脑瘤因风险大而不敢做,又在西安脑病医院治疗三月,后经上海儿童医院检查为脑积液。所以,张世伟和轮椅为伴,从没上过学。作为特殊教育学校,我们的扶贫方式就是送教上门,扶智、扶志并举。

“什么是幸福?只要身体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这是我到脑瘫男孩张世伟家教育扶贫后的感慨。

秋季的一天,我和同事驱车来到了三家店村,开始首次教育扶贫。我俩多方打听下来到了他家门前,只见大门紧闭,敲了半天大门,没人回应。我们电话联系他父亲,他父亲说在县城建筑工地干活,娃他妈应该在家,他电话联系。可一会儿电话回过来,说他妈没拿手机。我和同事正在着急,一位大妈走过来,说刚才还见张世伟妈妈了,应该在地里摘辣椒去了,她帮我们去叫人。

果然,不一会张世伟妈妈就回来了,歉意地对我们笑笑。开门之后,我看到了张世伟。只见他十一二岁,坐在轮椅上,可能怕他流口水,大人给他脖子上围着白色纱布。

随后,我们和张世伟妈妈打开了话匣子。张世伟是我送教上门的六个学生之一,家住柳林镇三家店村四组,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不善言谈,常年在城区建筑工地打工。他妈妈也是个农民,常年在家陪伴他。他姐姐在户县念大专。

带着同情,我和同事开始为他妈妈宣传《凤翔县教育脱贫政策》,然后给孩子送了爽歪歪和帽子。尽管东西不值钱,但这是我们的一片心意。孩子脸上露出开心的微笑,我们也感到一丝欣慰。

我们先进行扶智。开始上课了,我俩给他送了一套新课本。我上的是《实用语文》第一课,让他初步认识学校、老师、同学等。张老师上的是《实用数学》,使孩子初步认识“1”.

她妈妈是个很朴实的农妇,饱经沧桑的脸上隐约透着自卑和无奈。为了让张世伟的妈妈更加坚强,我俩对她进行了扶志。我们给她列举了送教上门的许多对象,有些情况和张世伟类似,有些甚至比张世伟更为严重。我们开导她:“人人都盼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聪明、活泼,但有时灾难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有些灾难让人难以躲掉。与其怨天尤人整天生活在痛苦里,不如正视现实,乐观面对。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还不如开开心心每一天。再说,国家对残疾人教育越来越重视,我们会定期来给孩子上课,一些补助政策陆续出台。你们一定要坚强,首先要在思想上战胜自己。”听着听着,张世伟妈妈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

此次到张世伟家开展教育脱贫,我想了很多。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苦难有时令人猝不及防,像张世伟的病几乎拖垮这个家庭。但可喜的是张世伟的爸爸妈妈坚强地挺过来了,他们千方百计为孩子医治,不离不弃,演绎着感人至深的父母大爱。这些残疾孩子的父母,忍受着经济、精神双重压力,他们的苦和累,常人难以体会。张世伟每天的吃喝拉撒睡,都要大人照顾。孩子还小,今后的路还很漫长。

同时,我们也看到,党和政府也已经为这个不幸的家庭伸出了援手。听说他家已经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低保,有扶贫干部和他家结对帮扶。而我们特殊教育学校的扶贫举措——送教上门,圆了张世伟的上学梦。今后,我们将定期为他开展送教上门工作,竭尽全力帮助这个不幸的贫困家庭好起来。

我们在心里默默祝愿,祝愿张世伟的病能好起来,盼望他家的日子能好起来。我想,在各级扶贫干部努力帮扶下,加上张世伟一家的辛勤汗水,他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