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畅游与旋律】声音的长短

 特教梦 2021-08-22

【唱游与旋律】声音的长短

张琳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宁特殊教育学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声音长短的判断掌握,开发自身的新技能,从而增强自信心。

2过程与方法:先学会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在组合到一起融入音乐。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身体协调能力。             3知识与技能:学会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节奏,并能跟着音乐准确的打击出来。教学重难点:认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并能够准确的跟随音乐打击出来。

教学准备:

自制沙锤(两只空水瓶,分别装入约瓶身三分之一的大豆和大米)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律动:

合拢张开

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过的声音的高低吗?对!一首歌曲除了声音有高有低外,还会有长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音的长短。

二 初步感知     

再次慢动作做律动,感受每个歌词之间的区别,引出音的长短,

同学们,你们察觉到了吗?律动歌词里“合拢张开”每个字是一样长,“小手”就比前面的字要长。这就是老师今天要给同学们讲的音的长短。

在音乐中表示音的长短都会用不同形状的音符来表示。下面老师就给同学们介绍两种音符。

三 学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1,四分音符, 出示卡片。



四分音符像一位长了黑色头发的小姑娘,符头是黑色的。每一个四分音符就像我们走路时迈出一条腿一样。两个四分音符就像我们向前迈出两步。请同学们起立跟老师一起走一下。

现在我们用手里的沙锤来打击一下四个四分音符,(装黄豆的沙锤用左手拿,表示重音;装大米的沙锤用右手拿,表示弱音。)左手先击打第一下,右手击打第二下,两手交替匀速击打。(带领同学们练习一分钟)

2八分音符,出示卡片

同学们看这就是八分音符,八分音符像一对双胞胎的黑头发小姑娘,而且还手拉着手,也像长在一起的两个大樱桃亲密的连接在一起。所以八分音符要比四分音符短,像我们在跑步,走路时我们迈出一步的时间,跑步已经迈出两步了。下面请同学们起立跟着老师来原地跑步练习一下八分音符,老师喊“1”,你们喊“嘿嘿”(练习四遍坐下)

下面我们用手中的沙锤来击打一下四组八分音符,请同学们注意,八分音符我们双手同时快速击打,老师喊“1”,你们喊“嘿嘿”(带领同学们练习一分钟)

3比较练习

同学们,老师现在击打一种音符,请同学们猜猜这是长还是短?可以说出是几分音符吗?(教师在四分音符与一对八分音符中任意切换,让同学们分辨)4结合练习

好,同学们的耳朵可真灵敏啊,小音符都逃不出你们的耳朵。下面我们把今天学习的节奏串起来击打沙锤吧。先分左右击打四个四分音符之后,在击打四组八分音符(带领同学们练习一分钟)

5播放奥尔夫音乐《布谷鸟》把结合练习的节奏跟随音乐击打。

同学们,森林有一群布谷鸟正在开音乐会,听到我们练习的这么有趣,动听,就想请我们一起去参加,同学们就用老师领你们练习的节奏组合配合音乐,一起去参加音乐会好吗?(播放音乐)

四   小结  

同学们今天表现的都很棒,不仅学会四分音符,八分音符,还能用耳朵分辨出她们的长与短,如果同学们可以把这两种节奏自由组合,完成新的《布谷鸟》,疫情期间在家里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来做这个游戏,老师想同学们一定会很开心的。如果能给老师分享一张你们一起合作的照片,那样老师也会很开心的。今天的旋律与畅游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教学反思:

疫情期间,通过网课给同学们讲解了一堂《旋律与畅游》课,学习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现就针对本节授课效果做如下反思。

设计这节课之前一直担心让孩子们学习乐理知识难度大,掌握不了。上完课发现我的担心多余了。因为加入了打击乐,孩子们课堂气氛都很活跃,所有的节奏孩子们掌握的都很好,基本上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重难点。这就给我增强了信心,迈出了第一步就在让孩子们识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我会继续坚持下去,用音乐敲开孩子们的心门,用音乐去打开孩子们心底里的潜能。不足或需要改进的地方我总结了三点。

一 对于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节奏和时值,孩子们很容易混淆,所以初期的时候八分音符不要细讲,一定要两个连在一起当成一组节奏讲,这样学生的吸收效果会好很多。

二 节奏对于有自闭症的孩子比较好掌握,可以给这样的孩子增加一些难度,去开发他们的音乐天赋。但大多数孩子四组八分音符连在一起很难掌握好个数,在这里要把课节数多出几节,让孩子们去掌握。

三 对于能力强的孩子可以让他们打击比较复杂的节奏,能力弱的孩子只打击一些简单的节奏,这样可以让孩子们团结合作,又在合作中找到了自信与快乐。所以等疫情结束后一定组织孩子们拿起各种打击乐,来进行一场“盛世音乐会”。

以上便是我对这节课的总结,反思。反思是为了更好的前进。我会在特殊教育的路上不断探索前进,给星星的孩子们做好引路灯。



点击二维码关注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