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设计】走丢了怎么办

 特教梦 2021-08-22

【教学设计】走丢了怎么办

李小辉

   平远县特殊教育学校   

一、设计意图

 “走丢了怎么办”是在学生学习了二年级上册第10课《我生活的小区》相关知识基础上所设计的教学内容。通过展示小朋友走丢后的反应,来进行本节课的教学:一、走丢后不要哭;二、找附近的人帮忙;三、告诉他人自己的家庭地址或者联系方式、提供求助联系卡;四、待在原地、等待家人。本课内容是对学生处理生活中走丢了突发事件能力的考察,也是对学生叙述居住地址和周边环境的考察。

二、教材分析

《走丢了怎么办》是人教版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适应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5课《这里是我家》,第30页-35页的部分内容;本课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真实演练了解并掌握走丢了应该怎么办,培养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学情分析

本班为高年级一班,我班共有10名学生,3名女生,7名男生,根据学生学习生活适应的基础、掌握社会生活知识、技能的能力、逻辑思维发展的情况、语言发展的程度、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等把本班学生分为3组:

A组学生:谢、张、黄

应付突发情况能力强,其中张坤能说出自己的家庭地址、家长的联系方式;黄梓琪能说出小区名称和家长的联系方式—“物业电话是家长联系方式”; 谢娴能根据情景说出自己的名字、家庭地址及门牌号、走丢了等信息,但不能说出家长联系方式,知道使用联系卡。

B组学生:潘、姚1、吴

应对突发情况能力较弱,其中潘聪能说出自己的家庭地址-小区名称、几室,但是不能说出在哪一栋;姚玉燕、吴科辉只能说出自己的名字,但是不愿意向别人说,不能说出家庭地址和家长联系方式,但是吴科辉知道爸爸的职业是老师,没有求助意识,不会使用联系卡。

C组学生:姚2、刘、马

应对突发情况能力弱,其中姚伟翔不能说清楚自己的姓名,刘子莲、马金伟能说出自己的名字,三名学生均不能说出家庭地址和家长联系方式,如有联系卡也不知使用联系卡。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A组:掌握简单的求助方法,能正确甄别求助对象、把自己知道的家庭信息或者家庭联系方式告诉求助对象。

B组:走丢时能利用家人信息或者联系卡求助,在他人询问下能把知道的家庭信息告诉求助对象、主动出示联系卡。

C组:与家人走丢时能利用联系卡求助,能主动出示联系卡。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景模拟学习与家人走散时如何向别人求助,并且提供必要的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感知危险,有求助的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走丢了知道如何求助。

教学难点:正确甄别求助对象,准确表达家庭地址,把联系卡交给求助对象。

六、教学准备

视频、警察帽子、工作服、联系卡

七、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教师播放视频:小福和爸爸一起到超市购物,小福和爸爸走散了,心里特别着急,于是大哭起来。教师提问:小福怎么了?我们该怎样帮助他?通过提问引出本节课课题:走丢了怎么办。

(二)探索新知

教师提出问题请学生讨论回答:小福遇到了什么困难?在与家长走散时,该怎么办?

1.教师播放视频:小福主动找保安叔叔帮忙。

保安:小朋友你怎么一个人,是不是和爸爸妈妈走散了?

小福:我找不到爸爸了。

保安:你叫什么名字?

小福:我叫小福

保安:你记得爸爸的手机号码吗?

小福:记得,是……

保安叔叔给小福爸爸打了电话,在保安叔叔的帮助下,小福爸爸找到小福。

2.教师总结与家人走散的求助方式:

第一,原地等待,不跟陌生人走;不慌张,不哭;

第二,找附近的工作人员帮忙,例如警察、保安;

第三,告诉求助人一些基本信息,例如家庭地址、家长联系电话、联系卡;

第四,待在原地,等待家人来找自己。

(三)情景模拟“走丢了”

1.活动准备:教师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家庭住址或者父母的电话,不能说的同学,教师引导学生出示自己的家校联系卡。

2.教师设置在超市与家长走散、在路上与家人走散的等情景,然后分配角色,依次让学生参与演练。演练过程中教师适时帮助、纠正学生。 

对话参考:

求助对象:小朋友,你怎么了?你家长呢?

走丢学生:我走丢了。

求助对象:你知道家长的联系方式吗?

走丢学生:知道,我爸爸的电话是xxxxxxxxxxx。/不知道。

求助对象:那你知道你家住哪里吗?

走丢学生:知道,我家住xxxxxxxxxxx。/不知道。

求助对象:还可以怎么联系你家长呢?

走丢学生:出示联系卡。

演练过程:

(1)教师和助教分别扮演警察和走丢的学生,示范走丢后求助的过程。

(2)教师扮演警察或者工作人员,学生扮演走丢的学生,练习走丢后求助的方法。

(3)学生自愿扮演求助对象或者走丢的学生,练习走丢后求助的方法。

八、总结

教师总结:如果与家人走散,不要慌张,可以向附近的工作人员求助,说清楚家庭住址、家长联系方式,出示联系卡。然后在原地等待。 

九、教学反思

1.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在《我家住幸福小区》、《我家住光明村》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记住家庭地址和家长联系方式。

2.在学习家庭地址和家长联系方式之后引导学生制作联系卡,通过自己动手,加深学生对联系卡的印象。

3.正确甄别求助对象对于学生来讲比较困难,需要对学生多进行知识普及。

4.学生在演练过程中看到熟悉的人能大胆说出信息,演练时找学生不熟悉的人一起演练效果更好。

5.通过实际情景演练,学生参与性强,教育意义明显。

十、板书

走丢了怎么办

一、走丢后不要哭

二、找附近的人帮忙

三、告诉他人自己的家庭地址或者联系方式、提供求助联系卡

四、待在原地、等待家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