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动”了我的饺子

 特教梦 2021-08-22

谁“动”了

赵丽华

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特殊教育学校


一、案例描述

事情发生在周五的烹饪课上,钱老师和贾老师像往常一眼,把孩子们带到了烹饪教室,那天的授课内容是包饺子,孩子们显得异常的兴奋,因为他们可以吃到自己亲手包的饺子了,钱老师分配好任务后,同学们开始忙碌起来。这边贾老师在教几名同学剁饺子馅,那边钱老师在指导两名同学怎样和面,场面和谐而有序,同学们忙的不亦乐乎。这时,只听“嘭”的一声,所有同学的目光投向了发出响声的地方,原来是一个钢化盆被小泽弄到了地上,小泽也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赶紧把盆捡起来放在了桌子上,没等老师开口,就乖乖的回到了钱老师身边,钱老师也没有过分责备他,只简单的说了小泽几句,让他不要乱动东西。可没过几分钟,他又悄悄的溜到了橱柜前,试图去拿里面的碗,被钱老师及时发现并制止了。

面和馅全都和好了,教室里飘着一股浓浓的饺子馅的香气,钱老师和班级里的一名女同学负责擀饺子皮,贾老师和剩余同学负责包饺子,贾老师一边包一边指导同学们包。很快,一个个形状各异的饺子出现在面板上。小泽也拿起饺子皮试着包起来,可是没有成功,他生气的把它扔进了垃圾桶。饺子包完后,钱老师去烧水,贾老师收拾桌面又顺便数了一下饺子的个数。她笑着说,“正好一人六个饺子。”就是这样一句不经意的话,有一名同学却记在了心上,他就是小泽。      

水烧开后,开始煮饺子了,同学们都围在锅的旁边,眼巴巴的望着锅里的饺子,恨不得马上就能吃上。小泽表现的尤为激动,他嘴角流着口水,一遍遍的询问着啥时候能吃饺子。在同学们期盼的目光中,饺子终于煮好了,贾老师让同学们一个个拿好碗排好队去前面盛饺子,终于可以吃到饺子了,小泽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一个劲的往前挤,轮到他来盛了,钱老师用漏勺从锅里捞上来几个饺子放到了他的碗里。小泽端着饺子,突然“哇”的一声大哭起来,随后把饺子碗重重的放在了桌子上,边哭边嚷嚷,“我怎么才五个饺子,不是一人六个吗?我还少一个呢?谁多吃了我的饺子?我不吃了。”随后,又坐在了地上哇哇大哭泣来。钱老师赶紧走过来,解释道“老师在盛的时候也没有数个数,同学们的饺子数基本都差不多。”小泽反驳到,“不是六个吗?那为什么我只有五个?”说完,哭的更大声了,这时,贾老师也走过来,蹲在地上安慰他,“别哭了,我再给你盛一个。”说完拿起小泽的碗又去锅里盛了一个饺子,端到他面前说道“你数数,现在是不是六个?”小泽看了一下碗,抹了抹眼泪,站了起来,拿起筷子大口的吃了起来。

二、案例分析

小泽是独生子,家庭条件比较好,母亲对他宠爱有加,从而养成了他胆大、任性、散漫及情绪行为异常的个性和习惯。像上述类似案例其实在班级里也时常发生。玩玩具时,他也总是不经同意就去直接拿别人的玩具;站队时,自己站前面,把同学往后面挤;看动画片时,必须得他喜欢的,要不然就又哭又闹…… 对于小泽这种不听商量,唯我独尊的个性是不能任由其发展的 , 否则不良行为不但得不到控制,而且会变本加厉。

 三、教育过程

“饺子事件”发生以后,我也及时的找到孩子进行沟通,一开始,我并没有直接对孩子进行批评,我先询问了小泽,“烹饪课上做了什么好吃的?你包了几个饺子?饺子好吃吗?”孩子一一做了回答。我又问道:“烹饪课上你有没有好好表现?”他明显的迟疑了一会,低着头回答道:“好。”我继续追问:“真的好吗?我可听说有个同学为了一个饺子又哭又闹呀!”他没有作声,脸上出现了生气的表情。看样子他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抚摸了下他的头对他说:“如果老师少给了你一个饺子的话,你可以好好说,让她再给你一个,而不是用哭闹的方式去解决。”他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下,我又继续说道:“如果班里的每个人遇到问题就哭闹,那不乱做一锅粥了,老师还怎么上课?”那天,我和小泽谈了许久,他也由一开始的气愤慢慢的出现了愧疚的神色。我想,他应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

 四、教育反思

虽然小泽身上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他也是有优点的,他识字量很大,算数也很厉害,上进心也比较强,我就每天早晨让他领着同学们练习口算,领着读书;他好动爱吃,我就在班级里开展评选活动,每周一次,看谁在纪律、卫生、学习等方面做的好,老师会奖励小贴纸和小零食;利用班会课或者活动课组织开展规则性强的班级游戏,如果违反规则就会被淘汰,让他体会到规则的重要性……对于问题行为异常的孩子来说,转化是需要时间的。小泽也在一点点发生着改变,我相信,只要我们对孩子多一些耐心,宽容和理解并能运用一些正确的干预策略,孩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