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聊第89期 读懂身体,收获健康 我是颈椎,是一个大家族,大家都住在一幢7层小楼里。我们最神圣的使命就是:保护脊髓(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位于椎管内的脊髓和位于颅腔内的脑,是人体的司令部。接受全身各处的传入信息,再发出命令,统领全身。 脊髓损伤会导致瘫痪、大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碍、呼吸抑制、肺部感染甚至是死亡。 为了完成这个神圣的使命,我们家族的椎骨、椎间盘、神经根、韧带、肌肉等都围绕着脊髓,有着精妙和严格的分工,确保身体健康。所以,一般情况下,颈椎要到老年才会出问题。 但是,现代“低头族”的生活方式,很多时候会让我们颈椎家族分工不均,内斗严重。有的累出了病,有的闲出了病 本来应该起保护作用的小伙伴们,开始变形,甚至压迫到脊髓和神经根,久而久之,就变成了颈椎病。 今天来聊聊,1、怎样防止颈椎未老先衰?2、规范治疗可以避免重大隐患的意义;3、为什么不建议颈椎疼痛随意推拿? 董 健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和脊柱外科主任,复旦大学医学科普研究所所长。 李 娟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骨科副主任医师。 颈椎病归根结底是身体老化引起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的组成结构老化: 椎间盘突出/椎骨骨刺/韧带增厚和骨化等, 引起颈椎脊髓或神经根受压, 因此绝大部分发生于中老年人。 1.神经根型颈椎病:压迫到颈椎神经根,引起上肢的麻木/疼痛/无力,是最常见的类型,80%以上可以用保守疗法。 2.脊髓型颈椎病:压迫到脊髓,产生手部精细动作能力下降、走路不稳、脚踩棉花感。因为影响了中枢神经系统,为避免更大伤害,需要手术治疗。 如果两种情况都存在,就称为混合型颈椎病。 然而,随着“低头族”大量出现, 颈椎病出现年轻化的趋势: 高发年龄从55岁一路跌至39岁。 颈椎不仅支撑身体,管理上肢和颈部, 还通过脊髓和大脑保持着密切沟通。 大脑的指令下达和身体信息的上传, 都要通过颈椎大楼所保护的脊髓。 如果因为劲椎病而影响了这条通道, 大脑就成了孤家寡人, 四肢都不听它的命令了, 就是瘫痪。 如果一直低头工作/打游戏/刷手机等, 颈椎后方椎旁的肌肉就维持着拉长的姿势, 颈椎前面的肌肉也找不到发力的机会。 最初的颈部酸痛,是肌肉劳损的求救信号! 头颅的重量都需要后面的肌肉拉着, 低头角度越大越久,颈椎受力就越大, 肌肉连见缝插针休息的机会都找不到, 它们就会未老先衰,逐渐吃不消。 肌肉由于长期疲倦,工作能力不断下降, 椎间盘和韧带都被派出替肌肉分担工作量, 时间一长,这两个家伙也开始过劳了。 最终大家忍无可忍,一起抗议, 颈部原来可以忍受的酸痛就加剧了。 疼痛忍无可忍,终于到医院看病了, 拍了片子一看发现:颈椎生理曲度消失, 意味着:椎间盘的弹性和高度都不行了! (意思就是:提前老化了) 离颈椎病可能又进一步了。 由于椎间盘缓冲能力下降,椎骨受力增加, 慢慢的,骨刺也开始长出来了, 脊髓和神经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小, 一旦开始受压了,颈椎病就发生了, 身体用不停的疼痛和异常提醒你, 尽快治疗,否则身体要报废的 前面讲到,颈椎病主要分为两种, 压迫了神经根的和压迫到脊髓的。 ![]() ![]() 大部分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保守治疗: 包括:热敷/理疗/牵引/佩戴颈围/ 物理治疗/锻炼/药物等, 给神经自我修复的机会。 每种保守治疗的方法都有利弊, 常常需要几类方法综合使用 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 如果采用推拿的方式进行治疗, 一定要先做核磁共振排除脊髓型颈椎病。 推拿时候也不可做突然斜扳、旋转等动作, 以免造成神经根和脊髓损伤。 有些情况下,神经根型颈椎病需要开刀: 1)正规保守治疗超过3个月仍然没有好转; 2)保守治疗期间症状进行性加重; 3)剧烈疼痛通过药物治疗不能缓解。 ![]() ![]() 脊髓型颈椎病是最严重的颈椎病, 一旦出现相应症状,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一旦确诊,绝大部分需要手术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禁忌牵引和盲目按摩, 一旦受力不当,可能加重脊髓损伤, 严重的甚至造成瘫痪。 (是的,临床上经常有被按“坏”的病人来就诊) 脊髓型颈椎病由于症状比较隐匿, 早期往往被患者忽视。 一旦出现:上肢精细动作能力变差、 走路不稳、脚棉花感等症状, 应尽早到医院检查, 一旦诊断明确,应该尽早手术, 以免脊髓出现不可逆的损伤。 颈椎病开刀治疗是通过切除导致压迫部分, 给脊髓和神经根直接减压。 对于无法直接切除的压迫, 则通过从后方打开颈椎的椎板, 扩大椎管的容积来达到间接减压的目的。 神经和脊髓具有一定的修复能力, 但是一旦坏死就不可再生, 将会留下永久性的功能缺失。 因此,手术要选择在神经和脊髓 尚未坏死之前/坏死范围尚未扩大之前进行。 如果已经出现了上述手术指征, 应尽早放下恐惧, 选择技术成熟的正规医院进行手术, 以免留下无法挽救的损伤。 日常生活中如何保养颈椎? 日常生活中要避开那些“颈椎杀手”↓ 睡高枕或躺在沙发上头倚着扶手休息,这会使颈椎过度前屈,增加了椎间盘的压力,加速椎间盘的退化。 长时间低头工作、玩手机。 长时间半卧位看书、看电视,会使颈椎过度前屈。 颈部不注意保暖。 经常打电话时头偏向一侧用肩膀夹住电话。 趴在桌子上打瞌睡。 进行适当的锻炼也能增强颈部肌肉、 改善肌肉疲劳、增加颈部灵活性, 减少得颈椎病的概率↓ 1.颈部自由活动:缓慢地前后的低头和仰头以及左右的旋转,让它在一个维持活动范围。建议低头和伏案期间每隔1-2小时做一次,缓解颈部肌肉疲劳。 2.颈部极限活动:在低头的时候尽可能往下面低,在仰头的时候尽可能往后仰,拿拳头抻一下,在左右旋转的时候要缓慢旋转,转到极限,也可以推一下,往右转的时候,把右手搭到左肩膀上,在转到极限的时候可以维持一下,另一方向也是一样,尽可能转到极限,维持一段时间。建议配合颈部自由活动进行,缓解僵硬感,增加颈部柔韧性。 3.颈部肌肉对抗训练:一是颈椎保持中立位,双手抵挡住前额,头部尽量往下低,两个动作形成对抗;二是双手放在颈后,头部尽量往后移动,手掌做一个对抗后伸的动作;三是手掌放在头的一侧,把头部向反方向做对抗。建议每个动作维持10-15秒,每天3-4组,有助于增强颈部肌肉力量,改善肌肉劳损症状,增加颈椎稳定性。 门诊常见问题和误区Q&A 颈部屈曲位的牵引可以增加椎间孔容积,减轻神经根压迫,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或者合并颈椎不稳定的情况则禁止做牵引,会加重脊髓的压迫。 肌肉劳损、紧张等情况引起的颈痛,可以做推拿。通过推拿可以放松肌肉、改变肌肉筋膜的不平衡状态,从而缓解疼痛。 但这只是一种被动的治疗方式,只有从改善姿势、生活习惯、加强颈部肌肉锻炼等主动出击的方式,才能达到症状的长期缓解,避免发展成颈椎病。 前提要做核磁共振排除脊髓型颈椎病。推拿也不可做突然斜扳、旋转等动作,以免造成神经根和脊髓损伤。 颈椎手术已经是很成熟的技术。在有脊柱外科的三甲医院,已经是常规开展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总体很低。手术虽然有风险,但比起不可逆的神经和脊髓损伤,显然后者危害更高。 颈椎病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生活方式病,从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做起而不是依靠保健品,才是预防颈椎病的不二法门。 很多患者的颈部疼痛是姿势不正确/肌肉劳损/肌肉或韧带失平衡导致。只要进行常规的热敷/休息/改善姿势、外用或口服非甾体止痛药等就能缓解。 不是所有颈椎病都会颈部酸疼;也不是所有的颈部酸疼都是颈椎病。所以一旦身体不舒服了,影响生活了,建议去医院就诊,而不是自己买买买/吃吃吃去解决问题。 本期支持: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栏目支持:市卫生健康委 漫画支持:医学也要好玩儿 编辑:景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