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头发竖起来就是肝火旺?趴睡是脾胃有问题?1岁以下怎么健脾?

 许尤佳育儿堂 2021-08-22

还有大概10天时间,孩子就要开学了,这个暑假过得这么样呢?

暑假当是孩子最快乐的日子,在家里抱着各种零食大快朵颐,家里也天天给做好吃的。

大饱口福之后,最容易面临的问题就是积食,应该怎么处理呢?如果用了新三星汤,积食还是没有改善,应该怎么办?

另外,现在已是8月末,天气也慢慢向秋天过渡,应该如何为孩子生津调补、预防秋燥?可以用什么食药材?

夏秋交际,晴天时气候闷热,降雨量也比较多,外界环境闷热潮湿,应该如何为孩子祛湿、防湿呢?

……

以上这些育儿问题,都可以在本周推文里找到解答。

图片来源:稿定素材

快速复习:

👉  孩子积食到三星汤都无效了,你该反思这2大原因,立即对证解决!

干货要点:孩子积食,服用三星汤也没有效果,应该怎么消食导滞。

👉  还在买这款“免疫力神药”?早有比它更好的方法让孩子少生病

干货要点:“网红保健药”——脾氨肽真的可以给孩子服用吗?如何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  秋季宜减辛增酸,给孩子吃这种果子,滋阴生津还止咳

干货要点:秋季宜减辛增酸,乌梅的功效和用法介绍。

👉  孩子头发软细黄,用好3碗汤,健脾补肾,不怕营养不良

干货要点:孩子头发细软,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调理?

👉  这种初秋“腹泻”,就是湿气重!用错方法,孩子越治越湿,怎么做才对?

干货要点:孩子体内有湿,如何辩证湿气类型,如何对症祛湿?

👉  健脾不一定喝中药,给孩子来碗阳春面,开胃小补,喜迎初秋

干货要点:阳春面、猪油的功效及做法介绍。

Q
&
A

本周热门留言答疑

01 孩子头发常常竖起来,是肝火旺的表现吗?

有些家长发现,孩子的头发也是竖起来的,这是为什么呢?是身体哪里出现了问题吗?

其实,孩子的头发竖起来有很多种原因,比如头发较短、发质较粗硬,会导致孩子头发“冲冠”;孩子经常仰躺着睡觉,头发也会压得竖起来。一般来说,家长对此不用太过担心。

不过,小朋友如果头发竖起来,而且又比较稀疏,不是很有光泽,首先要考虑孩子长期脾胃消化功能不好,营养不足,导致肺气比较虚弱。这种情况在儿科临床其实是比较多见的。家长要做的,依然是“老生常谈”——以顾护脾胃为主。

还有一种情况也要家长根据孩子的状况综合判断:如果孩子头发最近竖起,且伴有经常发脾气、舌边、嘴唇发红、睡觉不安稳、眼角有眼屎等表现时,孩子可能就是肝火过旺了。

有一个成语叫“怒发冲冠”,意思是愤怒得头发直竖,甚至能把头上的帽子顶起来。其实从中医角度看,就是情绪过激,动了肝火的表现。

孩子肝火旺,表现在毛发上,就会竖立起来。而小孩是肝常有余的,因此有不少宝宝在年龄偏小的时候,往往也是“炸毛头”。

针对这种类型的孩子,最重要的是要健脾和平肝,除了给孩子清清肝经等小儿推拿,还可以服用一些柔肝平肝的食疗方:

许尤佳育儿堂·食疗方

菊花猪肝汤

材料:猪肝50g,鲜菊花12g。

做法:菊花洗净,取花瓣。花瓣煮水5分钟,滤去花瓣,再放入猪肝煮15分钟,调味即可。

功效:平肝明目,调理血脉。

适用年龄:3岁以上对证、少量多次分服。蚕豆病可服。

02 孩子喜欢趴睡,是脾胃有问题吗?

最适合宝宝的睡姿,就是仰卧入睡。但日常生活中,家长会发现孩子宛如一个小体操员一样,以各种高难度姿势入睡。趴睡就是一个很常见的睡姿。

对于小宝宝来说,趴睡是一种舒服的睡姿,有一种回到妈妈子宫的安全感。但同时,趴睡也是导致3月龄以内婴儿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小宝宝一定要仰卧入睡。

有的家长认为,只要家长清醒时看管好,小宝宝也能适当趴睡。但为了避免一些意外发生,最好还是避免趴窝。

孩子大一些之后,如果之前是习惯仰卧、侧睡的,最近突然变成趴着睡觉,或者用小枕头压着肚子睡。家长就要注意了,宝宝可能是积食了。宝宝积食的时候,会生理性地倾向趴着睡,以缓解肚胀的不适。

这时家长可以先用10秒消化判断法判断孩子是否存在积食,检查孩子的舌苔、口气、大便、睡眠是否正常。

如果孩子除了突然趴睡,还有1~2项不正常,说明孩子的确存在积食的现象,需要及时消食导滞,比如配合素食服用新三星汤。

03 1岁以下的孩子,应该如何健脾?

孩子的脾胃好,自然就会少积食、少生病。所以在孩子消化好、无病痛的时候,给孩子健脾,让脾胃健运起来。

但很多健脾的食疗方,都是3岁以上可服,小宝宝,尤其是1岁以下的宝宝应该怎么健脾呢?

1岁的宝宝要健脾,最好的方法,就是从饮食上做起,避免积食,给之后的脾胃消化打好基础。

家长在这段时间要学习的,不是想方设法给宝宝喝补益的汤方,而是掌握适合孩子脾胃消化的食量,洞察孩子吃撑、乳积的表现,知道新三星汤等适合小宝宝助消化的食疗。

日常可以给1岁以下的宝宝做一些调理脾胃的小儿推拿,手法如下:

① 补脾经(50次):循拇指桡侧缘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

② 揉二马(50次):用拇指端揉无名指、小指指掌关节后方的凹陷处;

③ 捏脊(3~5次):捏三提一的手法自下而上作捏提脊柱位;

④ 揉足三里(50次):用拇指或食指逆时针按揉足三里;

⑤ 逆时针摩腹 (100次):用手掌或四指摩擦宝宝肚脐四周。

这个时期,除了母乳和配方奶,菜汤、肉汤,都不要给小宝宝服用。

6月龄甚至7~8月龄,等到宝宝的脾胃适合接触辅食了,家长要开始学习的还有正确喂辅食的方法,什么月龄适合哪种食物,学会这些知识,比这个时候服用健脾食疗方要有用得多。

如果有要积食的迹象,可以先暂停几天辅食、减少喂奶量:

母乳喂养:每次喂奶减少1~2分钟。

配方奶喂养:每次水量不变,奶粉冲稀1/3,每次吃9成,每天可适当增加1~2次喂奶,但整体要比之前喝得少。

如果积食还是没有改善,可用新三星汤消食导滞,喂养方式也要暂时如上面所说的去做。

如果宝宝消化状况不错,没有积食、没有生病,每1~2周,给孩子用15g茯苓煮粥,只喝小半碗粥水,这个健脾食疗对宝宝来说已经足够了。

以上是本周盘点的所有内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