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宜兴,周氏!

 在宜兴 2021-08-23

今天是在宜兴陪伴你的第2750

从周始祖后稷开始,打下周王朝数百年基业,奠定关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这群人有个共同的名字——周。

从“一门五侯、四代英杰”到“八代为官”,再到“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和理论物理奠基人之一” ,这群人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宜兴周氏。

“一门五侯、四代英杰”

说起周氏,浮现在眼前的一定有周处的名字,作为“阳羡第一人物”,我们听过太多他的传说,而对他背后的周氏家族却不太了解。

周处的祖父周宾,官至广平太守,汉献帝时四散家产,赐居阳羡。

周处的父亲周鲂是三国名臣,立下战功被赐爵关内侯,1976年在他的墓地里发现传世的青瓷神兽尊等珍品。


而周处从“三害”之一到射虎斩蛟,万石桥上挑石头造桥,阳山荡游泳获神力,在宜兴留下诸多传奇,最后战死疆场,追赠平西将军、清流亭侯。周王庙正是为纪念周处而建立。

都说“虎父无犬子”,周处长子周玘,三次平定叛乱,为表彰周玘的功绩,朝廷将“阳羡”改为“义兴”,封他为乌程县侯。周处三子周札,封东迁县侯;周处孙辈中封侯的还有清流亭侯周懋、武康县侯周赞、都乡侯周缙。

宜兴周氏“一门五侯”传为美谈,到了两晋时期,周氏更被誉为“吴地仕宦最显”的宗族。

如果说英勇善战是本色,那么博学多才便是周氏的实力。

文名传世,“八代为官”

不仅有征战沙场的武才,周氏也多从科举中走来的文臣,宰相周延儒就是其中之一,他天资聪颖,少有文名。

据说周延儒4岁便有大志向,经过徐阁老徐溥的石柱牌坊时问道:“徐阁老做宰相把牌坊立在这里,我以后做宰相,牌坊竖在哪里?”

后来周延儒,会试、殿试都取得第一名,21岁便成为状元,更两度入阁,官拜宰相,显赫一时。


宜兴宜城学前巷文庙(今实验小学)前泮池东侧,曾建有“会元状元坊”,亦称“相国牌坊”,如今已经无存。而据说现在的亦园,原来就是周延儒相府后花园旧址。
不仅周延儒,其一家上下共延续八代在朝为官,当时十分罕见。

到了明清时期,周氏家族更加兴旺,历朝科举中高中进士的有14人,举人50人,官至正副宰相2人,将军6人。

家风传承,人才辈出

不论文才还是武略,宜兴周氏始终有骄傲的资本。

从周处的朝闻夕改,殉国忘躯,到周葵刚正谏言,正是一脉家风的承接。

宋朝名臣周葵,刚正不阿,在职两个月他上书三十道奏章,其中有二十条批评朝廷办事不当,有理有据,连皇帝也无话可说。


秦桧当政,周葵不趋炎附势,等秦桧死后才得到重用,朝堂之上,瞬息万变的环境,不与佞臣同流合污是周葵的坚守。


周葵的后代,清朝后期的周家楣也是著名的大官,一心为国为民,深受顺天乡民的崇敬与爱戴。

江南文化熏陶下,家族的兴旺从来不是一个人能肩负的,多的是世代相传的优秀家风

宜兴周氏历史悠久,走过漫长的历史,可谓风光无限,人才辈出。

到了现代,周氏一族依然蜚声中外,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曾任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周培源,正是宜兴芳桥后村人。

宜兴位于太湖西岸,一直以来也是江南土著与强宗豪族的聚集地,如周氏一样,还有很多家族世代绵延,成为著姓望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