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会放松:先紧张起来、能寻求帮助、太累了就放手

 王明鹏 2021-08-23

继续讲周末体验故事,还是关于心理放松话题。

周末去父母那边,老母亲问我,“你家里有潮虫子没,这里太多了”。我非常吃惊,当然没有了,直觉思维肯定说“这里也不可能”,还举例上周过来收拾打扫房间没有发现,咋可能呢。

老娘没有再言语,老爹说买了杀虫剂不太管用,又说之前和保姆说过,可没有引起注意。

过会,我去厨房转悠一下,打开陈旧的木制橱柜,上面用作搁置菜板,下面橱子放置不用的碗碟之类,霍然跑出来潮虫子,这让我吃惊,顿时知道自己刚刚武断的离谱,接下来就是彻底打扫卫生了,算是赎我直接思维误区之罪。

简单午饭后,买来“枪手”专用杀虫剂,挪开厨房冰箱、煤气灶架子、木橱等,喷洒杀虫剂。然后,发现木橱是个潮虫集散地,干脆直接拖到楼下,倒空里面物品,试图彻底清理,发现效果不好,于是果断决定来个“断舍离”,弃之不用换新的。

之后打扫喷洒杀虫剂之后的厨房,挪动物品,清洗地面,再把碗碟用沸水消毒,即便天气凉快,还是大汗淋漓。

这时候兄长过来了,于是我直接告诉做“选择题”,“是打扫厨房呢,还是去买新橱柜?”附近不远就有卖橱柜的,可需要时间需要专门过去,最后我继续清理厨房。

等橱柜买好送到家来,我用大锅煮沸消毒了一锅碗碟,拿出来时候还摔坏一个,又把剩下碗碟放进去煮沸消毒,之后感觉疲乏,就告诉大家我得歇会去,余下的事儿不管了。

这个事情涉及放松处理,我觉得可以有几点启发。

一、放松前提是先紧张起来。

打扫厨房其实活儿不累也不多,可因人而异,还是感觉到紧凑和忙碌,正因为有了这个紧张前提,才有放松的需要。也就是说,如果一直无所事事,没有忙碌也就没有放松。

常说“拿得起、放得下”,要想放下的话,先问问自己拿得起了什么?如果你都没有拿起东西来,还有啥可放下的?!

二、适当借助外力很重要。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自己忙碌辛苦时候,学会寻求外援很重要,人事物都是可以借助使用的,因此及时给出选择题,能帮一点是一点。这也是心理成熟或者心理健康表现。

记得初中时候周末回家,自己拉着空地排车送到田地,要经过一个上坡河堤,自己非常吃力拉上去,很久没做到。记得旁边有2、3个小孩子在玩耍,硬是没意识到或者,没好意思喊帮忙,这就是心理学旁观者效应体现,因此在我们需要帮助时候,要牢记直接表达“请帮助我”诉求。

三、太累了咋办,直接放手就好。

过去在农村干活,比如挑水浇菜园等,真是体力活,真的累了那就放下水桶,歇一歇,大不了多干会罢了。

这次打扫卫生也是如此,别管干的活儿多不多,自己感觉累了就放手,该歇歇就歇歇,别强求坚持,也不需要刻意表现,否则不是身体劳累,而是心理疲乏,心理不健康体现。

这个及时放手的借喻有点意味,假如自己很累还坚持,要么是心理冲突,出现持续紧张不能松弛,要么替代别人做事,不相信别人,这是自恋,自讨苦吃,俗话说“活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