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于多元融合方法的王琦教授道术传承研究

 昆山同德堂邹医 2021-08-23

目的:为了实现王琦教授“道”和“术”的全面传承,本研究采用社会学定性研究扎根理论和数据挖掘多元融合的方法,通过访谈、文献、医案等资料进行挖掘,抽提王琦教授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文化精神、学术思想、诊疗技术、方药特点等信息,并提炼出传承要点。方法:本研究依托于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道术结合”思路与多元融合方法的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8YFC1704100),子课题一:名老中医经验挖掘与传承的方法学体系和范式研究(课题编号:2018YFC1704101),分别应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研究:1.对王琦教授本人、弟子及患者进行访谈获得访谈资料,应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深入挖掘王琦教授的思想道德、文化精神、价值观念等隐形的人文底蕴信息,形成类属及核心类属,并获得传承要点。

2.应用名医传承平台,以临床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变应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荨麻疹为例,对王琦教授的医案进行数据挖掘,从核心药物分析、药物相关性分析、随证加减分析、聚类分析等方面,总结王琦教授治疗过敏性疾病的临床用药规律,为今后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结果:1.扎根理论研究本研究访谈王琦教授本人1次,共计0.9小时;访谈王琦教授的弟子、学生6名,每人1次,平均时长0.8小时/人;访谈患者4名,每人1次,平均时长0.5小时/人;研究最终接受访谈人数为11人,获得访谈文字稿11篇,共7.4万余字,并佐以部分文献资料进行补充。通过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访谈资料、文献资料进行分析,获得初始编码316个,形成副类别32个,类别7个,分别为思想道德、文化精神、价值观念、疗效要素、学术思想、方药特点、诊疗技术七个类别,并发现“思想道德”可以统领以上类别,主要体现在内涵、医德、师德与行为准则四个方面,与其他六个类别以及副类别关系密切,可以在宽泛的范畴里囊括其他六个类别,综合分析,提炼出“良医良师良人,道以统术”的核心类别。2.数据挖掘本研究共纳入185例医案处方,分别为50例变应性鼻炎医案,76例支气管哮喘医案以及59例


荨麻疹医案,其中使用最多的中药为乌梅、蝉衣、防风、赤芝,即王琦教授自拟的脱敏调体方。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处方主要以脱敏散邪,清肺养阴,宣通鼻窍为组方思路;支气管哮喘以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抗过敏为组方思路;荨麻疹则以清热凉血,脱敏消风为组方思路。结论:1.从“道”“术”两个方面分析,“道”包括为医之道、为师之道、为学之道以及为人之道,是难以量化计算的;“术”主要指医术,包括理法方药,是具体的,可以被量化的。“道”与“术”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与补充的,“道”不仅是传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还有助于“术”的传承。因此,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应当注重“道术结合”。通过扎根理论全面挖掘王琦教授道术两方面内容,得出思想道德为核心类别,通过对“道”与“术”的内涵与关系探讨,得到“道以统术”的结论,思想道德可以统筹文化精神,也可以解释价值观念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思想、观念,指引外在行为的发生。因此在名老中医传承的内容应该包含道术两个层面,尽力做到全面传承,高效传承。2.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得出王琦教授治疗过敏性疾病时注重调体,以脱敏调体方为基础,依据核心病机选取主方,随证加减,体现了王琦教授治疗过敏性疾病时的“主病主方”理论与“辨体-辨病-辨证”相互补充的临证诊疗模式,数据挖掘结果与扎根理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