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湘潭这些古殿宇,你真的了解吗?

 昵称21405352 2021-08-23
图片

推荐阅读 

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湘潭家长有哪些期待?

- 全文4428 阅读约12分钟 -

图片
图片
建筑被人们称之为“凝固的音乐”,不同的建造材料、装饰和造型,是一个时代、一种文化的象征。

自隋唐振起腾飞,于明清名扬天下的湘潭,古时的亭台楼阁自是不少,但现在留存下来的不算多,且绝大多数都几经修缮。虽然有些在原有结构上小修小改,有些依照原建筑就地重建,还有一些只剩断壁残垣,但这依然无法阻挡它们成为这座城市的地标性建筑。

当你走在湘潭的街巷里,于满目钢筋混凝土的世界中,偶尔遇见一处彰显着传统建筑魅力的古殿宇,那也是一件趣事。角楼的剪影、琉璃瓦的光彩、青砖的朴实、木门窗上的雕花……每一个细节都有着神秘的力量,每一块砖石都写满了湘潭的记忆,让我们一起去探寻蕴藏其中的那些故事
图片
图片
图片

古殿宇:

北五省会馆和湘潭文庙

最原味的那一抹记忆

在如今的湘潭城区,因为飞速发展的经济,不少古迹消失在了时间的长河里。但如果到雨湖区平政路、城正街等地走一走,还是会发现些许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建筑。


在平政路靠近一大桥引桥的位置,有一座叫作“北五省会馆”的古建筑,老湘潭人更习惯称之为“关圣殿”。关于这两个名字的由来,先卖个关子。

图片

关圣殿。(记者 罗韬 摄)

因门前的石狮、优美的拱门、栩栩如生的雕梁画栋等,北五省会馆赚足了往来行人的目光。翻阅史料可发现,其最早的记忆可追溯到清朝康熙年间。无论是结构还是细节,这里都蕴藏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

这座前、中、后三进的宫廷式建筑,布局着宽敞的“口”字形院落、古朴的戏台、静静的钟鼓楼,供奉着“关帝”的春秋阁等,行走其间,是一种不同于现代楼宇的庄严和古韵。最为独特的部分要属春秋阁。你会为这里的黄绿色琉璃瓦、花岗岩台基、汉白玉石围栏、隔扇花窗等所吸引。细看那些雕花,不仅是雕刻工艺的展示,牛郎织女、八仙过海、三顾茅庐等传统故事更是引人入胜。当然,它们的“风头”皆抵不过阁前那对透雕汉白玉蟠龙柱。高4.8米、直径最大处0.8米的石柱上,两条镂空石龙似腾云驾雾,如翻江击浪,就连祥云、龙鳞等细微处都是立体生动的。经专家鉴定,除此处以及山东曲阜孔庙之外,目前尚未在国内发现同类镂空雕品,这两根龙柱也被誉为“中国最珍贵的名雕”之一。

看来,只需在北五省会馆走一遭,对于其“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身份,大家便不会感到惊讶。

其实,这块“牌子”背后还有更多精彩故事,这里是湘潭唯一保存完好的客籍会馆,是全国现存的北五省会馆、山陕会馆中最壮丽的古建筑之一,也是湖南省保存完整的、最大的“关庙”建筑。

在北五省会馆中进后墙上,刊有十多块历尽风霜却字迹斑斓的石碑。一块题为《棉花规律》的石碑,无言地诉说着“金湘潭”的辉煌。湘潭自古就有湘、涟、涓、渌四水在境内穿越,且水埠便于泊舟,逐渐形成了商船林立的景象,到了明清时期更是万商云集。彼时,来自关羽故里的山西晋商非常活跃,以山西为主,陕西、山东、河南、 甘肃等五省商人在湘潭修建了会馆并祀关羽为保护神。《棉花规律》就是五省驻潭33家棉花商行“共同酌议”制定的棉花行规。行规中对各行砝码、价格、银子成色、银子与制钱的比价,装卸转运的脚力、包装钱、栈房钱以及对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等都作出明确的规定,协调了各棉花行的利益,避免了内部的恶性竞争。

到了这里,“北五省会馆”和“关圣殿”的名字由来也就迎刃而解了。

轻抚这些石碑,历史随时间远去却不曾被忘记的厚重感涌上心头。其实,当年湘潭有很多外商会馆,江西的万寿宫、广东的岭南宫等同样风光,如今只剩关圣殿,难免让人唏嘘。

逛完北五省会馆,如果还觉得不够过瘾,便可以到不远处的城正街,那里有一座始建于宋绍兴初年的文庙。

图片

文庙。(记者 罗韬 摄)


宋代各县都设文庙,是州、县祭祀孔子和历代圣贤的地方,同时又是学宫。湘潭文庙于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毁于兵火,明洪武二年(1369年)重建于现址。这是一座封闭式院落建筑,同样有牌楼、钟鼓亭、歇山式屋顶、褐红色砖墙、明黄色琉璃瓦、彩绘斗拱等古建筑“标配”。

这里更为精彩的故事,是对于湖湘学派“敢为人先、经世致用”精神的传承与发扬,是对于学术绵延与人才培养的贡献。

近千年前,范仲淹奏请十大兴学育才改革方案,要求各个州县均须设学育才,史称“庆历兴学”,从此湘潭建立了县学。后来,宋高宗一纸诏书又将县学改为文庙。在同一个大时代下,胡氏父子在湘潭的碧泉、隐山开创了湖湘学派,湖湘文化随着碧泉潭水流向三湘大地。作为当时的县学,湘潭文庙教育以儒家为正统,以宋明理学和湖湘学派为根本。深受湖湘学派影响的学子们,怀着满腹经纶和报国之志从文庙走出来,踏上九总码头的船只,去省城、进北京,入科场、中举人、考进士,大展身手。据史籍记载,从宋代开始,湘潭先后有170余人中举,尤其是清朝历届会试,湘潭进士达80余人,列湖南诸县前茅。这一数据,从某种意义上见证了湖湘学派的深远影响。

斗转星移,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这些战胜了时间的古建筑,在不同的时期刻上了时代的烙印。

比如文庙,自科举考试废除、县学停办后,文庙又成了湘潭现代教育的基地,如设立潭中女生部、湘潭简易师范等,后来成为湘北建设学院、湘潭师范专科学校、湘潭师范学院南院所在地,如今它仍是湖南科技大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曾是北方商贾云集之地的关圣殿,也越来越“接地气”了。这里先后驻扎过军队,设立过潭邑警察分厅和学校等。1923年,关圣殿是湖湘小学校址,共产党员罗学瓒、杨昭植、彭公达等在这里成立了中共城区党支部,并在此开办平民夜校,人力车夫、泥木工人、店员、近郊农民等在这里学习革命理论,开展革命活动。今年6月,关圣殿又有了一个新身份——湘潭市非遗展示中心。具有厚重历史的关圣殿成了湘潭的“文化客厅”,向市民展示湘潭市非遗项目,以另一种方式传播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图片

古殿宇:

万楼和高峰塔 

仿古、重塑与城市记忆


选在出伏当天登万楼,是个极妙的决定。

图片

万楼藻井。(记者 罗韬 摄)


这一天之后,将暑气渐散,凉意渐生。这是今年夏天的最后一团暑气,它赖在地面,将我们圈在万楼底层,郁结了情绪,封闭了思考。于是奋力挣脱这层包裹,逃往7楼的观景平台,大门推开,一阵凉爽的风从江面跑来,带飞了女人的长发,视野逐渐开阔起来,直至湘江,直至对面的高峰塔,直至上游的望衡亭。我和我的城市,都豁然开朗。

一瞬间,似乎明白了古人登高望远的本意。但古人的“高”与今日的“高”标准不一。400多年前的人,未曾见过高楼寰宇,建一座万楼,盖一座高峰石塔,已是十足胆魄与万般智慧。

明万历四十三年,即公元1615年,这是“万历中兴”与“万历怠政”叠加的时代。彼时的湘潭县城离拿下“小南京”美誉还差得很远,被湘江裹在U型怀抱里的城市还没有施展开自己的拳脚。但江水暗涌,必有谋略。

有位叫李腾芳的京官是湘潭人,赋闲故乡时,站立湘江南岸向北望去,河风拂面,城池在望,其上下游如人之双臂,将其心中所想和盘托出。据李腾芳1615年《万楼记》,湘潭“邑之形如展幅绡,上下两出如左右手。上出者,巨石百余尺,潺潺江波间;下出者,颓然而已。颓然者,正水之所去也,邑人以为弗善也。或是之以告于令包侯,谋筑石为台,堑沙截波,覆之以楼。”他把民穷的原因归之于湘潭在于“下出”不满而泄之,而财富外泄的原因又归于风水,因而倡议建造一座楼,以补风水的欠缺。

新来的县令包鸿逵与之一拍即合,决定就在城东河边实施这一计划。包县令嘱大学士谢选、商人熊廷样以石30万尺,用木3000个,堑沙截波,在此筑石为台,在台上盖起一座楼阁。此乃“湘水回澜”。

楼阁建好,“揭幕”在即。包县令站在台基上,看到江水包台而过,激起清波白浪,挥毫题写“杰灵台”三个字。而为楼阁命名的重头戏,包县令特意留给了乡贤李腾芳。李腾芳略一沉吟,口吐“万”字。“万,数之大者也,邑从此而大也!”从此,“万楼”诞生。

图片

市民在万楼前练太极。(记者 罗韬 摄)


高峰塔的修建过程亦与李、包二人有关。

由李腾芳代笔,以南京光禄寺少卿、嘉鱼李憭署名的《高峰石塔记》说,湘潭“问学文秀之民多”,“然竞介距以斗科名则士犹欠然,自少之也”,也就是说当时的湘潭人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的少了点。为了改变这个局面,在李腾芳的协助下,包鸿逵又策划建起了隔江相望的高峰石塔。

在《湘潭老城记忆》中,地方文史专家周磊记录,“高峰塔初为青砖塔,七层,八角,塔门上额为'屹镇重离’四个大字……塔身每层有佛龛,供佛像一尊。'琢石三万尺,甓砖四十万个’,塔身外有砖檐,檐下有窗孔,塔内沿壁有砖甬道螺旋而上,可供攀登。”

高塔耸立,形如立笔。这是一座寓意文运昌盛的中国传统建筑,用于鼓励学子努力学习上进,多出进士,多出人才,以振起地方之学风,推进地方之文明。

或许是巧合,高峰塔修成以后,湘潭进士大增,人才辈出,迄至近现代尤为突出,文脉绵长。至于“万楼兴,湘潭兴”这句耳熟能详的老话,则是对万楼建成之后,城市加速发展的最佳评语。

高峰塔、万楼、望衡亭,矗立湘江之畔,呈三足鼎立之势,守护湘潭城,从古时进入今朝。

图片

高峰塔。(记者 罗韬 摄)


四百余年间,风云跌宕。万楼与高峰塔,亦久经风霜。古高峰塔于1969年被毁,万楼更是五毁六建。

古建筑的兴衰,无不折射出社会之兴衰。它往往毁坏于兵灾动乱、财力匮乏之日,又新建于国泰民安、繁荣昌盛之时。

美国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城市是靠记忆而存在的。”而记忆,常镌刻于亭台楼阁之中。木材会毁于大火或大水,但记忆是可以在新的载体上留存、传承的。它的生命周期有多长,取决于城市决策者与建设者的胸襟与谋略。

如何在发展进入现代化,城市发展趋同化之时,保持、彰显、融合千年文化秉性?湘潭找到了自己的答案:仿古与重塑。对万楼和高峰塔进行仿古重建,即利用现代建筑材料或传统建筑材料,对古建筑形式进行符合传统文化特征的再创造。

图片

万楼。(记者 罗韬 摄)


1993年12月,新宝塔(高峰塔)建成,高36.5米,底宽22.2米,七层八角,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外檐和走廊,用琉璃瓦盖顶,内有梯可登塔。

2009年,万楼启动第6次重建,并于2013年竣工。新万楼总高63.48米,其中主楼为52.58米,采用内九层、外五层的结构,寓意“九五至尊”。同样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有电梯可登楼。

两者均为仿古建筑,宏敞伟岸则更胜于前。湘潭市考古学专家盛兆华评价它们为“现代工艺的结构,传统建筑的神韵”“两者完全按照现代力学原理建造,但在仿造传统外形方面做得非常好。”

时至今日,万楼、高峰塔、望衡亭仍呈三足鼎立之势,携带着整座城市的记忆,独特又恰如其分地活在当下。夜幕降临,灯光璀璨,如梦回“小南京”;朝暮氤氲,波光粼粼,河风吹来,万楼的风铃依次响起,你便知道,今日又起风了。

来源:湘潭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