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海钩沉】解读涉县台村《重修泰山行宫序》中明末农民起义信息

 爱旅游的寒江 2021-08-23
解读涉县台村《重修泰山行宫序》中明末农民起义信息
……流寇闯王李自成 等起兵陕西米脂县,于崇祯六年 四月十 二、十五日据贼数万,抢掠杀烧,又于本年 十一月 十八日早贼兵齐集,屯住旬日余,焚烧杀戮十之有四,将行宫亦为灰 尽 ……'
这是清顺治 九年(1653)台村碧霞元君庙即村口泰山奶奶庙碑载明末农民起义的信息,距事情发生仅过后20年。
首先,“流寇”一词,虽系蔑称,却也反映着历史事实。
在陕西起事的不仅仅是李自成,有个“等”字。这说明,台村乡绅知识分子很清楚,6年前,即
明天启七年(1627年)3月,陕北饥民冲
进了西安府澄城县城,杀死知县张斗耀,揭开了明末农民战争的序幕。澄城县起义之后,战火很快蔓延到陕北和陕中,王嘉胤、高迎详、王左贵、张献忠等纷纷起兵。崇祯四年(1631年),陕西农民军大批向山西转移,王嘉胤由陕西府谷转移到山西河曲,高迎详、张献忠等前来会师,王嘉胤在此称王。这种“流动”,是起义初期,官军会剿,义军不得已的应急行动。
就事件记述说,重点说崇祯六年(1633)的事。具体到了月份和日期。这是地方金石资料的优势。当时当地人时隔数年动笔,信息全面性和真实性都很强。
农历四月十二、十五这两天,李自成等据领义军数万人,干什么?“抢掠”“杀”“烧”。可以想见,东西被抢夺劫掠,人被杀,房子被烧,受损失感受最深的怕多是乡绅富户。穷人,一般没那么刻骨铭心!
十一月十八日早上,义军在台村井店一带“齐集”,屯住10多天。焚烧杀戮十分之四,一少半。
后来怎么样了?
查资料知,此时,义军开始了“渑池渡”这一重大军事行动。
什么叫“渑池渡”?
崇祯六年(1633年)十一月,农民军确定了自豫北渡黄河南进中原的宏伟计划。为减少阻力,增加保险系数,他们采用了假投降的策略麻痹敌人,然后冒雪踏冰过河,在黄河南岸的渑池县境内登陆,史称“渑池渡”。
当时,前头部队己在渡河,后头的部队仍在沁阳、林县、武安、涉县之间。台村碑记,正反映着这个时段,义军在涉县境内的情况。
那么,渑池渡有什么意义呢?
渑池渡以后,农民军广泛地活跃于豫、楚、川、陕各省及江淮、江南各地,政府彻底剿杀的企图走向破产。它标志自明末农民战争完成了初级阶段的艰难历程,开始形成全国性的大起义。
简言之,明末农民起义由“流寇”到全国性大起义的历史进程,涉县台村碑石资料是具体记载的,虽说只是局部,一个侧面,却是第一手资料,弥足珍贵。
山雨 辛丑兰月之中 于古沙安乐窝
作者简介:张海旺,河北神威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家事团队团队长,研究生学历(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法律硕士)。学术论文主要有《谢方樽人格论》。业余喜爱地方文化研究,精考据,善长联词赋,颇有古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