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头条

 栖凤轩2013 2021-08-23
关于经络的实质,杜国良总结目前的研究可分为两种观点:一种认为经络是非解剖结构的虚体系统,另一种则认为经络是有物质基础的实体系统。
1、经络是非解剖结构的虚体系统
以晏向阳提出的“能量共传输'假说为代表,认为经络是一个“能量共 传输”体系,是一个有现象无实体的客观存在。该假说以中医的五行唯物论为基础,分析了现代物质论中的五大属性,即能量、质量、信息、空间和时间与五行之间的关系。 指出能量、质量和信息是物体的本体属性,在五行中属阴;时间和空间是物体的虚体属性,在五行中属阳。能量、质量和信息这些本体属性(阴),必须在空间和时间这些虚体属性(阳)中表现出来。
指出人体有三大闭合环路传输系统,分别是传输信息的神经系统、传输物质为主的循环系统和以共振方式传递能量的经络系统。经络系统在传输能量过程中同时伴有信息和质量的传递。每个穴位都是振动器,也是能量传输的中继站、接受共振的转换装置和发射台。
对穴位的刺激能量就可通过共振方式在同一条经络中或非经络的线路中传送。这些被传递的能量及其所带的信息可双向传递,并打通因疾病阻抑的通道。对穴位适当的刺激就能通过经络在空间和时间上调节整个机体的功能,不当的刺激可能导致疾病的加重。
2、经络是有物质基础的实体系统
我国在“七五'、“八五打和“九五’’期间制定了“经络攀登计划项目',围绕着循经感传的机理、经络线的理化特性和经脉脏腑相关等三个方面,进行了从现象到本质的深入研究。这些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经络是声、光、电、热、磁、 核、体液及化学离子等能量和信息运行的通道,是具有一定结构特点的实体系统。所提出的假说有:神经论、体液论、能量论、细胞群论、间隙论等。
神经论是较为盛行的假说,因为循经感传是指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的酸、麻、胀、重、触电、热、烧灼、凉、虫行蚁走等特殊感觉,从被刺激的穴位开始沿着经脉路线传导的现象。由于这些感觉是感觉神经末梢向中枢传入信息的结果,所以认为其结构基础必定是神经系统。
研究发现,穴位上有较非穴位处更为密集的血管神经及神经感受装置。对穴位的刺激使感觉神经末梢致敏而兴奋,该兴奋一方面使轴一体突触的前膜释放P物质,P物质释放于组织液中刺激了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等扩张血管物质,这些物质进一步使穴位内重叠的神经末梢致敏;另一方面贝则上传形成循经感传现象。
费伦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对穴位和经络本质的研究发现,在人腿胃经的穴位(直径5.8 mm)上富集了钙、磷、钾、铁、锌、锰、铬等七种元素,较比非穴位处高40-200倍,对穴位的 针刺会使其周围出现大量的钙离子;与穴位相连的经络主要是胶原纤维组成的结缔组织,这些胶原纤维是由数种不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一种生物液晶态(Bio-Liquid Crystal) 结构,在纵向上对红外线的透光率是100%,而在横向上则不透光。由此认为穴位经络是以结缔组织为基础的,与神经、血管、淋巴管等结构交织而成的复杂体系。
古老的经络学说所指导的临床实践早已证明其真实性和有效性,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证明可能会遇到哲学观念、思维方法等更高层次的问题。所以如何对我们祖先所发现和利用的这一系统进行实证,还需要研究者在理论层面上站得更高,在思维上更开阔,要走的路还很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