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体大脑信息控制系统调控的方式和实现调控的方式--经络的本质是人体大脑信息控制系统(三)

 願隨身 2017-06-21
经络的本质是人体大脑信息控制系统(三)
           --人体大脑信息控制系统调控的方式和实现调控的方式
                 发表在:《 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身医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张柳青:广东省,兴宁市,张柳青诊所(514500)
 
[摘要]目的:人体大脑信息控制系统的调控方式和实现调控的方式。根据经络的本质是人体大脑信息控制系统理论;中医人体复杂巨系统理论; 中医心身医学系统理论;中医“脑主神明”系统理论等分析归纳,结论:人体大脑信息控制系统有两种调控方式:一是主动的,自觉的调控方式。二是被动的,非自觉的调控方式。实现调控的方式有两个:一是“能量流动”传输的调控方式。二是“能量共振”传输的调控方式。
[关键词]经络的实质;大脑信息控制系统的调控方式;主动的,自觉的调控方式;被动的,非自觉的调控方式;能量流动传输;能量共振传输
The essence of the meridian of the human body is brain information control system (3)
- -human brain information control system to adjust and control the way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adjustment and the control method
                           Zhang Liuqing
[abstract] objective: the human brain information control system of the adjustment and the control way and implementation of adjustment and the control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essence of the main and collateral channels is the human brain information control system theor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the human body complex huge system theory; The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psychosomatic medicine syste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rain Lord god" system theory and so on,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conclusion: the brain information control system has two kinds of adjustment and the control way: the first is the initiative of consciousness, have self awareness of the adjustment and the control methods. 2 it is passive, no self consciousness of the adjustment and the control methods. Implementation of adjustment and the control method to have two: one is "energy flow" transmission of the adjustment and the control method. 2 it is "energy resonance" transmission of the adjustment and the control method.
[key words] the meridian essence;The brain information control system of the adjustment and the control methods; Have the initiative of consciousness, self awareness regulation and control methods; Passive, no self awareness regulation and control methods; "Energy flow" transmission method; "Energy resonance" transmission method.
 
    经络的本质是人体大脑信息控制系统[1],它是以人的大脑为调控中心的能量网络系统,能量是信息的载体[2],能量以流动(粒动)和能量以共振(波动)的方式传递信息,联系和调躯体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人体大脑信息控制系统调控的方式和实现调控的方式基本都有二种方式。人体大脑信息控制系统调控的基本方式:一,主动的,自觉的调控方式。二,被动的,非自觉的调控方式。主动的,自觉的调控方式是人类独有的调控方式,被动的,非自觉的调控方式是人类和动物共有的调控方式。人体大脑信息控制系统实现调控的基本方式:一,“能量流动”(能量以粒动方式运动)传递信息的调控方式。二,“能量共振”(能量以波动的方式运动)传递信息的调控方式。“能量流动”传递信息调控的方式是中西医共有的调控方式,“能量共振”传递信息调控的方式是中医独有的调控方式。
     1,人体大脑信息控制系统的调控方式
    人体大脑信息控制系统基本有两种调控方式:一是主动的,自觉的调控方式[3]。二是被动的,非自觉的调控方式[4]。主动的,自觉的调控方式是人类独有的调控方式。被动的,非自觉的调控方式是所有生物都有的调控方式。
     1,1,主动的,自觉的调控方式:主动的,自觉的调控方式是指以人的大脑的功能活动为主导,对躯体内脏组织器官进行主动的,或自觉的调控活动。进行主动的,自觉的调控活动的前提条件是要进入“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的境界,才能进行主动的、自觉的调控活动。例如:在特定的功能状态下(气功功能态),[5,6]练功有素者往往能通过意识状态的调整、轻易地改变一些西方主流医学认为不受意识控制的人体内部参量,如体温、脉搏、血压、内分泌等等。并且可以改变大脑的结构[7],开发人体潜能,促进人的心身健康。
    主动的,自觉的调控方式是人类独有的调控方式,也是人类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8]。人与动物都有经络系统,都有经络系统控制中心(大脑、以下同),经络通道,穴位,经气等能量网络系统,但人与动物的经络系统最大的区别是经络控制中心。人有自觉的意识活动,动物没有自觉的意识活动,人不仅有自觉的意识活动,而且人的意识活动可以主动,自觉地调控人体的内部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活动,改变大脑的结构,动物则是根本不可能的,这就是人与动物经络系统最根本的区别。人的经络系统是生物进化到最高阶段的系统,具有自我完善,自我改造的能力。
    1,2,被动的,非自觉的调控方式:被动的,非自觉的调控方式是指通过情志,五官,或躯体感受器、穴位等刺激导致大脑被动的,非自觉的对躯体内脏组织器官进行的调控活动。例如:通过使用核磁共振成像观察到,在刺激丹田时,可引起双侧额部包括额内侧回、额上回、颞中回、颞上回、丘脑、岛叶和扣带回的活化[9]。这是通过刺激穴位而引起的大脑被动的,非自觉的对躯体内脏组织器官的调控活动。人的情志活动刺激亦可导致大脑被动的、非自觉的对躯体内脏组织器官的调控活动。例如:人的情绪愉悦欢畅,精神振奋,自信心强,大脑的情感区域会不断产生特种生物电流(能量)。它传递给大脑神经及免疫系统,使免疫细胞活跃,吞噬能力增强,提高人的抗病能力。如发怒、心情紧张(意识状态),使心脏跳动加快、血压升高等。情绪愉悦欢畅,或发怒紧张是人的情志活的刺激导致大脑被动的、不自觉地对躯体组织器官进行的调控活动。
    被动的,非自觉的调控活动是人与动物共有的调控方式。人与动物都可通过五官,穴位等的刺激导致大脑被动的,不自觉的对躯体组织器官进行的调控活动。被动的,不自觉的调控方式不仅是人与动物共有的调控方式,并且是生物界所有生物共有的调控方式。人与所有生物都有经络[10],只是经络的分布有所不同,经络的分布即是能量的分布[11]。人与动物都有经络调控中心,微生物和植物没有经络调控中心,微生物和植物的调控活动是通过自然环境的刺激而产生的被动的,不自觉的对其内部进行的调控活动。生物进化到动物的阶段才出现大脑,大脑是经络的调控中心,但动物的大脑没有主动的,自觉的调控功能。只有生物进化到人的阶段才产生主动的,自觉的调控功能,是生物进化到最高阶段的功能活动。
    2,实现调控方式有两个方式
    实现调控的方式有两个:一是“能量流动”传输信息的方式。二是“能量共振”传输信息的方式。“能量流动”传输信息的方式是中西医共有的信息传递方式。“能量共振”传输信息的方式是中医独有的信息传递的方式。
    2,1,“能量流动”传输信息的方式[12]:“能量流动”传输信息是指能量以粒动的方式传输信息。例如:在人的躯体内以离子移动或生物电和化学变化导致的电子移动和电位变化传递信息。“能量流动”传递信息的方式是中西医共有的传递信息的方式,但由于中西医对人体研究方法的不同,西医重视对“能量流动”传输信息的研究,传统中医在这方面缺乏深入研究。例如:人的动作活动是通过感官刺激转变为电子信号,经传入神经传至中枢神经,再经中枢神经分析和处理,然后下达电子信号指令,经传出神经到达四肢,作出动作活动;或者植物神经系统通过生物电流对内脏组织器官进行的调节活动;经络系统是以人的大脑为调控中心的能量网络系统,在特定的功能态下,大脑运用意识调控“经气”沿经络通道运行等都是属于通过“能量流动”的方式传递信息。
    2,2,“能量共振”传输信息的方式[13]:“能量共振”传输信息是指能量以波动的方式式传输信息。例如:人体以大脑功能活动为主导或通过声、光、电、针灸等刺激穴位产生的“能量波”(生物波)[14]与躯体组织器官的“能量波”同频“共振”传递信息的方式。“能量共振”传递信息的方式是中医独有的传递方式,是被西方主流医学所忽视人体信息传递的方式,是今后中医研究的重点。例如:在特定的功能态下(气功功能态)脑电磁波(包涵电磁波中的声波)与躯体内脏组织器官的“能量波”在相同频率时产生同步共振,或者通过声、光、电针灸刺激穴位等产生的“能量波”与大脑或躯体组织器官的“能量波”同步共振传递信息。大脑是共振调控中心,穴位是共振腔,经络通道是共振通路,躯体内脏组织是共振器官,经气是“能量波”,通过共振传递信息,联系和调控躯体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
    3,解释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人体大脑信控制系统的调控方式和实现调控的方式可以解释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现行中医教科书把经络的生理功能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沟通联系。二,通行气血。三,感应传导。四,调节作用。传统中医由于局限于当时的检测工具,认为经络就是血管血液循环,并依据血管和血液循环的功能基础来解释经络的生理功能,因为血管和血液循与经络密切相关,所以按血管和血液循环的功能来解释经络的功能亦说的通,但有很大的局限性,我们应当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经络的研究成果来加于完善。
3,1,解释经络的生理功能:人的经络系统是以大脑为调控中心的能量网络系统,穴位是能量集中点或区域,经络通道是传输能量的通路,经气是能量,大脑是能量网络的调控中心。经络通过“能量流动”和“能量共振”传递信息的方式沟通表里上下,躯体组织器官,使机体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整体。在经络系统调控中心的调控下,心血管与组织器官的“能量共振”促进血液的运行和调控躯体组织器官的血液分配[16],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在特定的功能状态下,或在声、光、电、针灸刺激的状态下,人体可以感受到循经感应传导现象。人的大脑是能量网络的调控中心,脑电是非线性的,是大脑调控能量网络的物质基础,当大量脑细胞同步“共振”时产生的能量振动的阈值能够与穴位、经络通路、躯体组织器官的能量同频共振传递信息,联系和调控躯体内脏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
3,2,解释经络的病理变化:在正常功能状态下,人体大脑信息控制系统的调控活动是以被动的,非自觉的调控活动为主导,调控躯体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如果调控失常,就会产生病理变化。例如:情志大过,或自然环境过极等都可导致人体被动的,非自觉的调控活动失调而产生疾病。如果能量不足或心血管与内脏组织器官的“能量共振”失调,就可导致躯体组织器官功能低下,内脏器官气血分配不足造成部分组织缺血而产生病变[17]。能量不足或能量相互干扰可导致经络闭塞不通,气血运行不畅,内脏器官功能失调而产生疾病。当人体在进入自身的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的网络系统时,如果调身,调息,调神,三调不当,优其是调神不当,致使能量相互干扰或“能量共振”失调,可导致气机不畅,气血郁滞,造成系统或躯体组织器官产生病变。
    4,解释经络的治疗机制:人的经络系统是大脑为调控中心的能量网络系统,它既是治病的网络,又是防病和保健强身的网络,既可以治已病,又可以治未病。传统中医运用针灸治已病,运用气功治未病。针灸,气功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医疗保健方式。
    4,1,针灸治病是运用针灸穴位,激发放大能量信息,“能量以流动和共振”传递信息的方式作用于躯体组织器官,或与大脑能量共振传输信息,经大脑分析处理,通过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对躯体组织器官作出调控活动[18]。针灸治病以“得气”或“气至而有效”为治疗取得效果为依据,“经气”是“能量”,针灸穴位激发放大能量信息可沿经络通道流动或“共振”,而出现循经感传导现象,运用不同手法刺激穴位激发的“能量”携带不同的信息,既可补不足,又可泻有余,也可通闭塞。“能量”相互叠加可增强放大能量效应起到补不足的作用,“能量”相互干涉导致“能量”相互抵消而起到泻有余的作用。针灸激发放大的“能量”可以修复和改变病态组织细胞的结构,疏通病态组织闭塞的血管,推动血液循环,改善躯体新陈代谢。
    4,2,气功是通过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的网络,主动的、自觉的对躯体组织器官进行调控活动。气功是中国最伟大的发明,它是进入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网络系统的唯一途径。调身,调息,调神是进入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网络的密码,三调中以调神为关键,调神就是以大脑的功能活动为主导与呼吸、心跳、经穴同频“共振”,激发放大“能量信息”,通过“能量流动”和“能量共振”传递信息的方式调控躯体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大量脑细胞有序运动,同步“共振”可以改变大脑的结构,改变和提高大脑功能,使大脑可通过“能量流动”或“能量共振”的方式,主动的、自觉地调控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免疫系统功能,改善躯体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19]。“共振”激发放大的“能量”携带大量的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的“信息”,通过“能量流动”和“能量共振”传递信息,改变和修复躯体组织器官,细胞分子结构,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功能,改善人的新陈代谢,使人的心身健康完满。
    5,解释经络现象
人的经络系统是以人的大脑为调控中心的能量网络系统,穴位是能量集中点或区域,也是能量输入输出的窗口,经络通道是传递能量信息的通路。依据人体能量网络系统,主动的、自觉的调控方式和被动的、非自觉的调控方式;“能量流动”传输信息的和“能量共振”传输信息的运作机制可以圆满解释人体的经络现象。
在正常功能态下,人体一般感觉不到循经感传导现象,在气功能态下或在声、光、电、针灸刺激穴位时,激发聚集的能量,放大了被大脑感知能量运动的信息,同时降低了大脑感知能量运动的阈值,使大脑感受到能量的运动;能量从高能量区域向低能量区域移动,所以出循经感传导现象。能量沿经络通路波动传输具有双向性,因此出现循经感双向传导现象,[20]其双向传导速度为6.2-10cm/s.,符合能量波在经络通道运动所应具有的速度,施加压力或降低局部温度可以阻断传导,这是能量波运动被阻滞所致。能量波的能量衰减由远致近,所以出现经气回流现象。通常患病部位能量相对不足,激发放大的能量从高能量区域向低能量区域运动,故可见经气的趋病性。在特定的功能态下,大脑的功能活动可以主动,自觉地调控能量(经气)沿经络通路运行,或从穴位向体外输出。“能量共振”可以夸体节和离体传递信息,所以出现循经感传导夸体节和离体接通现象。能量的叠加可激发局部组织器官的生物电能,所以出现循经生物电现象。人体大脑信息控制系统调控功能的运作有依于神经结构组织的完整,可以解释传入神经被麻醉或被损坏后,大脑不能感知循经感传导,但可以检测到能量波沿经络传导的存在。幻肢是人体大脑对失去肢体存在的记忆,能量波可沿经络通路穿透组织向体外运动,同时通过传入神经被大脑所感知,激活了大脑的记忆,因此出现幻肢循经感传导现象[21]。
    6,结语
    经络的本质是人体大脑信息控制系统,它是以人的大脑为调控中心的能量网络系统。近百年来,对经络本质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围饶西医的形态结构学来证实经络的本质,这与中国传统中医用解剖的方法来研究经络有相同之处。早在《黄帝内经》年代,中国的医生就用解剖的方法来研究经络的形态结构,经络的生理功能。例如:《黄帝内经》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脉者,血之府也”。“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当数者为经,其不当数者为络也。”以上所述都是《黄帝内经》从解剖学的方法来研究经络,以此同时和在更早以前,传统中医还运用气功来研究观察经络,在气功功能态下观察到经络的分布和经气的运动,经络的分布和经气的运动就是能量的分布和能量的运动状态,能量在解剖上是找不到的 ,在解剖上只能找到血管等有形的组织结构,因此《黄帝内经》以为血管就是经络。由于血管与经络密切相关,以此亦可解释经络的部分生理功能和治病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人们已可以从现代科学仪器中检测观察到人体的能量网络系统[22],运用现代生物物理学,人体科学,中医的整体观可以说明能量的调控,能量的运作方式,以及与整体的关系等,为砌底搞清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的功能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略
 
2012年9月12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