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野饕食话之“抬门板”

 新用户0773xNye 2021-08-24

康定鱼通河一带的山民,善养猪,对猪肉情有独钟。他们对猪肉的炮制加工也特别,如宰杀后或将上好的腿子肉切下来加工成“香猪腿”,与其他地头的火腿相比,别有一番风味;或去掉肚杂后,把整头猪连毛带肉缝好吊在灶额上任其烟薰火烤,将其沤成“臭油”,做饭时在酸菜汤中加些臭油,将玉米粉用水调匀放在锅中做成糊状的“搅团”,舀在碗头加些臭油酸菜汤和起吃,别有一番味道,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特别开胃。 

一个个敦厚笃实,彪悍魁伟鱼通汉子,大块吃肉,大碗饮酒更是他们的钟爱。

早年,我常在鱼通一带工作。那时“一大二公”,在生产队的食堂吃饭,每到“打呀祭”,社员们依次可在食堂头打到一分猪肉,那一片一片的猪肉夹起来一煸(闪)一煸闪)的,叫“拈煸(闪)(闪)”。

后来,“三年困难时期”早过了,山民们的猪儿也愈喂愈肥了。杀猪请客,那更是舍得了,有的将一“登”猪膘肉切成足有二指厚巴掌大的块块摆在桌子上,吃得你满嘴流油,客人们把这肉比做“门板肉”,一时间山民们就把“走人户”吃晏席,叫做“抬门板”。

从“拈煸(闪)(闪)”到“抬门板”,山民们的日子可说是愈来愈“旺实”。莫摆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